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曹雪芹寫她撕扇的真實原因

《紅樓夢》:曹雪芹寫她撕扇的真實原因

在《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下,這本書中的女子都充滿了個性。而在眾多個性女子當中,有一個人的個性較一般人更為強烈,她就是撕扇姑娘晴雯。

晴雯是一個勇敢做自己的丫環,她從不委屈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那晴雯在《紅樓夢》中是如何具體表現出自己的強烈個性的呢?作者寫她又有什麼寓意嗎?

晴雯:撕掉的不是扇子,而是人性偽善的面具

晴雯是寶玉的貼身丫環,地位僅次於襲人。襲人就像是寶玉的「老乾媽」,對他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簡直是痴心一片。晴雯和襲人不一樣,這些芝麻綠豆的事情她是不屑於去做的。晴雯一出手,必屬精品。

在《紅樓夢》第52回,賈母給了寶玉一件雀毛裘,吩咐他第二天還要穿。沒想到寶玉才穿出去一天就燒了一個口子,如果第二天讓賈母知道了,肯定會十分生氣。為了避免賈母的責罵,寶玉的丫環趕緊拿到外面縫補,但是因為那些裁縫、綉匠和女工都不認得這個雀毛裘,所以都不敢接這個活。

寶玉手下的那些丫環,除了晴雯再也沒人能幹好這個活了。雖然那個時候的晴雯還卧病在床,但是在寶玉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她挺身而出了。

晴雯「補兩針,又看看,織補兩針,又端詳端詳。無奈頭暈眼黑,氣喘神虛,補不上三五針,伏在枕上歇一會」。從這裡看出,雖然已經病到頭重身輕、滿眼金星亂迸,難以支撐,但晴雯還是非常用心、用自己的巧手幫寶玉補好了雀毛裘。

以晴雯的性格,如果要補的雀毛裘不是寶玉的、而是其他人的,她估計都懶得理。由此可見晴雯對寶玉的用情之深。

除了有一雙巧手,晴雯在《紅樓夢》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她撕扇的那一幕。

在《紅樓夢》第31回,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在端午節那天請客過節。因為前一天,金釧和寶玉說了一些王夫人不愛聽的情話,於是挨了板子被逐出賈府,所以端午節那天寶玉的心情並不好。

悶悶不樂的寶玉回到自己的房間,替他換衣服的是晴雯。晴雯在換衣服的時候,一不小心把扇子掉在了地上、扇骨都折斷了。平常對丫環都很溫柔體貼、從不捨得罵她們的寶玉,那天卻一反常態大罵晴雯是蠢材。

晴雯氣不過,反擊說:「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時連那麼樣的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麼著了」。

後來,他們兩個的氣都消了之後,寶玉對晴雯說,扇子原是用來扇的,你要喜歡拿來撕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故意拿它來出氣。還有杯盤也是一樣,它們原來是拿來裝東西的,你要喜歡它們掉地的聲音,就讓它們掉地就好,只是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故意拿它們來出氣。

晴雯聽到寶玉這樣說,於是喜歡撕扇的她就決定要撕扇。「嗤的一聲,撕了兩半,接著嗤嗤又聽幾聲」,寶玉在旁笑著說:「響的好,再撕響些!」

作者寫這段話其實借鑒了一個典故,周幽王被褒姒迷到神魂顛倒,可惜千金難買一笑。後來有一次,褒姒在聽到瓷器掉到地上、破裂發出來的聲音時笑了。於是,幽王就命令下人一個接一個地摔碎瓷器,以博褒姒一笑。

寶玉和晴雯,不正像周幽王和褒姒嗎?然而,作者曹雪芹對他們難道就只有批判嗎?

其實,作者曹雪芹之所以寫晴雯撕扇子,是因為她撕掉的不只是扇子,而是人性偽善的面具。

晴雯撕扇,其實撕掉的是人性偽善的面具。人活在世間,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得不戴了很多假面具。比如明明心裡很討厭一些人,但是為了自己的五斗米、不得不戴上面具、在他們面前嬉皮笑臉。又比如有些人表面上對你很好、稱兄道弟的,但說不定在背後捅你一刀的也正是這些人。

另外在世俗的眼光里,晴雯撕扇是暴殄天物的表現。但其實作者曹雪芹想表達的是,物為我所用,扇子難道除了拿來扇涼、就沒有別的作用了嗎?

我們既然能體會到下雨也是一種美,為何體會不到撕扇也是一種美?

作者曹雪芹寫晴雯撕扇,就是警示世人要拋開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如果活著僅僅是為了別人而活,為了世俗的眼光而活,那樣活著得多無趣?

《紅樓夢》第5回對晴雯的判詞的第一句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意思是「剛下完雨月亮就出來,這是很難遇到的,五彩雲朵也是很容易就會被風驅散的」。

作者寓意晴雯就是那「雨後月亮」和「彩雲」,她的個性就像「雨後的月亮」那樣難能可貴、她的生命是彩色的,不像常人的一生都只有單調的一種顏色:「非黑即白」。

《紅樓夢》第5回對晴雯的其它判詞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意思是指,晴雯是一個內心有著很高追求的人,只可惜她出身低賤束縛了她。晴雯因為長得美、人又靈巧反而招致了很多人的羨慕嫉妒恨。她因為遭到誹謗、被奸人所害,所以很早就死了,但是多情公子寶玉卻一直對她念念不忘。

作者曹雪芹是十分惋惜晴雯的,認為她是生不逢時,生錯了時代、投錯了胎。晴雯錯在她長得太美、又有本事,從而招致禍端。不過晴雯死了以後,寶玉還對她念念不忘,這也算沒辜負她往日對寶玉的深情。

作者借寫晴雯,想表達的是中國古代活出自我個性的女性真的很少、唯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錮,女性才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毫無疑問,晴雯在《紅樓夢》中的結局是悲催的,這正是作者的用意。他希望通過寫晴雯悲傷的結局,在警示世人去思考造成晴雯式悲劇的根本原因。時代需要下一個充滿個性的「晴雯」、同時希望能避免晴雯式的悲劇結局。

活著當如晴雯版追求個性,人生才會如夏花般絢爛!

對於晴雯,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鎔愷說紅樓 的精彩文章:

TAG:鎔愷說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