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里·坎里夫:關於古凱爾特人的六個問題

巴里·坎里夫:關於古凱爾特人的六個問題

GIF

巴里·坎里夫(Barry Cunliffe):生於1939年12月10日,是英國考古學家和大學教授。1972至2007年間,他是牛津大學歐洲考古學教授。2007年退休以來一直是牛津大學的名譽教授。坎里夫關於凱爾特人的主要作品有:1987年的The Celtic World ,1997年的The Ancient Celts ,2003年的The Celt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10年的Druid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2010年的Celtic from the West: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from archaeology。

編者按:我既不是考古學家,也不是歷史學家——至少在通常意義上不是——儘管我對這兩方面都很感興趣。在今年早些時候的牛津文學節上,我很榮幸地聽到巴里·坎里夫關於古代凱爾特人的論述,並作為首席記者記錄了這一播客。為此,我想把學到的一些東西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凱爾特人?

?

?

正如托爾金(JRR Tolkien)所說:「凱爾特人是一個神奇的口袋,可以放進去任何東西,也可以取出來幾乎任何東西……與其說是諸神的黃昏[1],倒不如說在神話般的凱爾特黃昏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古)凱爾特人,從廣義上來說對其概念的界定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於凱爾特人來說,他們可能不承認自己是一個民族或國家,而認為自己是一個部落,形成聯盟和/或與其他部落作戰(「Celt」這個詞的現代用法也有類似的歧義)。

然而,他們也有一些共同之處,尤其是語言和藝術。接下來我們會談到語言,但是凱爾特藝術,或者拉登風格的藝術,從保加利亞到愛爾蘭一直都是相似的,並且以曲線螺旋紋為代表,正如你在旺茲沃思(英格蘭東南部城市)盾中看到的那樣。

?

?

此刻你正說著我的語言

?

?

毋庸置疑,凱爾特語最早的記錄是在公元前6世紀的一個銘文中發現的,儘管它在此之前早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凱爾特語很可能曾是大西洋地區(英國、愛爾蘭、西班牙等)的通用語言,促進了社會交往、貿易及思想和文化的傳播。

今天倖存下來的幾種凱爾特語:威爾士語、布列塔尼語、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都是凱爾特語的衍生語系,他們保留了一些共同的特性。

?

?

當時看來這是個好主意……

?

?

我們許多人可能會贊同通常不會做的事情,例如:「跳傘聽起來像是一個很棒的主意」;「當然,我會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凱爾特人也是如此。晚宴時,武士們會吹噓自己的英勇並組織突襲派對。第二天早上,那些決定突襲的人們,無論是清醒的還是不清醒的,會將其付諸實際。如果成功的話,突襲領導者將與追隨者分享戰利品,從而在部落中獲得地位,並尋求下一次突襲。

等一下,由追隨者數量來衡量地位?令人欣慰的是,在2500年里,有些事情並沒有改變……

?

?

可能只有一個

?

?

盛宴是凱爾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吃、喝、玩樂的時刻,而且還是重新定義或重建社會等級制度的重要時刻。那天的獵物被蒸煮切開後,大腿肉將要獻給酋長,這被稱為「英雄的份額」。如果其他戰士或騎士不服,認為自己更像英雄,也渴望變為偉人的話,那麼他們可以提出挑戰,並與酋長一決雌雄。但結果往往不是很好:雙方可能會有一死。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周日的最後一頓約克郡布丁午餐上。

?

?

敵人的敵人……不,還是我的敵人

?

?

早期的愛爾蘭有一個傳說,講述了一個被競爭對手和敵人包圍的酋長的故事。他想出一個狡猾的計劃,邀請他們參加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他秘密地告訴每一個人,他們是他最尊貴的客人。在晚上,競爭對手互相透漏:他們是他最尊貴的客人,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爭端,然後升級為暴力。

這位酋長的競爭對手互相廝殺,酋長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據說「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血液仍在門口流淌。」我想我更喜歡弗雷[2]的晚餐。

?

?

高貴的「野蠻人」

?

羅馬人與凱爾特人之間的關係有趣而複雜,有證據表明:他們之間有貿易往來,但也經常交戰。

當羅馬人稱凱爾特人為野蠻人的同時,他們也對凱爾特人給予了一些尊重。羅馬古書上稱凱爾特人為「高貴的野蠻人」,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加強羅馬人對自身及其帝國的認知。通過把他們的敵人視為勇敢和體面的人(儘管相對而言),那麼他們對凱爾特人的勝利就更值得稱道,任何損失都可以更好地解釋。

在談到凱爾特人中「最有教養的階層」——德魯伊特(Druids)[3]時,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說,學習他們的方式需要花費20年的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凱爾特人的口述傳統,而且他們沒有自己書寫用的字母 ——儘管他們偶爾使用其他語言——但這限制了其知識的廣泛傳播。

?

?

dvdf

dvdf

[1]譯者註: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傳說中諸神與巨人、怪物最終決戰,世界毀滅並且重生的世界末日。

[2]譯者註:司豐饒和平及耕耘之神。

[3]譯者註:Linda L. Hamilton在這篇博客留言處解釋了德魯伊特的口述傳統:德魯伊特被禁止書寫他們的知識;他們被要求口頭傳授,他們的學生必須記住所有這些知識。這被認為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智力鍛煉和技能。

dvdf

本文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古代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塔納格拉的小雕像:一種鄉間城市風的古希臘藝術

TAG:世界古代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