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減少近親繁殖,這種貓科動物長大後會離開故土到很遠的地方生活

為了減少近親繁殖,這種貓科動物長大後會離開故土到很遠的地方生活

為了減少近親繁殖,這種貓科動物長大後會離開故土到很遠的地方生活

大家知道,動物的近親繁殖會給後代帶來不好的影響。血緣關係很近的個體,它們會從祖先那裡獲得較多的相同基因,這些基因中,有一些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如果血緣關係很近的雌性和雄性交配並生下後代,那麼後代出現遺傳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避免動物的近親繁殖,防止它們產生不健康的後代,這對生物種群的延續是十分重要的。

圖:丹麥的一家動物園將近親繁殖的長頸鹿殺死,並餵給獅子。

在貓科動物中,也有不少因近親繁殖導致後代出現畸形、病變、抵抗力差等的例子。例如生活在印度某個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亞洲獅,因為近親繁殖,這些亞洲獅的後代有很多出現免疫系統紊亂甚至不育。又如全球各地的白虎,它們都是幾十年前在印度發現的一隻白虎的後代,很多白虎因為近親繁殖出現了各種畸形和病症。

圖:這頭近親繁殖的白虎出現了各種畸形,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然而,在漫長的進化中,或許就有動物「發現了」近親繁殖的壞處,然後想要極力避免,貓科動物中漂亮的雪豹就是其中之一。雪豹剛出生的時候只有幾百克重,大約50天大的時候可以吃肉,三四個月大時就可以捕獵。雪豹在一歲半的時候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

例如生活在印度的大型貓科動物——孟加拉虎,等小孟加拉虎長大後也會離開母親,但它並不會跑太遠。很多孟加拉虎母子或母女的領地都是挨著的。和老虎不同,雪豹一旦掌握獨自生活的本領,就會離開故土,穿越一片又一片的土地到很遠的地方生活。

科學家發現,正是因為雪豹的這種生活習性,才使得極少有雪豹因為近親繁殖出現各種生理或身體上的障礙及疾病。在野外,雪豹的平均壽命大約1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格子 的精彩文章:

貓科動物如何捕殺鱷魚?老虎單殺,獅子圍攻,美洲豹直接咬碎頭骨
地球上11種著名的變異貓科動物,你最喜歡哪一隻?

TAG:自然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