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核彈之父,多次與諾獎擦肩而過,一代宗師,卻隱姓埋名28年

中國核彈之父,多次與諾獎擦肩而過,一代宗師,卻隱姓埋名28年

圖為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院士

近日,據媒體報道,社會各界自發緬懷一位老人,因為這位老人,是中國兩彈一星的元勛王淦昌院士,他被譽為中國的核彈之父,一生作出了很多偉大的科學成就,只可惜限於研發條件,多次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而後來,為了中國的核武研發,這位一代宗師隱姓埋名長達28年。所以對於中國核武器能有今天的成就,我們最該感謝誰呢?有專家對此表示,最該感謝的就是這位王淦昌院士,而不是鄧稼先。

生於上世紀末的王淦昌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建國前就已經做出了許多了不起的研究,建國後更是義無反顧地返回祖國,再後來更是參與了中國自己的核武器研發,成為了中國核彈之父。核武器是一個國家國防力量的象徵,有無核武器更是評定一個國家能否跨入大國行列的重要參考。

圖為美國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胖子"

在二戰末期,為了加速結束戰爭,美對日使用了著名的"胖子"和"小男孩",造成的影響至今仍未散去,足見核武器的威力之大,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正因為在日本的震撼表現,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嘗試擁有自己的核武器,然而能夠合法擁有這種戰略級武器的就只有五個國家。在此之後,世界也因為這種戰略級武器的存在而不再出現像一二次大戰那樣的悲劇。

核武器主要分為原子彈和氫彈,根據需求又可劃分為戰略和戰術兩種用途的核武器。曾經有人根據二戰時的資料做過評估,在日本引爆的兩枚核武器的威力已經接近了美國在德日兩國所投下的所有常規彈藥威力的總和,足見其威力之巨大。

圖為核武器爆炸構想圖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意識到,僅僅只有核彈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能夠將核武器投擲到目標的手段才行。於是,在二戰結束後,包括轟炸機、核潛艇和火箭在內的各類可以用於發射或投擲核武器的重型裝備的技術大大提高,其中火箭技術更是加快了人類步入宇宙的腳步。

對於中國來說,擁有自己的核武器更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從王淦昌院士參與進研發核武器的計劃之後,中國自衛的實力顯著增強,無論是哪個國家在與中國發生爭端時都會慎重考慮戰爭這個選項,其後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擁有自己的核武器使得中國的國防體系更趨於完善,核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會各界自發紀念二十年前逝世的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足以證明他的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霹靂火軍事 的精彩文章:

大舉報復!英國出動戰機空襲敘利亞,多人死傷,卻捅了大婁子

TAG:霹靂火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