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年不p圖,膠片見證了笑臉,夢露,戰爭和大海

那年不p圖,膠片見證了笑臉,夢露,戰爭和大海

/1960s,舊金山/

/1956,尼斯狂歡節,法國/

/1960,紐約/

膠片是一種製成視頻物料。

今廣泛應用的膠片是將鹵化銀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膠片為軟性,捲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稱,膠捲。

/1826年,史上第一張照片/

早在1793年法國人Nicéphore Niépce及其哥哥Claude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拍攝」。直至1824年間,他們以不同的感光物質進行了一連串身的實驗。

上圖是他在1826/1827年拍下,最為有名的鴿子屋。為了拍下這張他稱為「日光圖」(Heliograph)的照片,他用了超過8小時的曝光時間。雖然這技術還沒有成熟到被使用在任何實際用途上,但總算出現了第一張「照片」。

/1861年,史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這幅來自物理學家James Clerk Maxwell的照片,是第一張耐久彩色照片,在1861年展示出來,是由三色迭加原理所拍攝的帶有花呢格紋的緞帶。按下快門的人其實是Thomas Sutton,即是發明了單反的攝影師,但由於照片原理來自物理學家,所以通常版權歸前者。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捲」。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

從此,膠片的形態固定了下來。

/1920,賣報紙的人/

/1936,Vivien Leigh/

/1940,Cary Grant和Rosalind Russell為電影《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拍攝的宣傳照/

/1941,VOGUE/

/1947,LIFE Magazine/

(將手機橫過來看)

/1948,位於第43街和第44街之間的第六大道,紐約/

/1948,Marilyn Monroe/

/1949,Jean Patchett/

攝影(Photography),

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

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靜態圖片攝影,靜態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而攝像機(攝像放像機)則可以動態攝影,例如電視、電影。目前部分數碼相機、數位攝影機,同時具有靜態攝影與動態攝影的功能。

「1950s」

/1950,Marilyn Monroe/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1950s fashion/

/1950s fashion/

/1954,《龍鳳配》(Sabrina)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55,《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

/1957,Marilyn Monroe/

/1959,Jane Fonda for Vogue/

/1959,迪奧(Dior)的模特在莫斯科/

(將手機橫過來看)

/1959,迪奧(Dior)的模特在莫斯科/

(將手機橫過來看)

/1950s,香港街頭/

底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叫做膠捲的感光度

未經曝光的膠捲遇到光線,膠片上會起化學反應,根據進入光線的多少而在膠片的不同位置產生深淺不一的變化,從而在膠片上留下影像。」

「1960s」

/1960,VOGUE/

/1960s,東柏林/

(將手機橫過來看)

/1961,卧在海岸岩石上觀浪的女子,加拿大/

/1963,魚眼/

/1960s,VOGUE/

/1965, 游泳課/

(將手機橫過來看)

/1965,看書,蘇聯/

「喜悅」

(將手機橫過來看)

「凝視」

(將手機橫過來看)

「過去」

(將手機橫過來看)

「自拍」

/Robert Capa/

/Germaine Krull/

(將手機橫過來看)

/Sally Mann/

/Paolo Roversi/

/Andreas Feininger/

/Helmut Newton/

(別懷疑,確實是自拍秀恩愛)

/Jacques-Henri Lartigue/

/Jeanloup Sieff/

/Richard Avedon/

/Willy Ronis/

(將手機橫過來看)

/Ilse Bing/

/Vivian Maier/

/Philippe Halsman/

「美」

「膠片以感光速度(din/ISO)來分別,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畫質越細膩。最常用的膠捲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膠捲,由於價格,沖片技術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數字攝影興起後,幾乎只有專業人士才會使用。」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重新開始用膠片相機?

「一旦感受到膠片的質感,你就不再滿足於用手機拍攝了。」

「手機里安裝了30多個濾鏡APP,然後我買了一次性膠片機,全都卸載了。沒有任何一個濾鏡能美過膠片成像的厚重質感。」

"如果說穩定的數碼相機是家中的賢妻良母,那膠片相機就是充滿情趣還時不時給你來點兒小驚喜的情人。"

有人愛的是它獨特而有質感的色彩;

有人愛的是每一次按下快門都無比珍惜的情懷;

有人愛的是等待沖洗時緊張、興奮、期待的心情……

在這個出門甚至不用帶單反,用手機就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時代,還去嘗試用膠片相機,哪怕是一次性膠片機,

其中多數人追求的,不過是一點點「驚喜」,是為枯燥無味生活帶來的「儀式感」

至於,為什麼要追求「儀式感」,我想用以下這段話來回答: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狐狸說道,「比如,你定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到了三點鐘,我就開始很高興。時間越臨近,我就越高興。等到了四點,我就很焦躁,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期待你的到來,我們需要儀式。」

「儀式是什麼?」。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使某個日子區別其他日子,使某一時刻不同與其他時刻。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不在固定的時候跳舞,所有的日子都是相同的,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小王子》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

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在這個浮誇的年代,環遊世界追尋偉大事物容易,留心身旁發生的微小奇蹟很難。

晨曦、花朵和許多不為人知的瑣細事物,構成了世界的美麗存在。"

——安塞爾·亞當斯

-END-

回復「晚安」

跟你分享一個夏日小秘密

別忘了

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相普通的時尚博主 的精彩文章:

TAG:長相普通的時尚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