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2歲大爺在家休息時突然不能動了!這些高危因素要避開!

62歲大爺在家休息時突然不能動了!這些高危因素要避開!

中風、卒中、腦血栓、腦梗死……漸漸地這些字眼在人群中不再陌生,而這熟悉的背後是逐漸增大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而腦梗死的治療無疑是一場與時間的爭奪賽,將時間就是生命,最佳的藥物溶栓的黃金時間是3-4.5小時,動脈取栓治療通過影像評估後可將救治時間窗延長到6小時-24小時。那麼如何做到腦梗死及早的識別和治療,本期名家訪談,我們專訪了南京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姜有珠

姜有珠:主任醫師,南京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現為中國研究型學會卒中神經血管監測學組委員,擅長:腦血管病急診溶栓、取栓,早期神經康復,處理合併多臟器損傷的神經系統疾病等,並在腦血管病規範診治、神經介入、易感基因篩查、卒中與認知障礙的關係、腦血管病生物學標誌物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

腦梗死光顧後的「幸運兒」

在南京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的病房裡,就有過一位這樣的患者,一位62歲的李先生,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7月21日下午(16:00)在家中安靜休息時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流利,癥狀持續不緩解,家人未予重視,第二日癥狀加重,遂急送至南京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考慮「急性腦梗死」,因患者發病時間已超出溶栓治療時間窗,故無法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姜有珠主任為首的卒中團隊立即結合患者病情、詳細分析病史,給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取得家屬理解並配合後。經過一系列嚴謹細緻的治療措施及早期康復鍛煉,患者原本一動不動的癱瘓肢體也隨之可以抬離床面,言語也得到較好的恢復,能夠完成基本的對話。

姜有珠介紹,老大爺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因為無論溶栓還是取栓治療,首要條件是時間!由於在腦梗死的開始,除了真正梗死的區域,還有一部分區域是未完全梗死的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梗死的區域會逐漸擴大,直至未完全梗死區域都完全梗死。所以說時間就是大腦,腦梗死及早治療,能挽救的腦組織就越多,效果也就越好。

高危人群要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

那麼什麼樣的人群易發生腦卒中呢?

南京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的姜有珠主任指出,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運動少、酗酒、抽煙等。高危因素會大大增加腦卒中的風險。90%的腦卒中(包括出血和缺血)風險歸因於10個可控危險因素:其中34.6%的卒中歸因於高血壓引起的血管動脈粥樣硬化!

姜主任介紹,動脈粥樣硬化作為腦卒中發病的最主要作用機制,是因為血管內膜長斑塊或血管壁鈣化僵硬,導致血管彈性降低,形象地成為硬化。沒有危險因素也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因為隨著年齡變老,血管本身也會老化,就和長時間沒有更換的舊車胎一樣。目前發現的主要是各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抽煙等等)與發病機制存在著一定相關性,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不斷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導致血栓形成,使血流變慢,嚴重時可阻斷血流。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會導致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導致腦卒中。

此外,不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有可能造成血脂代謝異常,血壓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體重增加。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腦缺血。某些腦血管畸形和動脈瘤在沒有出血時往往沒有癥狀,但過大的壓力和疲勞可能會誘發腦出血,導致腦卒中發生。所以,有高危因素的人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

出現這些癥狀,警惕中風發作

因此,我們在做好基礎疾病控制的同時,能快速有效的發現卒中,並能正確處理協助營救就顯得更為重要。姜主任提醒,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及時就診:

第一:頭痛頭暈,當在一段時間內出現劇烈的頭暈、頭痛,甚至伴有噁心嘔吐的癥狀,這可能是腦補短暫缺血造成的缺血性腦梗死的先兆。

第二:視力衰退,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突然出現看東西模糊不清,或看到物體殘缺不全,這些視力衰退的表現,都可能是腦部缺血造成視網膜功能異常,也是腦梗的早期表現。

第三:疲倦嗜睡,平時哈欠連天,睏倦不堪,這是中樞神經缺氧出現的反應。也是腦梗出現的一大先兆。

第四:活動不便,人的肢體運動受大腦控制,當身體一側或全身出現麻木,身體活動也變僵硬不靈活,出現單側無力,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時,預示著腦梗已經離你不遠了。

以上任意一個癥狀出現,都有很大可能提示中風發作,要及時的前往醫院,只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挽救的更多的缺血腦組織,改善患者的預後。

通訊員 朱諾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戚在兵

編輯:思源

公眾號:南京晨報喬醫生

微信號:njcbqys-xhb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晨報喬醫生 的精彩文章:

經常乾咳,ct檢查沒有問題,請問怎麼治好?

TAG:南京晨報喬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