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闆打死也不會告訴你的3個灰度管理法則

老闆打死也不會告訴你的3個灰度管理法則

原標題:老闆打死也不會告訴你的3個灰度管理法則


文/良大師 編輯/琉琉


在人文體系中,有很多「暗物質」,因為和傳統觀念相悖,或者與主旋律不符,最終石沉大海。


管理也一樣,流傳和盛行的往往是名門大家,被棒為金科玉律的也都是符號常識。


今天,劍走偏鋒,談3點非正統的管理法則,看能不能扶你兩步。

01


勞力辯證法則


先說兩件事。


第一件,在500強時,領導更換頻繁,迎來送往,我觀察到一個現象。


那些對待員工嚴苛,作風強硬的領導,當取得好的成績,離開原機構後,大家反而會有一種感激和愛戴,之前的苛責會被一筆勾銷。


第二件,後來我做諮詢,去一家企業調研,發現一個怪現象。


那企業業績非常好,而且業務結構也很健康,按照常規發展,全體員工放假2個月,都能完成全年任務。


可總經理對員工仍然不肯罷手,各種折騰。一會兒全員技能考試,一會兒交叉大拜訪,一會兒產品深度開發......


但是,這些動作並不能直接帶來多少業績,而且還給員工帶來很大負擔。


我問那總經理,既然業績這麼好,為什麼不給員工稍微放鬆一下。

他說,一是保持節奏,節奏一鬆散,再想緊就不容易了;


二是,員工付出越多,越會珍惜成績單的來之不易。


上述兩件事,當時都不明就裡,只到聽到一個概念,才茅塞頓開,這概念叫做「勞力辯證」



「勞力辯證」現象,是德國思想家羅爾夫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講了一個故事。


約翰是美國空軍士兵,他好不容易通過了跳傘測試。在這之後,會有一個隆重的儀式,每個通過的人可以得到一枚降落傘形別針。這可是所有傘兵都夢寐以求的東西。


輪到約翰時,他的上司竟然以一種挑釁姿態站在他面前,將別針放到他胸前後,猛擊一拳,結果別針扎進了約翰的身體。


從此以後,那枚別針和小小的傷疤,一起被約翰當成了榮譽的象徵。


別針被裱進框,掛上牆。而傷疤,約翰則一有機會就向人展示。


羅爾夫說:這是認知不協調的一種表現,人都有把磨難後的成果神聖化的傾向。這些都是無意識的反應。

「勞力辯證」可以解釋很多日常現象,比如:

為什麼黑社會幫派,入會程序如此殘酷?因為,這樣一來,通過者反而更自豪。


為什麼一個女孩,遲遲不願離開人渣男友?因為,痛苦換來浪子回頭,不更有意義嗎?


為什麼總是抱怨公司不好的員工,卻不會離職?因為,他們覺得這些苦難,是一個個籌碼,遲早會換來亮麗的成果。

所以,回到我們的主題,給員工很大壓力的領導,不見得事後就會得差評,甚至還會讓對方心生感激。


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你必做取得好成績,這些壓力必須給員工帶來了福利,否則,當你殘血爬行時,員工們只會圍坐叫好,而沒人求援。


02


有效敬畏法則


在某次培訓中,我們讓學員列舉上級的哪些行為最讓人討厭。原以為責罵什麼的會排在第一位。


誰知道竟然是「反覆的口頭威脅」

所謂「反覆的口頭威脅」是指管理者動不動就拿「讓你下課」,「要清退你」來嚇唬員工,但卻雷聲大,雨點小,威脅總停留在口頭上。


管理學大師約翰·科特就曾說過:對下屬反覆的口頭威脅,不僅會讓員工反感,對上級失去敬畏,而且起不到任何的正向作用。


「敬畏」是領導者必須擁有的一件法器,所謂令行禁止就是由此而來。


那麼怎樣才能建立有效敬畏呢?先講一個我最敬畏的領導。


當時他臨危受命,整個公司業績低谷,人心散漫,本以為他到任會先放三把火,誰知他寂若寒水。


前兩個月除了出台幾個新規定,經常去各部門走走,了解一下情況 ,好像什麼正經事都沒幹。


只是到了第三個月,他猛然出了大招,一次性免去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層幹部,而且都是有規可依。


這時大家才知道,人家那兩個月並非啥都沒幹,而是把很多東西放進了購物車,差不多了,統一結算。


那領導的敬畏之處就在於此,兩年多,從沒見他訓斥過哪名員工,頂多拿犀利的眼神瞅著你;也沒見他口頭威脅過誰,但沒人敢越雷池半步。


這位領導就很好詮釋了「有效敬畏法則」


科幻作家兼心理學家克拉克,在其科幻小說《最後一個地球人》中揭示了「有效敬畏法則」。


外星人想幫助地球人,但是人類不怎麼聽話,於是外星人挑了一個最不聽話的地區,通過高科技,讓陽光再也照不進那個地區。從此以後中的幾百年里,所有人類再也沒有敢冒犯的。


這雖是個虛擬場景,但克拉克想告訴我們一個要義:想要樹立權威,就要用最強的暴力,懲罰破壞規則的人,只用一次,這種震懾就會永遠回蕩在人們的腦中。


這個法則,非常適用於新上任的管理者,挑一兩個負面典型,往死里磕,一摟到底,絕不手軟,利刃一出,保你任內太平。


想起我上中學時,放學途中總被幾個小痞子攔截。我們家屬院里有個大混混,告訴我一個絕招,再遇此事,不顧其他,只抓住一個往死里打,後來試了,果然沒再受他們欺負,想必就是這種法則的作用。


03


沉默的監督者法則


80年代的香港,曾發生過幾起滅門慘案,幾起案件有個共性,受害者家裡的佛像都被蒙住了眼睛。


所以警方一度認為施暴者是佛教徒,歷經周折,終於破案,才發現罪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

於是警方就問他,為啥每次作案都把佛像眼睛蒙上?


那罪犯說自己也不知道為啥,就是不想讓佛看著自己。


此事對香港警方也有了啟發,製作很多警察的肖像,放在一些盜竊頻繁的超市,後來那些場合的犯罪率果然降低。


這個法則就叫「沉默的監督者」


你可能會問,這和管理有什麼有關係?其實關係很大。


記得我還在500強時,某次客戶去公司參觀,看到公司牆上布置滿滿的,有公司領導的照片和寄語,有各個部門的業績展示。


他就問我,你們搞這麼多花里胡哨有用嗎?會不會干擾員工的注意力?


當時,我竟無言以對,現在知道了,這就是「沉默的監督者」法則。



「沉默的監督者」,也被英國某心理學實驗證明。

實驗在辦公室茶水間進行。公司多年來會提供茶水和咖啡,但是會收費,工作人員把建議價格寫出來,貼到牆上。下面放一個「誠實盒」,享用者自願投入硬幣。


後來實驗者在價格表上貼了一個橫條,一開始只是空白,沒有任何解釋。後來的10周,每奇數周貼上眼睛的照片,每偶數周貼上鮮花的照片。


10周後統計結果,出現了有意思的現象。奇數周收到的錢是偶數周的3倍,說明那雙假眼睛起到了作用。


「沉默的監督者」實驗說明:


一種象徵性的監視符號,便可改善人類的行為,而這個過程中完全沒有意識地參與。


所以,你應該也能就此悟到點什麼?


我曾共事的另一位優秀領導,似乎就精通此道。


每年給各部門下達任務後,一定要舉辦一次隆重的簽約協議。簽什麼呢?軍令狀。


內容就是,如若完不成任務,自願就地免職之類的......


每個部門經理簽完後中,還要手棒軍令狀和大領導合影,最後把軍令狀和合影裱進框里,掛到每個經理座位後面的牆上......

你可以想像,每早經理坐在位置上,感受背後的推力,心中暗唱「是你,多麼犀利的目光」,納尼,透心涼,就是介個味......


上述3個法則,勞力辯證、有效敬畏、沉默的監督者,並非信口胡謅,都有心理學理論根據,也是我日常觀察後的發散思考。


所以,學點心理學,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者,對你觀察這個世界,解釋一些現象都有很大幫助。


-THE END-

● 作者:良大師。來源:微信公眾號|良大師(ID:lang-da-shi),這裡都是良大師原創的職場乾貨文章。 來,趕緊上車,讓老司機載你一程。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ba智庫mp 的精彩文章:

TAG:mba智庫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