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汪峰創立的「碎樂」升級為泛音樂視頻社交平台「菠蘿 BOLO」,獲過億元 B 輪融資

汪峰創立的「碎樂」升級為泛音樂視頻社交平台「菠蘿 BOLO」,獲過億元 B 輪融資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避開巨頭競爭,視頻社區選擇垂直化。

| 夢悅

36氪獨家獲悉,由藝人汪峰創辦的泛音樂視頻社交 APP 「菠蘿 BOLO」(原「碎樂」)已完成過億元 B 輪融資,由時代資本領投,GGV 紀源資本跟投。此前公司曾獲得來自真格基金、梅花天使創投、青山資本等多家機構投資。

核心提示:

新興短視頻社區傾向選擇垂直化,避開與頭部泛娛樂平台的直接競爭。

菠蘿升級為泛音樂視頻社交平台,與 MCN 機構合作自製視頻內容,通過玩法激發用戶產出 UGC 內容並沉澱社交關係。

目標用戶是對音樂有一定感知的群體 — 利用明星效應和分發視頻片段獲客;通過平台挖掘優秀音樂人推薦至經紀公司。

在變現模式上,菠蘿的思路是 — 廣告、自製視頻內容輸出、直播和知識付費。

從「碎樂」到「菠蘿 BOLO」,是從音樂分享平台到泛音樂視頻社交平台的重大產品形態的轉變。2016 年 10 月,汪峰團隊創辦了「碎樂」,音樂人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創作的歌曲 demo,並獲得打賞。團隊的出發點是想要為更多音樂人創收,但這卻不是 To C 的思路。2017 年 9 月騰訊音樂月活高達 7億,但只有 1700 萬付費用戶。正規製作的歌曲尚且如此,用戶為 demo 付費的動因顯然不足。

2017 年 8 月,前樂視網總製片人、著名樂評人郝舫開始接手「碎樂」,將「碎樂」從音頻類產品轉變成視頻類產品。近日在產品升級發布會上,「碎樂」正式改名為「菠蘿 BOLO」(以下簡稱「菠蘿」),從「看音樂、玩音樂、創音樂、交朋友」幾個維度切入泛音樂視頻社交領域。


內容怎麼玩?

在「看音樂」上,菠蘿採用 PUGC 的模式,菠蘿團隊提供藝人和核心創意,合作的 MCN 負責內容製作和拍攝等。目前累計自製節目 50 多檔,涵蓋內容包括音樂綜藝、音樂知識、音樂時效事件等,單集最高播放次數過 2000 萬。值得一提是,所有內容都必須是菠蘿獨家。

在「玩音樂」上,目前主打的玩法是「拼音」和「菠蘿猜猜猜」。「拼音」簡單來說就用戶之間可以互拼視頻,比如用你的彈奏做我唱歌的 BGM。 「菠蘿猜猜猜」則是視頻連線、聽歌識曲的玩法。

互動玩法的同質化和生命周期較短可能是平台要解決的問題。對此郝舫表示,多數泛娛樂平台的內容太雜,而菠蘿的玩法永遠圍繞音樂展開。此外,菠蘿已經與中小遊戲公司推進合作,保證音樂玩法的推陳出新。

在「創音樂」上,菠蘿目前正研發一套音樂製作系統,讓不懂樂理的小白用戶也可以出歌,只需要錄入自己的詞即可,預計今年年底前這個版塊可以上線。


社交關係難沉澱?

在作者看來,現在的短視頻社區已經日漸被「視頻網站化」,與以文字為載體的社區相比,短視頻社區更難沉澱社交關係,大多時候用戶僅為了內容而來,比如抖音的一條點贊量過 20W 的視頻,評論經常只有 2K 左右,並且「評論即終點」。

抖音況且如此,菠蘿想要做到的「交朋友」有可能實現嗎?對此郝舫說道:「菠蘿垂直在音樂領域,用戶有共同的興趣點。但如果用戶只是「看」,也很難產生互動,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推出「玩音樂」版塊的原因。用戶基於一個共同的興趣點,共同參與某件事,更有可能沉澱一段關係。」

不過作為視頻社區,內容仍舊是核心競爭力。所以菠蘿希望之後推出的玩法都是類「拼音」的,能夠沉澱內容的,讓用戶在玩的同時也豐富了看的內容。

在獲客渠道上,菠蘿採用明星效應和大平台推廣的結合打法。菠蘿上有「粉絲圈」版塊,邀請各大明星的粉絲團「成件入駐」產出內容,明星本身也會進行直播、參與「拼音」等活動。此外,菠蘿也在頭條等平台分發視頻片段導流到 APP。平台希望吸引到的用戶都是對音樂有一定感知的。

前面曾提到汪峰創建公司的初衷是為更多音樂人創收,改版後的菠蘿仍舊關注著音樂人的發展。近日平台推出「菠蘿覺醒」計劃,從「拼音」中選取點贊數高的用戶進行比賽,並推薦優秀選手到唱片公司,因此「拼音」吸引了很多藝術院校的學生參與。

目前菠蘿 APP 日活 55 萬左右,月活 150 萬左右,比改版前翻了幾十倍。

在變現模式上,菠蘿的思路是:廣告、自製視頻內容輸出、直播和知識付費。前兩點不再過多描述,在直播和知識付費上,菠蘿目前已經上線「提升藝術修養」的直播頻道,下個月會開啟付費模式。未來菠蘿希望音樂圈的達人們可以開課,比如如何欣賞民謠、如何在音樂圈脫穎而出等等。「音樂圈能說的可不止高曉松。」 郝舫說道。

總結作者最近接觸到的幾個短視頻社區來看,大家都在往更垂直的方向發展,並且不再用砸錢的方式打硬廣。領域越垂直,砸大眾渠道帶來的轉化率越低,那麼如何解決用戶增長的問題需要持續思考。

另外,垂直領域的天花板顯然較低,未來在盈利上也更有壓力,但好處是可以一定程度避開大平台的激烈競爭。音樂不是風口,大平台不會專註去做這件事情,社區核心價值一旦建立,延伸玩法的想像空間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趣頭條計劃九月美股上市,資訊行業「拼多多」最終估值幾何?
我是如何拿到 Google的Offer的?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