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件漂亮蒙古族服裝背後的文化與魅力——專訪內蒙古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敖其

一件漂亮蒙古族服裝背後的文化與魅力——專訪內蒙古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敖其

一件漂亮蒙古族服裝背後的文化與魅力

——專訪內蒙古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敖其

「服裝服飾文化設計中切忌符號的粘貼,適當點綴即可展現服飾之美。」敖其老師在論壇發言中這樣說。

人們常說「衣食住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裝服飾從最初遮掩、保護的功能逐漸發展到遮掩、保護與審美三位一體相融合,形成獨特民族的文化符號。不同民族服裝服飾的產生與它生活的自然環境、特定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審美內心有不可分割的聯繫。蒙古族是從狩獵到游牧的民族,其服裝服飾的發展也遵循這個原則,以特定文化符號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的內涵和魅力。我國服裝服飾可以說各有千秋,異彩紛呈。可小編卻想說:「蟬衫麟帶風尚行,未及民族服飾具匠心。」

今天,我們見到的敖其老師著黑底短袖長袍雖有所簡化卻也易於識別其具有蒙古族特色,將著裝者的優雅從容烘托而出,頗具大家風範。讓人不經意間想到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帽飾大賽已經塵埃落定,各組蒙古族服裝也著實讓觀眾眼底一亮。

·敖其教授在論壇上作演講

壹/

人有長者,衣有衣領

敖其老師告訴小編:在作為評委參加服裝帽飾總決賽時,她對一組時尚裝類參評作品的印象尤為深刻,因為這一系列的設計既飽含時尚元素,又將具有傳統元素的文化符號有機融合在時裝內,簡潔大氣不失生活化。

民族服飾是獨特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人與自然生態和諧的象徵,也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著裝者通過服裝展現自身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感。點滴的文化符號中,蘊含著深刻的意義。敖其老師講到:「服飾不僅是特定民族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審美表達方式,同時是民族文化的標識和文化象徵符號。

貳/

傳承民俗最好的老師在民間

民眾是我們的老師」,這是在採訪期間敖其老師提及次數最多的一句話。俯身到田間地頭,與民眾交流,符合生活生產規律的服裝服飾自然產生,不需要設計師的空中樓閣,更無須言對民眾指手畫腳。她說,內蒙古師範大學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如今,高校的任務就是去保護、傳承以及進行研究。而在保護傳承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民眾當做老師

蒙古族服飾集中反映著蒙古族文化內涵,體現著鮮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如果想要在保持傳統文化特色的同時符合當代人審美要求就一定要注重從民間汲取營養。民間智慧中蘊含著無窮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體系需要有人來傳承,有人來研究、總結它的規律,也需要將它納入到現代社會生活當中。

我們的採訪在敖其老師主持的蒙古語分論壇開始前一分鐘結束。在我國,不光是蒙古族,其他55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俗文化,當然也就包括民族服裝服飾文化。民俗,不僅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而且是民族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主要標誌之一,同時是這個民族繁衍、生息發展的根本支撐,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

沒有進師盛校園助手微信群的同學可以加小助手微信(nsdxwx),小助手拉你進群~

採訪/文字:路遙、賈榮樂

圖文編輯:路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內蒙古 的精彩文章:

內蒙古摧毀了一個特大販毒團伙!團伙頭目抓捕歸案
親個蛋兒,蹭來挑戰內蒙古方言哇!

TAG:歷史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