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會連名帶姓喊孩子嗎?這兩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對他沒好處

你會連名帶姓喊孩子嗎?這兩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對他沒好處

父母會連名帶姓地喊孩子的全名嗎?我想大多數孩子都是有小名的,如果突然喊孩子的全名會發生什麼事情?記得看綜藝,是採訪黃磊一家人,多多那時候還沒有弟弟和妹妹,也就三四歲大的樣子,他在台下玩,爸爸黃磊突然喊了一聲多多的全名,「黃憶慈」,多多驚恐地抬起頭,黃磊趕緊對女兒說,「沒事,沒事,沒犯錯誤」,多多這才又繼續玩,看來黃磊家也是一樣,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喊她的大名。

父母在什麼情況下,喜歡喊孩子的大名?

強調的時候

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喊孩子的小名,後面還帶一個「兒」話音,就是顯得親昵和喜愛,如果跟孩子說一個問題的時候,孩子的表情滿不在乎,父母就會喊出孩子的大名,用來表示這件事很嚴肅,要好好聽。

有警告意味的時候

一般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最愛喊大名,此時也通常是在教訓孩子時,有時候也在外面,不好意思直接訓斥,喊一句大名就有警告的意思,拖長音調、清晰、面無表情地說出孩子的名字,很多孩子都會乖乖聽話,比如霍思燕喊嗯哼,嗯哼不聽,霍思燕就喊出「杜宇麒」,嗯哼就乖乖地跑到媽媽跟前折飛機了,名字中有警告的意味,如果再不聽,就是懲罰了。

要求的時候

當父母對孩子提出要求,或者立規矩的時候,總喜歡喊出孩子的大名,因為大名不常聽到,從父母嘴裡出來,孩子就會印象深刻,並感覺奇怪,從而容易把父母對他的要求牢記。

這兩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喊出孩子的大名,對他沒好處

公眾場合不要喊孩子的大名

很多孩子在公眾場合比較頑皮,父母當著外人的面也不好訓斥孩子,就會喊出大名,並伴隨著嚴肅、生氣的表情,孩子就會乖乖就範,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很多孩子變得情緒十分低落,還出現害怕的表情,害怕回家會遭受懲罰,在外面就會十分不開心,我就見過一個孩子,在媽媽生氣後,不停地跟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我犯了錯誤了,回家會罰站嗎?」

孩子之所以在公眾場合表現不一樣,又可能家庭環境太過壓抑,孩子在按部就班的環境下變得束手束腳,一旦出來,就會解放天性,她感到了開心和滿足,就會跟平時不一樣,父母要理解孩子,而不是覺得她變得不受控和調皮,父母盡量要在出門前跟孩子講好規矩,不要臨時起意警告她,而且公眾場合喊孩子的名字,也不太安全,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被壞人聽到了就麻煩了,之前發生的搶孩子事件,人販子知道孩子的名字,讓周圍人分不清他的身份,也不好採取措施。

要懲罰前,最好不要喊孩子的大名

問過周圍的很多成年人,如果父母連名帶姓地喊你,意味著什麼?他們都無奈地笑了,當然是快挨揍了,有的父母會喊完直接揍,有的會喊大名,然後指著孩子說,「這頓先攢著,以後一起揍」,反正父母生氣的時候,絕對不會還寶貝、心肝地叫自己,連名帶姓地喊出來,更像是解恨,所以孩子就會把喊大名=挨揍聯繫在一起,只要喊了大名,就是意味著犯了錯誤了,父母生氣了,孩子就會提心弔膽,如果這頓揍馬上來了,反而輕鬆了,如果說攢著,就會更害怕,不知道啥時候再惹父母不高興,心裡一直想,吃不下玩不好,學會了察言觀色,還學會了撒謊,這種條件反射會伴隨整個童年,冷不丁一聽到誰喊自己大名,就嚇得先檢討自己。

您在生氣時,會連名帶姓喊孩子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殼寶寶 的精彩文章:

批評完孩子收尾的話很重要,不少父母忽略了,教育效果差很多
這句話總是掛嘴邊,孩子已經具有了「啃老」氣質,是時候制止了

TAG:虎殼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