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產也當「麥難民」,香港怎麼了?

中產也當「麥難民」,香港怎麼了?

文 風聞社區作者 王若愚

自由撰稿人,香港問題觀察者

「麥難民」是一個源自日本的辭彙,指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實施24小時營業制度後,因種種原因無家可歸、長期寄宿在這裡的人。

當城市結束喧囂、慢慢安靜下來時,他們提著簡單的行李來到快餐店,或是趴在桌子上,或是仰靠在椅子上,用一種並不舒適的姿勢捱過漫漫長夜。等到天明之後,他們又離開快餐店,湧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麥難民」幾乎是世界各大城市最隱蔽、流動性最強的群體,報章上經常有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生活剪影,但缺少深入系統的研究。他們來自哪裡、有何困境、如何解決?似乎並沒有多少人關心。

近日,香港太平山商會主導的「守望者——香港快餐店夜宿者調查研究」,通過100餘位義工對全港334名「麥難民」的觀察、53名人士的具體訪談,得出了一個詳盡的研究報告。其中一些結論與我們的經驗與印象並不一致,從中或可以管窺香港社會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住房始終是大城市病的核心

從調查情況看,香港「麥難民」數量在5年內激增6倍。28.9%的夜宿者沒有住房,以快餐店為其唯一居住地。

其實,香港是世界各大城市中公共住房政策比較完善的城市之一,除個人全資購買的私屋、政府資助的居屋外,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遍布全港的公屋裡,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這個政策從總體上看是十分可行的。

然而,香港的公屋存在著輪候時間長、申請難的問題,還有很多人無法入住,有些低收入者只能流浪街頭。筆者在香港中環等地區,就經常看到幾位流浪者弄一個箱子放在路邊,撐開一把太陽傘遮陽,鋪開一張席子就在地上睡覺。相比於室外的日晒雨淋,快餐店有空調,冬暖夏涼,環境良好,無疑是更適合休息的地方。

住房問題始終是香港社會的核心問題,沒有房子住的人被迫四處流浪,就算是有房子住的人,人均居住面積也十分狹小。在港島、九龍等地區,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就得花費一輩子的時間去還房貸。

對於高房價,大多香港人能夠坦然接受,認為香港住房緊張主要是香港地少人多,土地供應不足。於是,他們周末聚會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茶餐廳,或者去郊野公園一同爬山、燒烤。有人說,在香港關係最好的朋友才會帶到家裡去,因為對方肯定不會介意房子的大小。很多香港人寧願忍受住房的局促,也不願意郊野公園被開發、修蓋房子。

但這段時間,內地網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對香港地產政策的批判,使人們認識到香港住房問題有其深層次原因。比如,打著環境保護的旗號搞開發總量控制,連接多年土地新增量極少,就算是環境保護價值很低的地方也不敢開發,變相保證大地產商的利益。還比如,搞建築面積、公攤面積,看似單價沒有提高多少,但實際使用面積卻少了一大截。

香港住房制度的種種缺陷,帶來了一系列複雜而深刻的社會問題,這也成為香港創新活力不足、競爭力日益下降、居民生活質量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

香港住房問題,在東亞地區有一定的普遍性。觀察發現,在東京、首爾、上海、北京等城市,越是房價高、居住成本高的地方,越容易出現「麥難民」。高房價壓榨了社會貧困群體的生活空間,造成了階層流動性的停滯,從長遠看也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活力與後勁。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企業紛紛搬離大城市,就是這種城市病後果的一個直觀的表徵。

夾心層依然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次調查,對人們刻板印象帶來最大衝擊的,莫過於71.1%的受訪「麥難民」是有房階層,57%的受訪者有全職、兼職或自僱工作,並不是人們常說的「無殼蝸牛」。他們原本可以在自家的卧室里安睡,卻選擇了跟流浪者一樣在快餐店棲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也有自己的辛酸淚。

有的是感到相比於自己住的劏房(亦稱「棺材房」,即把一間房子分割成多個小間,每戶租住一間,租金相對大房要低廉很多,類似於內地的群租房),麥當勞的環境更加寬敞舒適,住在裡面感覺更好。

有的是因為付不起水電費。香港的夏季又悶又熱,沒有空調完全待不住,但是房東卻趁機把電費漲到了16元1度,害得租戶用不起,只好搬到有免費空調的快餐店來。

有的是因為家庭矛盾,如妻子被丈夫家暴,孩子與父母發生衝突,被迫離家出走,把快餐店作為避難所。

有的則是上班族,為了節省前往郊區住宿點的通勤時間,乾脆在快餐店點一份咖啡、睡一夜覺,第二天早晨可第一個到公司,爭取更好的業績。

在香港,那些月收入4萬港幣左右的人群,被稱為「夾心層」,意思是夾在貧民與富豪之間的中間群體。相比較於低收入群體,他們一般不符合申請公屋的條件,購買居屋或私屋又負擔太重,反而在日常消費方面束縛住手腳,遠遠不如住公屋人士來得瀟洒。

為解決中產階級的住房問題,香港政府曾專門出台「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居者有其屋計劃」,售賣住房的價格低於市場價的2-3成,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住房難題,但繁重的房貸負擔,逼迫著部分人士靠棲身快餐店來節約成本,從而更好地打拚。

「夾心層」,每個大城市都有,而且過得都挺不容易。就拿北京來說,有的居住在燕郊甚至天津,通勤時間至少3個小時,大量的時間都用在路上,極大地浪費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寧南山的文章《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的文章之所以走紅,根本上來說是切中了中產階級的焦慮心態。

對「麥難民」需要標本兼治

要想治好「大城市病」,把這些「麥難民」請出快餐店,請進屬於他們自己的、高品質的住房裡,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筆者感到,當前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香港政府必須檢討與大地產商深度捆綁的現行住房政策,增加開發地塊供應,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住房解決方案。特別是對於夾心層,應該在優待政策上進一步加碼,幫助他們在工作地附近購買價格低廉、條件較好的房屋。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大陸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我相信,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不斷升級,內地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勢頭會遭到遏制,甚至會有小幅下調,使更多的人實現個人的住房夢想。

二是社會各界要加強對經濟生活困難人士的關懷,幫助他們走出難關。慈善機構可採取發放慰問金的方式,幫助他們暫克難關。每一個市民也要懷著慈悲心理,多關心身邊人,如在夜晚到快餐店就餐時發現這樣的就宿者,可與他們聊上幾句,及時給他們提供支持,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於陌生人的溫暖。

三是對於「麥難民」而言,不能把快餐店當作避風的港灣,長期混跡其中而心安理得。必須更加努力地拼搏奮鬥,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挑戰,走出一個新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212萬年前,黃土高原已現人跡
西北大學教師被指猥褻多名女學生 校方回應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