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坦克大賽中國隊成績沒漲,對手們怎麼進步的那麼快?

坦克大賽中國隊成績沒漲,對手們怎麼進步的那麼快?

8月11日,2018年國際軍事比賽最受矚目的「坦克兩項」比賽終於落下帷幕,俄羅斯隊再次獲得冠軍,並且使用T-72B3型坦克創造了78千米/小時的速度記錄。

當然,圍繞本屆比賽的一些爭議也仍在發酵中。印度和白俄羅斯的媒體對於8月9日本國參賽隊伍使用的T-72B3坦克接連拋錨表示懷疑,也有聲音質疑俄羅斯雖然宣稱向各國提供了完全相同的T-72B3,但本國參賽隊伍使用的版本確實特殊的。包括越南等國的媒體也對這一無法確定真偽的消息進行了轉載。

事實上,「坦克比賽」作為國際軍事比賽中最重量級也最具競賽性的比賽之一,對參賽各國而言,比賽中的每一項成績都關乎榮譽。圍繞名次和成績,幾乎總有各種爭議。在本屆比賽中,中國參賽隊伍使用的607號坦克曾一度出現故障,結果這一正常新聞迅速成為印度、越南等國媒體嘲諷中國製造武器的「證據」。

但僅僅一天之後,印度同樣遭遇了T-72B3坦克故障的尷尬局面。而越南在22支參加「坦克兩項」比賽的隊伍中,排名僅為第17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坦克兩項」比賽確實使坦克有機會在極端環境中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機動性能。據外媒報道,本屆比賽上中國的96B坦克同樣跑出了超過70千米/小時的速度記錄。而96式坦克原本並不是一款以機動性見長的坦克。

不過,也有媒體指出,「坦克兩項」似乎不能完全反應現實戰場中的坦克戰。在本屆比賽上,伊朗、敘利亞等國的坦克手使用T-72B3坦克展示了仍外界意想不到的射擊精度。而此前不被外界看好的蒙古隊也表現出色。但是有細心的媒體發現,敘利亞車組在競速環節中似乎始終顯得有些不適應。這並不奇怪,因為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敘利亞戰場的坦克作戰,就會發現現實中根本不會有什麼78千米/小時的飛速飆車,有的僅僅是在狹窄的城市環境中小心翼翼地搜索,以及在街角建築掩護下突然殺出的快速短停射擊。這才是現實戰場上每一天都會演出的坦克戰戲碼。

因此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通過「坦克兩項」我們真的可以找到現實坦克戰的感覺么?

是,又不是,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答案。首先,通過「坦克比賽」,參賽各國軍隊內部都進行了選拔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這些努力必然促進基層部隊更為重視實戰技能的訓練。以俄羅斯為例,參賽的四個車組是從俄羅斯各地的裝甲部隊中選出的。每年3月進行全國選拔賽,此前幾屆比賽中來自南薩哈林的第39摩托化旅和來自莫斯科的塔曼師都表現相當出色。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的各車組,隨後會被集中到俄羅斯西部軍區的訓練基地接受至少兩個月集訓。據此前俄羅斯媒體報道,這些車組每天訓練9~19小時,有心理學家隨時為車組提供心理輔導。正是因為有了全俄大比武的推動,俄羅斯參賽隊伍的競賽水平不斷提升。

除俄羅斯以外,其他各參賽國也通過類似選拔和集訓的方式來快速提升參賽車組的水平。白俄羅斯作為國際軍事比賽的重要參與國,在多年前便開始對參賽隊伍進行封閉集訓,其中體能等訓練直接選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的拉比什奧體中心進行。印度的參賽隊伍在賽前進行了至少兩個月集訓,但是由於今年印度方面吸取去年T-90S坦克在比賽中連續出現發動機故障的教訓,選擇使用俄羅斯提供的T-72B3進行比賽,結果集訓中參賽車組沒有能夠完全掌握車上設備。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車組承認在比賽中使用此前沒有使用的SOSNA-U上反火控時遇到一些問題。但是印度方面對於僅僅落後中國車組6分鐘,顯得頗為自豪。

雖然參賽各國都對「坦克比賽」的賽場和參賽科目進行了仔細研究,並且在國內的訓練基地建立了相似甚至完全複製的訓練場,但軍事專家對於「坦克兩項」比賽科目是否能夠反映戰場真實情況,卻始終有所爭議。早在2013年在俄羅斯國內相當有人氣的退役少將謝爾蓋·坎丘科夫便在媒體上質疑「坦克兩項」比賽可能會對訓練質量產生負面影響,比因此引起了一場廣泛的爭論。

當然謝爾蓋·坎丘科夫少將出身軍事情報部門,他對比賽科目的質疑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外國裝備情報分析,例如他質疑中美德等國的主戰坦克的射程均可以達到3000米,為何比賽中射程卻遠小於這一數據。實際上,「坦克兩項」比賽歷來強調比人而不是比武器。俄軍受限於本國軍工體系水平限制,車載電子設備尤其是火控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始終不如西方。因此俄軍內部對西方坦克車組極度依賴電子設備來進行作戰的傾向並不感冒,甚至將之譏諷為「打電子遊戲」。不過近年來T-72B3已經大量採用T-90最新型號的車載電子設備,說明俄羅斯軍方並不反對通過提升車載電子系統性能來最大限度提升裝備作戰能力。但為了防止其他國家藉助車載電子設備技術優勢碾壓俄軍參賽車組,俄方仍然有意識通過規則對此進行了限制。

同時俄羅斯軍方在制定「坦克兩項」比賽科目和規則時,也明確提出該比賽不是為了全面模擬戰場現實,而是為了提高坦克車組的訓練水平。例如使用重機槍射擊敵方武裝直升機的科目,現實中俄軍更喜歡使用炮射導彈執行反直升機任務。因此也有研究者指出北約國家的「強大歐洲坦克挑戰賽」相較「坦克兩項」的擬真度更高,更貼近實戰。

不過,幾乎所有都認為綜合來看「坦克兩項」確實起到了促進訓練的目的。以蒙古為例,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蒙古軍方在2013年首次觀摩了「坦克兩項」比賽,受到很大觸動,並很快將相關科目引入蒙古坦克兵的訓練。今年蒙古參賽隊伍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在22支隊伍中總成績排名第七,令外界大為驚訝,這說明了針對訓練確實起到了作用。

對於中國軍隊和軍事工業而言,「坦克兩項」比賽確實推動了對96式坦克的改進,通過解決在競賽中暴露的問題,國產坦克整體技術水平和子系統可靠性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提升。許多技術和設備已經用在內裝型號的改進之中。這對於無法像敘利亞、伊朗等國坦克兵直接參戰積累經驗的中國軍隊和軍事工業而言,實在是一個難得的鍛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軍事 的精彩文章:

055萬噸大驅可能以「台北」市命名?台媒為這事炸鍋了
英媒:俄擬動用水上飛機打擊足球流氓 維持世界盃秩序

TAG: 環球時報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