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日軍的進攻,是什麼原因讓張學良選擇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面對日軍的進攻,是什麼原因讓張學良選擇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在1931年8月18日晚上,在日軍關東軍的安排下,蓄謀炸毀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鐵路路軌,並把這件事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隨後,日軍藉此為借口開始轟炸瀋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就這樣開始了。

當天晚上,日本關東軍在鐵路上放了小型炸彈,炸斷了鐵路,並將3具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屍體放在現場,以此作為中國軍隊炸毀鐵路的證據。於此同時,另外兩路日軍軍隊向中國軍隊北大營進攻。當天晚上,東北邊防軍接到張學良的命令,他命令東關軍「面對日軍的侵略不要抵抗,把槍都放在倉庫中,大家都一起準備好為國捐軀。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人竟然被日軍的300人左右給打敗,結局相當慘烈。

在九一八事件爆發後,張學良帶領下屬轉移到了錦州,關東軍並沒有放過他們,隨即派出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對此還說,張學良在錦州聚集大量兵力,如果不進行管制,就有可能對日本的權益造成損害,此後,日本越來越囂張。

對於張學良是否抵抗,這個問題有好多種說法,有人說,張學良事為了保存自己的京冀實力,從而放棄了東北,當時政府沒有統一,大家都各懷鬼胎,他為了保存實力,想讓蔣介石去抵抗,卻沒有想到蔣介石並沒有伸出援助之手。也有人說,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是,單獨抗戰就是白白送死,如果能全面抗戰,東北軍一定會挺身而出站在第一線。

其實,下達不抵抗命令的第一人事蔣介石,而不是張學良。事情發生濟南慘案,當時的老蔣被困在城中,他派了一個外交人員去談判,結果那個人被槍殺了。三年之後,張學良才在九一八事變中放棄了抵抗。後來韓復榘同樣不抵抗被日本人占濟南城,結果韓復榘因為不抵抗被老蔣槍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幾分鐘講電影 的精彩文章:

荊軻與秦王展開了生死搏鬥,刺殺失敗了,反而進了四大刺客榜單

TAG:幾分鐘講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