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孩學英語究竟是怎麼一個過程?

小孩學英語究竟是怎麼一個過程?

小孩學習英語也許是父母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那麼什麼是學英語?學英語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四六級、是為了高考、還是為了人生路上多幾種選擇?我們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去學英語呢?

神經元

「失聯」的神經元

失聯」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用它來形容我們0~3歲間的學習過程最恰當不過!這個時期是我們想不起來的「美好回憶」!

我們剛出生時,我們的父母會對我們微笑,會逗我們開心,會不停的跟我們說話,會教我們認識世界,教我們走路,教我們說話,教我們表達自己,教我們他們所知道的一切!

這個學習過程被存儲在我們的大腦最早期的神經元細胞中,而這些神經元同其它存儲著我們3歲前美好記憶的神經元一起被快速生長的新的神經元擠到了大腦的邊緣。

然而那些神經元一直都在那裡,只是和後來的神經元「失聯」了。

正是這些「失聯」的神經元為我們學習和認識這個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神經突觸」與「貴人語遲」

3歲之後「是我們語言能力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一開始我們也許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辭彙,簡單的句子,甚至有些辭彙和句式讓大人聽起來覺得非常奇怪,但就是這樣一個磕磕絆絆的過程,讓我們在之後的兩年迅速成長為一個語言大師,我們以非常驚人的速度學習並掌握「聽和說」的語言能力!

一個5歲的小孩已經可以看穿一些簡單的謊言,已經可以辨別並糾正錯誤的發音,已經能夠發現語言的邏輯錯誤(這些錯誤往往會讓他們哈哈大笑),甚至已經可以跟父母討論一些簡單的問題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神經元和神經突觸,神經元負責存儲我們聽到的發音,辭彙,句式!神經突觸負責互相鏈接從而幫助我們正確理解我們所聽到的內容!同時也是我們正確表達自我的基礎!

這個語言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說話比較晚的小孩是這個過程最完美的詮釋:這個小孩一直在聽,一直在理解,一直在積累,只是他大腦中的神經突觸尚未與負責「說」的神經元完全建立聯繫,一旦它們完成這個「聯繫」的建立,這個小孩說出的將是一個用詞精準、表達準確的"完整句子"!

「語言環境」與「語言」

我們處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會習得什麼樣的語言

引申一下:我們在中文環境下學會的是中文,在英文的環境下學會的是英文,在「垃圾語言」環境下學會的是「垃圾語言」!

假如把一個3歲的小孩放到國外,離開了中文環境,他將我很快學會外語,並在不久的將來幾乎完全忘記他的中文!即便一個小孩5歲後離開中國去國外,如果在國外不再接觸或學習中文,那麼長大後的他也幾乎完全不會中文!

如果一個小孩同時處在多種語言環境中,那麼他將習得多種語言。

「聽說讀寫」的正確排序

我們細細回憶下我們學中文的大致過程:學會說話前主要以聽為主,表達完全靠「脾氣」;學會說話後,聽和說會同時進行,並且會通過聽來糾正說;然後步入學堂學會認字,開始讀簡單的讀物;最後學習書寫,逐漸融匯貫通學會寫作!

整體的順序是:先,然後,然後,最後是

如果對於孩童學習語言,聽永遠是最先開始的,其後的說讀寫的順序基本不會打亂!

但對於成人學習語言,這個順序是可以打亂的!因為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與孩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

自然規律

那麼,本文的主要問題來了,我們已經具備了學習世界上任何東西的能力,我們究竟該怎麼學習英語呢?

「類母語」的英文環境

首先是建立一個類母語的英文環境:有人用英語跟小孩說話,他跟小孩說英語的時候還會使用正確的身體語言幫助小孩理解,他會重複跟小孩說同樣的話,他會用不同的辭彙和句式跟小孩表達同樣的意思,當小孩有回應時,他會糾正小孩不正確的回應而示範給小孩正確的回應,他也會強化小孩正確的回應!

總之,所需的英語環境是一個能讓小孩浸入其中類母語全英文環境!這樣的英文環境有三個地方:最優是出國留學,其次是純外教幼兒園,再次是在線外教,最差的是英語培訓班!不管哪一種環境,環境里負責給小孩教授英語的教師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和多年的經驗,才可以讓這個學習過程美麗且不枯燥!否則,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主動」的大量強化練習

然後主動練習:練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強化神經元的過程!不同的英文環境對練習的要求不用:如果是在國外,小孩會自然而然的練習;如果是在純外教幼兒園,需要小孩在園外主動練習;如果是在線外教英語培訓班,那所需要的練習量比較大,至少要2倍於上課時間!

練習方式很多:看英語動畫片(數量很多,效果是逐漸顯現的),看英語生活視頻(該類視頻非常少,但效果驚人),讀有聲的電子繪本(繪本中圖畫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正確的理解英語),完成類似習題類的學習任務(不是選擇題,不是問答題,而是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一些類似習題的小遊戲),這類的小遊戲可以讓孩子自然而然的主動練習,引導和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長期堅持,不間斷

其次持之以恆,耐性等待:小孩能熟練的聽和說他自身的母語尚需5年左右的時間,你怎麼能要求他立刻,馬上,短時間裡掌握非母語「英語」的聽和說呢?

中國小孩在國外,與國外同齡小孩的英語差距在2-3年左右,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英語差距逐漸縮小,基本上會在初中到高中階段兩者差距才會消失。在不同的英語環境下,小孩英語能力的成長速度是不一樣的!要求學英語「短平快」的家長,建議不要花冤枉錢了!

小孩學習英語的啟蒙期至少需要2年,也就是說這2年的時間需要小孩大量的去聽,去說,讀和寫的時間其實佔比非常少!

啟蒙期過後正式學習英語的時間至少需要6年,這6年的時間主要是從英語的自然規律入手學習英語,內容涵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中方方面面的知識!

之後既以算是英語的自主學習期:因為小孩已經具備了使用英語這個語言工具去深入學習某一個學科的能力了!

尊重自然規律

最後是尊重學習語言的自然規律科學方法:當小孩掌握了聽和說的能力後,就要進入讀和寫的階段,學習發音,學習拼讀,認讀常見詞,學習閱讀,循序漸進,靜待花開!

小孩學英語的規律就是這樣,不需要學國際音標。小孩聽說能力達到要求後:

學習發音:類似學習中文的拼音字母的讀音。

學習拼讀:類似學習中文的拼音。

認讀常見詞:類似認讀中文的使用最頻繁的那些字和辭彙。

學習閱讀:這部分與中文不同:英文是分級閱讀的,需要在常見詞的配合下一個級別一個級別的去閱讀;中文是一個課文一個課文的學習。

學習書寫:從英文字母開始,逐漸寫單詞和句子;國外小學生基本不需要背單詞,他們通過學習單詞的發音及發音規律進行拼寫單詞!

一開始就想讓小孩認很多單詞,會說很多英語,那是不正確的!

那只是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看看我家小孩會說英語了,認識英語單詞了!實際上,這麼做的結果是他就是認那幾個英語單詞,會說那幾句英語而已!離真正的「會英語」還有十萬八千里!

自家實踐

我家老大來澳大利亞時4歲,4個月後進入幼兒園,幼兒園學習1年後進入小學上學前班,現在已經是二年級第三學期的學生了。

她的英語發展過程基本如下:

進入幼兒園前:主要在公園跟外國小朋友接觸,小孩之間自然熟,她聽不懂對方說的英語,自己也不會用英語說,但通過對方的手勢,眼神等身體語言大致能猜出對方的意思!在家裡她主要看本地的兒童台電視節目;同時會看一些經典的英文動畫片(《冰雪奇緣》《馬達加斯加》《冰河世紀》等),也會看國內的熊出沒動畫片。這個期間她基本上不會開口說英語,只是偶爾蹦出非常少量且非常簡單的代詞:I,you.

進入幼兒園後:每兩周會有30個小時在幼兒園,其他時間在公園玩或者在家看電視,或者去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地方。期間,她開始逐漸明白老師的意思,但是開口說英語大概在進入幼兒園半年後,辭彙量增加很多,會說簡單的句式,但錯誤百出,比如:I is you friend。you is I friend。可以看出她說的是典型的中式思維下的英語。隨後她開始說更多的話,語速比較快,發音非常奇怪,除了和她玩的小朋友,誰也聽不懂,我稱之為她自己的英語!這個階段持續時間不長,之後她開始說較為清晰的語法錯誤但能表達意思的英語了!

進入學前班後:這個期間是最不穩定的階段,她先開始可以聽得懂老師說的話,一旦假期結束,新學期開始時,她就聽不懂老師說什麼了,開學一周後又重新可以聽懂老師說的話!她的英語表達已經不錯了,有時候用的詞會超出我的辭彙範圍。學習的發音,常見詞時,很順利!(但從後來老二的學習過程中發現,那時的老大其實並不完全能聽明白老師的意思)。

進入一年級和二年級後:這期間主要是英語閱讀,閱讀水平跟本地學生由10個級別左右的差距逐漸縮小到1-2個級別。她現在已經達到31級,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閱讀,她閱讀的單個書本已經可以厚達幾百頁。

老二到澳大利亞時1歲半,3歲半時進入幼兒園,每周30個小時在幼兒園,其它時間在公園,家,博物館等地方。他的經歷和姐姐類似,但明顯好於同齡時的姐姐!

寫了這麼長,想告訴大家的就是: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並且需要不斷堅持的過程!如果你在乎的是他最終的英語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英語考試,那麼請一定要給他創造一個好的英語環境,按照學英語的自然規律指導他學英語,然後耐心的等待花開的時節!

歡迎有興趣的家長朋友一同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BC兒童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ABC兒童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