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浪的三毛,流浪的真心

流浪的三毛,流浪的真心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2018年7月刊(總第60期),轉載請務說明。

【導讀】談起三毛,總是像談起一位朋友。年少的時候,買了一套《三毛全集》,沒事就拿著看,一本接著一本,毫不掩飾喜愛和嚮往。看過的書不算多,卻喜歡過很多作家,喜歡他們的文字,也曾為他們的故事流淚,但是三毛卻像我的朋友,彷彿昨日才和她通話,約在今晚在家裡趁著夕陽吃點心。有的時候會突然問自己,這種與其他作家不同的親切感是何以產生的呢?靜靜想來,或許是因為三毛的「真」吧。

三毛在撒哈拉

說起三毛的真,便不由望向書架上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好像不論時隔多久,只要讀起三毛的文字,都像是在看朋友的信件。一字一句,像是與我傾訴,結婚也好,生活也罷,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訴述。我好像可以看到她的眉眼,聽到她的聲音,跳躍的、明快的,充滿著讓人心動的生命力。旁人寫書寫散文,無論是多麼用心營造的背景,或是信手拈來的情致,與我而言,總像是觀看一幅景色,需要透過文字的媒介,小心翼翼地感受作者的心境,追尋作者的思致,像一種探險,更似一場追尋。可是,只有在讀三毛的時候,我似乎根本不需要文字這樣的媒介,我和她就像是坐在餐館裡閑聊的朋友,親昵而毫無修飾。或許,這就是三毛文字的真吧,不刻意修飾,不扭捏作態,悲傷也好,快樂也罷,都不需要有絲毫隱藏,像是一點兒都不怕泄漏心思那般,沒有隱喻,沒有顧慮,只是和好朋友聊天。

想起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讚美美成的《蘇幕遮》,說詞中「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世人寫荷者眾多,總有隔靴搔癢之嫌,而這三句,天然去雕飾,親切自然,風姿綽約。而三毛的文字就是無隔之真。讀之品之,沒有相隔的距離感,時空被遺忘,只要輕輕敲開門,三毛就在桌前對著你笑。

記得三毛有一本書叫《我的寶貝》,裡面記錄著她從各地收到或是買來的各式各樣的物件,有承載淚水的項鏈;有從拉巴斯女人那裡買來的雙魚耳環;還有和朋友夜談用的五更燈。每一個物件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曲折的、明麗的、暗淡的。印象最深的是那篇《第一條項鏈》,項鏈盛著一個令人不忍的故事:荷西去世後,三毛一直帶著那條項鏈,直到被一個通靈的教授說,這條項鏈里鎖住了太多的眼淚,是一段愛情的回憶,三毛一下子剋制不住,眼淚奪眶而出。這條項鏈和它的故事不需要反覆閱讀便深深印記在心裡,無論過去多少年,只要想起,就會覺得那天我也在那裡,看到銀牌子的項鏈和三毛的眼淚。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行走於不同的城市,也開始喜歡收集形形色色的小物件,甚至無意間瞟到街角小店裡帶著舊色的擺件都會駐足許久。而心裡念起三毛,念著那位最親愛的朋友,想告訴她我的寶貝里都有哪些故事,而她一定會一邊攪動著頭髮一邊聽我絮絮叨叨。

我想,三毛文字的無隔之真,那份真切的自然與親切,是源於三毛心靈的真實。三毛,是一個有著真實剔透靈魂的人。人們總以為,所謂真實就是事實真實,所以才會有一些人去追究撒哈拉流浪的真實性,甚至質疑荷西是否真實存在。但其實,我所談起三毛的真,是指三毛詩意的人生。所有屬於三毛的文字、屬於三毛的故事都是她為我們打開的一扇窗,那是一個帶著花紋鏤空的彩色窗戶,我們只需要輕輕踱到窗口,從迷離的彩色光影中望出去,就會看到三毛為我們創造的心靈世界,那真實的是靈魂,是對生命的體悟。

三毛的作品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本《撒哈拉的故事》,每次讀起來,都快要被心裡的羨慕所淹沒。年少的時候,也有著流浪的夢想,天天把背包客當作自己的偶像。喜歡去人跡罕至的地方,喜歡沙漠,想像三毛就在我身邊,對我說:「快看啊,這沙漠多像是女人的裸體。」所有對遠方的嚮往,都因三毛的撒哈拉而起。看到三毛說起荷西,那個等了她六年的人,那個為了她一聲不響就去撒哈拉的男人,幻想有一天也有一個男人對我深情以待。這一切的故事,都像是我的夢,我的嚮往。

三毛與荷西

後來,慢慢長大了,面對越來越多的抉擇,放棄了流浪的夢想,有了更加堅定真切的理想,一點一點地朝著它努力,艱難卻篤定。也正是如此,才開始明白,喜歡三毛並不僅僅是那些流浪的故事,而是對心靈至真至誠的嚮往。三毛是一個勇敢的人,而這份勇氣是因她那顆赤子之心。三毛自初二那年休學,便走上了與他人不同的路,後來赴西班牙求學,又遠去撒哈拉生活,與荷西結婚,面對生離死別,幾乎喪失一切生的力量,文字里都是強吞的眼淚。最終回到台北,一點點努力生活。流浪與追尋幾乎貫穿三毛的一生,傳奇的色彩籠罩著三毛,流浪成為標記她的符號。可是,我總以為,三毛式的流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她將真實的心浸染在流浪與漂泊之中。我們每一個人走過的路,翻越過的山,淌過的河流,不僅僅是沿途的風景,而且是心靈的探索與追尋。

三毛說撒哈拉有她前世的鄉愁,她便踏上那片土地,沒有猶豫和躊躇。那是怎樣的一顆心呢,不因追求奪人眼球而離經叛道,也未曾給自己賦予文青式的自憐,就這樣去了,自然而然,遵從心的召喚。嫁給荷西也是一樣,重逢等待自己多年的男人,一起來到撒哈拉生活,走過長長的沙漠去公證處結婚。婚後在柴米油鹽里過著簡單的小日子,也曾一點一點算著這個月的工資還夠不夠吃得起飯。這一切,流露著生活的本真,沒有深重地訴說艱苦的條件,也沒有刻意粉飾精神的高貴。我所感知到的,是那樣一顆乾淨純粹的心靈。

三毛看過很多很多的書,喜歡邀三五好友秉燭夜談,一整夜不眠不休地聊著《紅樓夢》,有的時候半夜看書到精彩之處,還會自己練氣功。她對書本的感知就是她的心靈對世界的感知,就像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可愛的孩子氣,動人且美麗。記得三毛有一次和荷西去海邊玩,三毛拉著荷西說,我真是既愛著大海的遼闊,也深愛著《紅樓夢》里的大觀園。我彷彿可以看到三毛說這句時的靈動,裙擺飛揚,一切都是自然美好的模樣。三毛喜歡看書,那是心靈的興趣,所以一切都顯得那樣妥帖,那般自然而然。或許,從外象窺之,傳奇的人生是動人之處,殊不知那些動人之處是源於心靈在天地之間的遊歷,它在人生的當下里浸潤著,體悟著,它與生活融匯而一,不分彼此。三毛的人生就是一場心的旅行,她用自己的心直面人生,將真心賦予文字,不曾用智識去分析,她的心和她的人生渾然一體,自然呈現。

有的時候,身處在一些令人懊惱的境遇里,彷彿被緊緊地困住,掙脫不了。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三毛,想起她自由的流浪,更念起她心靈的自由。不由地望向天際,大朵大朵的雲彩,變換著,聚散飄然,突然就感受到那顆心,那顆無論身處何種境遇,走向何方未知,都依然嚮往著、追尋著的赤子之心。我想,我深愛著的就是三毛的至真至切吧。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2018年7月刊(總第60期),轉載請務說明。】

編輯:遠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岸視點 的精彩文章:

柯文哲與「時代力量」、親民黨、新黨的合作前景

TAG:兩岸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