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秋後防秋燥,養肺都說吃梨好,梨雖好卻有三種人無福消受

立秋後防秋燥,養肺都說吃梨好,梨雖好卻有三種人無福消受

立秋後就是秋季開始了,這時候天氣十分乾燥,容易引起人體皮膚乾燥和咳嗽等不適,醫生建議,秋季養生應該以養陰潤燥為主,天氣太燥容易傷肺,身體會損失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多喝水,每天至少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來保持體內津液充足,肺臟和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梨汁含有80%以上的水分,經常忘了喝水的人,喝梨汁可達到補充水分的目的。

秋季防秋燥養肺都說吃梨好,確實梨在這一點上效果非常明顯。

7~9月間正是梨成熟採收的好時節。 梨味甘、微酸、性寒、無毒。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本草綱目》中記載:梨可「潤肺良心、消痰降火」。梨,可潤肺生津、止咳化痰,對抗秋燥。梨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梨可以補水,養陰潤肺,而且對嗓子特別好,如果,平時有咽炎的或者嗓子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些秋天的梨。

立秋後防秋燥,養肺都說吃梨好,梨雖好卻有三種人無福消受

1.脾胃虛弱的人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而且梨所含的膳食纖維,容易使腸胃較弱的人感到不舒服。梨與其它果蔬相比而言,含有更多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如纖維素、木質素,同時膳食纖維的總量也更高。這些膳食纖維會給腸道帶來一定的刺激,加強蠕動。因此,腸胃不好、容易腹瀉的朋友,如果吃梨後感覺不舒服,可以考慮少吃或者將煮成梨湯之後再吃。

2.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人

梨肉脆汁多、酸甜可口,梨的含糖量在15%以下,每天的食用量可在300-500克,梨的血糖生成指數為36,屬於水果臨界點,這屬於是一種很尷尬的狀況,稍微不注意,過了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就算是要吃也只是適量的吃些,若是血糖控制不太理想的糖尿病人應該少吃些或者不吃,以免使血糖多變,影響病情。

3.胃酸過多的人

梨含果酸多,果酸和胃酸混合後會增加胃的負擔。因此胃酸較多的人,也不可多食梨。吃梨時最好還是細嚼慢咽,才能更好地讓腸胃吸收。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祥光堂 的精彩文章:

炎炎夏日,解鎖三種婦科炎症最「消炎」的方式,出門再也不怕尷尬了
肝臟不好太痛苦?別愁!多吃這幾樣食物,幫你修復受損肝細胞

TAG:祥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