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經方」,中醫堪憂!
經方」的運用經驗充斥著整個中醫界,其中很多是濫用!「經方」熱和 「經方」被濫用,反應出的恰恰是對經典的無知。
中醫應該重視的是「經典」而不僅僅是「經方」;應該透徹的理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原意,而不僅僅是對「經方」的偏執和濫用。
1、病 例 概 況
2015年3月17日複診:
泌尿系感染,著急,壓力大後小腹陰道刺痛,有異味,有便意但無大便。低密度脂蛋白(2015年1月於協和)1000,甲狀腺囊性增大。面癱,耳鳴耳聾。焦慮狀態,納可,眠差,入睡困難,多夢,大便不成形。既往:38歲子宮及附件全切。舌暗紅,苔白膩,脈弦。
處方:柴胡30g,桂枝15g,乾薑15g,黃芩15g,天花粉10g,生牡蠣90g(先煎),炙甘草10g,夜交滕100g,生龍骨60g(先煎),酒大黃6g,青礞石30g(先煎)
按:處方是《傷寒論》中的柴胡桂枝幹薑湯加味。
這是一位67歲的女性慢性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就診時,之前的醫生開的方。患者和這位醫生很熟,找他治療了很長時間,這位醫生是經方派,經常在經方的學習班上、學術會上講運用經方的經驗。
2、《傷寒論》中的柴胡桂枝幹薑湯
《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柴胡桂枝幹薑湯證是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而致邪入少陽,水飲內停。
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心煩,是邪入少陽的特徵。
小便不利,是三焦阻隔水飲內停。
渴,有津傷的病機,也有水飲內停,津不上承的病機。
但頭汗出,是三焦阻隔,陽郁不宣,蒸騰於上的表現。
柴胡桂枝幹薑湯證應該有病入少陽的特徵、水飲內停的特徵和津傷的特徵。因為方中的桂枝、乾薑可以溫中健脾,所以也可以有脾虛便溏的特徵。
大家看看,這個病人用柴胡桂枝幹薑湯的理由是否充分?
3、病 例 分 析
這個病人是慢性泌尿系統感染和陰道炎數年,反覆發作,最近數月發作嚴重。
病人最痛苦的是尿道和陰道刺痛、灼熱,同時有小便不暢,解小便時會有肛門下墜,有便意。因為對尿道和陰道的疼痛十分恐懼,情緒緊張焦慮,因而影響睡眠。同時還伴有疲勞、腰痛、怕冷、口乾等癥狀。舌質暗紅,苔薄黃膩,脈沉弦。
慢性泌尿系統感染的病理基礎是腎陰虛損加濕熱下注。
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熱是濕熱下注的特徵,這一組癥狀應該以清熱利尿通淋為主,方如八正散、導赤散之類,尿痛嚴重的可加琥珀末沖服。
腎陰虛損是慢性化,反覆發作的基礎,腎陰不復,就不可能阻止複發。
滋補腎陰的經典方就是六味地黃湯。
這就是這個病人的基本治療方法。
同時存在的陰道灼熱刺痛、肛門下墜等,也是濕熱下流的表現,治療原則相同。至於情緒的緊張焦慮等,雖然可能是疾病的加重因素,但在尿道灼熱刺痛沒有解決之前,這些是不可能去除的,這些無須另外考慮,最多可以加一點對應的藥物。
4、慢性尿感染的治療思路
慢性泌尿系統的感染,《傷寒論》中可以選用的方是豬苓湯。
豬苓湯證的陰虛水熱互結,在臨床上可有兩種表現。
一種是陰虛與水濕並見,即在「水腫,小便不利」的同時有口渴,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多見於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的水腫,經用溫陽或激素治療後,水濕未盡而又化熱傷陰者。
另一種是陰虛與濕熱並見,即在尿路刺激征、結石、血尿、小便不利的同時,有口渴,發熱,心煩失眠,舌質紅苔根黃膩,脈細數等,多見於尿路感染或尿路結石。
急性泌尿系統感染以尿路刺激征為主,病機以濕熱下注為主,治療以清熱利尿通淋為主,基礎方是八正散,癥狀消除以後,應以知柏地黃湯善後,以期根治,否則容易反覆發作而慢性化。
慢性泌尿系統感染同時有發燒的,就是小柴胡合導赤散的適應症。我在講小柴胡湯的時候講過,大家可以參考《肖相如傷寒論講義》。
希望這個病例分享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到該如何思考經典,應用經方。
再次強調一遍:我們能應該多看多讀經典,透徹地理解張仲景的本意,盡量減少個人對「經方」的偏執和濫用!否則,便真的會「中醫堪憂」啊!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肖相如頻道」,作者/肖相如,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