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秦淮八艷中第一奇女子,比五尺男兒有擔當,比東林黨魁首有氣節

她是秦淮八艷中第一奇女子,比五尺男兒有擔當,比東林黨魁首有氣節

國學大師陳寅恪博通古今,學貫中外,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然而這樣一位曠世奇才,卻在晚年目盲體衰、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由助手代筆,以一位青樓女子為主人公,完成了一生中醞釀最久、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體例最完備、影響最大的著作——《柳如是別傳》。而且陳寅恪對柳如是的評價非常之高: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位青樓女子何許人?魅力為何如此之大?今天,請和我一起走近柳如是,了解一下這位秦淮八艷中的第一奇女子,看一看她「比五尺男兒有擔當,比東林黨魁首有氣節」的故事。

柳如是,光看名字就覺得不凡。傳說她本名叫楊愛,陳寅恪則推測她的本名應叫楊雲娟。柳如是誤入風塵後,改名柳隱,因喜愛辛棄疾《賀新郎》的一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於是自號如是。她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三入娼門,兩度婚姻,還有兩段未了情,而且每一次變化都轟轟烈烈。這個「在封建社會活開了的女人」之所以被後世喜愛,被後人尊重,原因有三:第一是她的才情;第二是她的民族氣節,第三就是她那種主動提升自我,勇於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性格特點。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家境貧寒,十歲左右的時候就被賣到蘇州府吳江縣一帶的青樓里,這是她一入娼門。

幾年之後,告老還鄉的前任內閣大學士周道登看上才十四歲的柳如是,把她納為小妾,這是柳如是的第一段婚姻。這位退休老幹部很喜歡小柳姑娘,經常還把她抱腿上,教她讀書吟詩,於是周道登其他的那些妻妾們就醋意大發,開始到處散布謠言,說柳如是跟府里的一個僕人有一腿。老爺子一聽這話當然就不高興了,結果柳如是就又被賣到了青樓,這是柳如是二入娼門。

那麼柳如是的初戀,也就是她第一個付出了真情的男人是誰呢?是她十六歲那年遇到的與才子宋征輿。宋才子對柳如是那是一見鍾情、猛烈追求,這兒有一個故事為證:那年冬天,宋才子應約到白龍潭柳如是的畫舫上相會,宋才子如約而至,正要登舟,柳如是發話了,說「宋郎且勿登舟。你要是真喜歡我,就從岸上走到水中繼續等待吧。」這位宋才子為了美人,也是豁出去了,不顧河水冰冷刺骨,立馬就從岸上走到了冰冷的水裡。柳如是一看,這心也是夠誠的,趕緊讓人把他讓到了船上。這件事兒就促成了倆人的感情。但是好景不長,宋才子的老媽死活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妓女。對於宋才子來說這家裡的壓力,比那刺骨的河水要可怕得多,所以慢慢疏遠了柳如是。柳如是處理這個事情的方法那也很特別,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拔出一把武士刀,一刀下去,就把桌上七弦琴的琴弦給砍斷了,跟宋才子一刀兩斷。這是柳如是的第一段未了情。

而柳如是的第二段未了情,是發生在她十九歲那年。那年,她遇到了陳子龍。這個陳子龍,少年時是文士,精通經史,詩詞雙絕,可以說是明末清初非常重要的一個大家;中年時是志士,以匡時救世濟民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追求;晚年時是鬥士,率軍抗清,兵敗被捕,投水而死。可以毫不謙虛地說,陳子龍那是文武雙全,世間俊傑,比那宋才子強的多。而且他跟柳如是之間也是一樁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早在宋才子之前,柳如是和陳子龍二人就認識了,只不過是機緣問題,倆個人沒有能夠走到那一步。這一年,陳子龍科場失意,加上兩人之間的感情已經醞釀多年,最終陳子龍是拜倒在柳如是的石榴裙下。兩人在松江南樓就開始同居,雙方情切意篤,賦詩作對,互相唱和,這應該是柳如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不僅如此,柳如是還經常跟陳子龍的一幫哥們兒談論國事,譏評時政。柳如是本就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她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這種生活嗎?可惜,這種好日子沒過多久,陳子龍的元配張氏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開了給不了她幸福的陳子龍。柳如是這一輩子可以說感情沒斷過,但是她最中意的人、最愛的人就應該是陳子龍。後來,都已經嫁給了錢謙益的柳如是,聽到陳子龍殉難的噩耗之後,悲痛欲絕。柳如是後來為什麼會積極的跟反清志士站在一邊,應該說是受了陳子龍的影響。離開了陳子龍,柳如是有點兒心灰意冷,只好重操舊業,這就是她第三次步入娼門。

與陳子龍被迫分手後,柳如是心灰意冷,移居橫雲山。她曾一氣呵成《夢江南·懷人》,以洋洋洒洒二十闋,逐一追憶「畫樓」、「棠梨」、「木蘭舟」等景物。前十闋以「人去也」為首句,後十闋以「人何在」為首句,抒發對往事和斯人的眷戀,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至此,柳如是的心死了,後來她重操舊業,這就有了第三次步入娼門。

雖然說追求她的人很多,但是柳如是一直不為所動,經歷了刻骨銘心、肝腸寸斷的愛情之後,柳如是開始冷靜的思考一個問題——自己這輩子的歸宿究竟應該放到哪兒去?說到底她也不過是一個女子,渴望「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在封建社會「女子以婚為本」的大環境下,嫁人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柳如是開始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最後選中比她大三十六歲的錢謙益。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萬曆年間的一甲三名進士,而且還是東林黨的魁首,與吳偉業、龔鼎孳並稱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顧炎武、鄭成功都曾是他的學生。

那麼柳如是追錢謙益也算是一段傳奇。柳如是第一次主動去見他的時候,是男子打扮,像一個富家書生。史書上說柳如是女扮男裝的時候,那是相當的帥氣,八個字形容,叫:神情灑落,嫻雅飄逸。錢謙益看著這個美少年,欣賞是欣賞,喜歡是喜歡,可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就在這時候,柳如是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意,輕悠悠地吟出了一首詩:「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冷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錢謙益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兩年前在西湖上邂逅過,讓他驚為天人的柳姑娘從天而降了,他是求之不得啊。錢謙益就提出留柳如是在他的「半野堂」住上一段時間,柳如是欣然應允。寂靜的「半野堂」中不時蕩漾起這對忘年之交的笑聲,他們一同踏雪賞梅、寒舟垂釣,錢謙益還專門為柳如是蓋了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樓,並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將小樓命名為「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作為一個有過兩段無果情感歷程,三次步入娼門坎坷經歷的女子,柳如是對錢謙益為她付出的一片深情感動不已,錢謙益對她的這份情意可比少年公子要純真多了。也許是同樣嘗過生命的苦澀,才會有這樣深切的相知相惜吧,她決心嫁給錢謙益了。而這錢謙益在對待柳如是的問題上,也真是有擔當,這也是柳如是看中他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吧。

終於他們結婚了,而且錢謙益是以正妻之禮迎娶的柳如是。他們的婚禮很有創意,安排在一艘畫舫上辦的。為辦這個事兒,錢謙益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版書都給賣了,那書非常值錢。而且錢柳結婚這個事兒,在當時可以算是超級大新聞,在今天那是要「上頭條」的。在當時的人看來,士大夫你逛逛青樓,找找樂子,那叫風流韻事,很正常;但是你把妓女娶回家,那叫傷風敗俗、悖禮亂倫,更何況干這事兒的還是文壇領袖呢。於是這一時間輿論嘩然,朋友圈是轉瘋了。就在婚禮當天,有人站在岸邊,撿起石頭往他們倆結婚的新船上扔,去砸他們來表達不滿情緒。那柳如是就問錢謙益了:「你不怕,我出身青樓,辱沒門楣?」「不怕。」錢謙益回答。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不怕。」「你不怕,世道險惡,人言可畏?」「不怕。」倆人那是情到深處,不畏人言,高高興興回家入洞房去了。

真心覺得就沖錢老夫子用心給小柳辦婚禮這件事,咱們就應該給他點個贊。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就好比現代的孫中山和宋慶齡,好像不妥;就好比當代的楊振寧和翁帆,好像更不妥。那咱們也不比了,反正啊人家錢老夫子那是頂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把柳如是娶進了門,才有了柳如是的第二次婚姻。婚後,這老夫少妻二人相攜出遊名山秀水,杭州、蘇州、揚州、南京、黃山,處處留下了他們相偎相依的身影。他們還在西湖畔修築了一座富麗堂皇、畫梁雕梁的「絳雲樓」,夫妻倆安居其中,日日欣賞西湖美景。可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三年。

1644年,甲申之變,崇禎帝自縊煤山,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統治了中國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滅亡。僅過了40天,清兵南下,迅速摧毀了起義軍的大順政權。當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攻破南都,柳如是目睹了清兵破城、掃蕩江南的種種慘象,內心悲憤不已,勸錢謙益與自己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卻以「水太冷,不能下」為由退縮了,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柳如是只好退讓一步,說:「隱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對得起故朝了。」錢謙益唯唯表示贊同。可幾天後,錢謙益從外面回來,柳如是發現他竟剃掉光了腦門兒,把腦後的頭髮梳成了辮子。錢謙益不僅降清了,而且還要去北京做官,柳如是百般勸說都無濟於事,於是選擇留在南京,不隨他去。

從最初的民族大義,慷慨激昂,出任南明禮部尚書,到後來的雨中跪迎清軍入城,剃髮北上出仕,錢謙益的一生一直都是無比矛盾的。而矛盾的原因,其實是他真正關心的不是國家興亡,民生疾苦,僅是自身的官運亨通罷了。但即便是如此,柳如是對他也未曾離棄。即便她曾痛斥他變節,嫌惡他出仕,鄙夷他剃髮,失望於他的軟弱,她都未曾舍他而去。而且在1647年,錢謙益在京做官半年辭官回鄉之後,又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這時候柳如是正產後卧病在床,但她聽聞丈夫命在旦夕,掙扎著起來,冒死上書總督府,要求代夫受刑,並四處奔走,上下打點,救出了錢謙益。後來,她還鼓勵錢謙益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繫,二人暗中全力資助抗清義軍。後來,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題詩:「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在王國維看來,在國破家亡危難時刻,包括錢謙益在內的那些在屈膝變節的士大夫們,在氣節和操守方面遠遠不如柳如是這個「下賤」的青樓女子。

是啊,在那樣一個亂世,一個風塵女子,愛過,追求過,閃耀過,為家國大義抗爭過,也應該算是幸運了。錢謙益八十大壽那天,庭院里二十年未開花的樹生出了紅豆。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還好,他們還算是相濡以沫地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1664年,錢謙益八十三歲那年病逝於杭州。而後,錢氏族人意圖霸佔錢家房產,柳如是為此自縊而亡。

從最初的墮入風塵,教坊學藝,到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從琴棋書畫詩酒茶,到孤兒寡母族人欺。柳如是的一生充滿了太多無可奈何,太多隨波逐流,太多身不由己。她的期望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而她的命運,我想可以仍用一句稼軒詞來總結,那就是:「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知乘月幾人歸 的精彩文章:

內地四大導演,兩位演太監傳神,一位神似,只有他一人例外

TAG:不知乘月幾人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