為什麼你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
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
文 / 涼爽
最近領英發布了「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顯示95後平均7個月就選擇了離職。90後是19個月,80後則是43個月,而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51個月,也就是超過四年才換。
(圖片來源見水印)
底下網友評論:「太看得起我們了,並沒有七個月那麼久」、「現在的企業愛跟你談理想不談錢」、「不用等待七個月,我天天想辭職」、「說我們不行的往往是有房有娃的中年人」、「不靠譜的工作還挺多的,為什麼不去比較一下以前的企業呢?」……
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人走的原因無非就兩點,一是錢給少了;二是心受到委屈。
中國大多數企業面臨兩大難題:一,別說招優秀的人才了,連合適的人都招不到;二,原有的優秀員工,根本留不住。
特別是95後人群開始大批量上崗,時勢愈來愈嚴峻。
為什麼招不到優秀的人才?
我們企業非常缺乏人才,為什麼招不到人?招來了又為什麼留不住?這是中小民營企業向我們諮詢最多的兩個問題。
今年,全國有820萬的應屆畢業生在亟待就業。這麼多人在尋求工作,無論大小企業,居然說自己招不到人?
招不到人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平台和發展空間不夠吸引人
應聘者選擇職業,首先會關注該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發展前景。在事業單位、公立學校等單位當國家公務員、當編製老師,儘管職位和薪酬不可能有飛躍性的跳階,但總的來說確實有優越的平台和一定的上升空間,留任十幾年,你不但可以升職加薪還可以享受著優厚的國家福利待遇和職業保障。
體制內的工作有好也又不好。但如果一家企業,既不是大平台,又不是新興行業,營業額利潤率低迷,發展停滯又迷茫,在這裡,沒有晉陞機會、沒有發展機遇、沒有工作價值。面試員工的HR一直在「畫餅」,但卻見不到真正的企業成績,員工還來,難道他傻嗎?
2、薪酬不符合期望
為了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預算和企業總支出,企業總想著以最低的薪酬去招更多的人,甚至不在乎市場上的平均報酬和求職者的期望薪酬。
企業很難招到優秀的人,越招不到合適的人,企業以為社會上的人的水平配不上高工資,越想壓低的薪酬,於是,沒人願意來應聘,從而造成惡性循環,企業永遠招不到合適的人。
3、招聘和面試時提供的條件與現實不符
「你知道這個老闆有多坑嗎?招聘寫著每個月3000-6000元工資,果然前半年都只給我3000元!」
「面試的時候承諾每個月給我3000元,我最多一個月就拿2700元!還跟我說績效考核沒達到一定水平,承諾的旅遊假期福利,都是假的!諸多借口!」
「說好的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雙休,入職兩個星期之後就開始加班,周末還要拼死拼活趕業務趕工程,還說年輕人就該拼一拼!工資卻絲毫不變!」
「你知道他有多摳嗎?所謂的包吃包住,住的不好,吃的也苛刻,早餐我們經常吃白粥配鹹菜,餓得我都快懷疑人生了!」
不尊重員工、善於給員工畫餅的企業,往往都留不住人。
為什麼他們選擇離職?
1、員工認為工資太低,升工資的要求被否決;
2、經常加班,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半,周末也要上班;
3、加班沒有工資,福利待遇不好,之前答應的福利都沒有實現;
4、老闆不尊重員工,同事之間溝通不順暢,跟同事和上下級有矛盾;
5、處處受限,施展不出才華,從不被提拔,也不被表揚和肯定;
6、沒有提升進步的機會,報名跟工作相關的課程只有自己為自己買單。
一家企業,既不是大平台,又不是新興行業,營業額利潤率低迷,發展停滯又迷茫,員工干一年和干十年的地位和薪資是一樣的,老闆跟員工談理想談方向談人生就是不談錢,不給他們人晉陞成為管理層的機會、沒有發展機遇,沒有職業成就感,得不到認可和應有的報酬,員工不走,難道留在這裡陪老闆過年嗎?
做好一個老闆很容易,但要做一個受員工認可和愛戴的好老闆很難。你下屬辭職的理由是什麼?
人類最重要的需求是被欣賞
在國外,大多數美國員工離職是因為感到不受賞識。在我國,95後人群與前面任何一代人的人格特質都不同,他們的離職意願取決於自己的工作感受,更在意自己能否得到老闆的認可。
來看幾組數據:
41%實現同事間認可的公司,其客戶滿意度有積極的提升;
實行戰略認可項目的公司,其員工流失率比未實施該項目的公司低23%;
經理認可員工績效,可將其敬業度提升約60%;
實施戰略認可項目的組織,其員工挫敗度要低28%;
擁有強大員工認可方法的組織,其業務結果是其他組織的12倍。
員工是人水,企業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儘管金錢可以招來很多人,讓你的團隊成員為你工作,但是員工獲得心理上的認可才能點燃他們最優工作的潛能,最大限度為你帶來企業價值。
—— 今日作者 ——
涼爽
-配圖- 來源於網路
-編輯- 梁嘉怡
歡迎留言區評論互動
「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
文章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繫編輯(yj-stu)


TAG:楊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