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半球日記 七年之癢

南半球日記 七年之癢

前情提要:

轉眼到了新的環境開始新的工作,雖然工資翻了一番,但是那些在工作中雜亂的瑣事讓我又不得不作出了辭職的決定。換了工作不久,卻聽到母親住院的噩耗,於是我二話不說飛回了國內看望她。慶幸的是母親的病情彷彿因為我的到來而漸漸轉好。

七年之癢

2008年美國的那場金融危機影響了全球, 金融業更是危機四伏,有好幾個在投行工作的朋友都被迫要找新的工作。

小汪離開後,公司為了縮減成本,不打算另外招人,所以大家工作量增加。其實我不怕忙,只要忙得有意義,只要能聽到幾句貼心鼓勵的話,就足夠了。

雖說是金融海嘯,但那段時間是我和丹尼最輕鬆自在,經濟上也最為寬鬆的時候了。沒小孩,各自工資收入都不錯,投資房有租金貼補著,再加上稅務上的優惠,基本沒有壓力。租的房子離市區和公司都很近,生活挺方便的,我和丹尼的日子過得很清閑。

可沒過多久,突然收到房屋中介的一封信,要我們在合同到期後搬走。房東不打算給我續約了。一開始,我以為是要漲價,後來才知道,房東的兒子在美國失業了,一家人回澳洲,急著要住進來。沒有辦法,我們不得不在兩個月內就搬家。

那一年我們終於決定要買個自住房了,以前想過像澳洲本地的年輕人一樣洒脫,隨遇而安,不買自住房,選擇自己喜歡的區租房子就好了,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通勤上。

自從收到了房東的信,我們意識到,不能免俗的,要走一條大多數人都要走的路,該買房了。其實,那一年房價,澳幣都是低迷狀態,如果當時我們可以稍微大膽一些,現在早就財務自由了。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我們不敢再像當年闖G市那樣魯莽了。權衡利弊,最後在公司附近買了一個兩室一廳的單元房。其實有很多缺點,但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兩人供房壓力很小,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小家,何樂而不為。

新家離丹尼的公司非常遠,有時候遇到堵車就更是雪上加霜。我下班早回家就準備晚飯,等他回來。在新家的陽台上裝了TVB的小鍋,有了我最愛的中文電視,每晚上就一起看魯豫有約,女人我最大什麼的。小日子過得很安逸。

但是,就在我們搬到新家半年不到時候,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有天傍晚,我去洗衣房洗衣服,剛把衣服塞進洗衣機,突然一聲巨響,然後就是一個玻璃碎片從我耳邊嗖一聲飛過,我嚇得一聲尖叫,窗戶玻璃碎了,地上全是碎玻璃,還有碎酒瓶子。

丹尼聞聲跑過來,抱住我看了看,馬上反應過來,他走出我們的單元樓,發現是後面那棟樓的幾個年輕人在酗酒鬧事,扔酒瓶。把我們家窗戶和鄰居家窗戶也砸破了。他火冒三丈,拿起一把椅子就準備跟那伙人干一架,我很少看到他那麼生氣那麼衝動。當時最怕的是他受傷有危險,我抱住他哭啊喊啊,希望會有鄰居來幫忙,同時也打了000,那是我第一次打這個號碼。

我已經不敢想像後面會發生什麼,只求丹尼要冷靜,不要去招惹那群醉漢,我一直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可他倔脾氣,就是要去跟人理論肉搏,我一邊哭一邊打電話,曾經以為多神聖的報警熱線,似乎在這關鍵時刻一點也不給力,好不容易接通,然後就是十分官僚的錄口供,問地址問姓名,我來不及跟他們啰嗦了,只好把電話掛掉。

不幸中的萬幸,那群鬧事者裡面還有兩個清醒的小伙,他們把丹尼和另外兩個肇事的醉漢拉開,我也拽著丹尼哀求他回家再報警,就這樣總算是平息下來。

我家樓上的白人老太太下樓過來安慰我們,告訴了我另外一個聯繫警局的電話號碼。我打通電話,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警察知道沒人受傷,說明天中午才會來看現場。我當時的心就哇涼哇涼的,這以後要是生命有危險沒有人會來救我們的。但好在我們沒有受傷,就只好先這樣做罷。

第二天,來了兩個警察,文弱書生的樣子,來我家洗衣房看了看現場,第一個問題居然是你們有沒有裝攝像頭錄像。又問我有沒有拍到照片證明砸玻璃鬧事人的樣子。我當時就被問傻了。港劇警匪片里不都是警察找證據線索破案嗎?我是受害人還要在案發時間記得拍照?這是什麼邏輯?跟他們又廢話了一通,其中一個人說去找那群人了解情況。但看著他們離開時的神情,我就知道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警察走後,鄰居老太太過來告訴我,她打聽到那群人是租的房子,已經跟他們的agent聯繫投訴了。那一刻,我終於體會什麼叫做遠親不如近鄰。也感受到了在一個地方沒有根基是什麼樣的滋味,我們這些第一代移民無親無故在這裡打拚,遇到這些突髮狀況投訴無門沒人支持,真的感覺很無助。難怪老一代的華人移民就喜歡讓孩子學法學醫,大概也是覺得這兩個行業最實用吧。

來澳七年了,在這裡工作學習安家,空氣好環境美生活安逸,大部分人都是善良友好的,但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國家,想起和國內的親人們又離得那麼遠,不由得惆悵了。

經過砸玻璃那事以後,我挺想家的,剛來的時候總想要在澳洲出人頭地,在職場上有所突破有所作為,到頭來也不過就是小幸福,小情緒,小日子,小失落的過著。偶爾也問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像Jason那樣有一個team?可以像他一樣獨擋一面,做一優秀的leader,五年?十年?也許永遠不可能。

丹尼有同樣的感覺,銀行管理層全都是local,第一代華人移民要想在澳洲公司有所突破真的很難。職場的天花板我們真的突破不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丹尼和一個國內的同學聯絡,他在國內的獵頭公司做的不錯,正好有幾家外資銀行要找一些有海外學歷和工作經驗的人。我們了解了一下,真的動心了。那一年,丹尼馬上就要30了,這個年齡對男生來說是事業發展的好時機。而我一直也挺嚮往回國工作一段時間,感受一下也好,趁著還沒有孩子,趁著現在還有勇氣。想了兩個星期,丹尼準備試一試,先把簡歷發過去,第二天就確定要先電話interview。

丹尼的電話面試感覺挺不錯,僱主要求他回國面試,地點在上海。我和丹尼都不是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但是如果當年沒出國,肯定也是離鄉背井在北上廣打拚著的。大上海的工作機會,對我們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是非常猶豫的。雖然國內機會多,事業上也許會發展很快,但很多國內的朋友覺得壓力很大,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競爭太激烈了。還有一些老同學還詢問我們出國的事情,他們想為了孩子移民。

真是城裡的人想進去,城外的人要出來。

這讓我們非常糾結:來澳洲七年了,一步步走下來雖然沒有什麼大成就,但也是踏踏實實的安居樂業了,當我們在這個曾經陌生的城市站穩腳跟的時候,就這樣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我們也於心不忍。

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錯過了一窮二白,還想追夢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價,一轉眼我和丹尼不再是七年前那個nothing to lose的初生牛犢。這麼多年的奮鬥,在澳洲大公司里工作,站穩腳跟,融入主流社會,繼續留在澳洲,也許永遠突破不了職場的天花板,但畢竟work life balance。雖然沒有高收入,但畢竟還是買的起房子,也能供房,小日子可以過得很舒坦,如果回國,意味著從頭開始,而在北上廣深的生活成本也是我們望而興嘆的。

不過,很多事情真的是註定的,就在我們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懷孕了。

初為人母

說起孩子這個問題,我和丹尼很早就達成共識要get everything ready。其實後來我們才明白:永遠不可能完全準備好。

雙方父母沒有給我們壓力,但近年來在電話里有意無意的暗示著什麼。老爸說的比較文藝:「我覺得吧,順其自然,但不要刻意的拖延。「老媽說的很直接:「你表哥表弟最近都當爸了,你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了?「

我很喜歡小朋友。朋友家的小寶寶,我抱著都捨不得放下。曾經宣稱以後要三個孩子。覺得不ready一是經濟上的,二是身體上的。經濟上的ready很難有個標準,總不能等房貸全部還清吧。就算還清還要換房怎麼辦。身體上而言,就是本姑娘特別怕痛特別敏感。只要想想懷孕十個月到生產要做的那些檢查再到生孩子那天經歷的一切,就感覺自己的心都揪起來痛了。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奔30的人了,這個時間也確實是個好時候。

一開始的前六周沒什麼反應,竊喜,第一次產檢,一切正常,為了小小的慶祝一下,去了川菜館點了干煸肥腸,還有其他的重口味的菜,吃完又來了個cheese cake做甜點。下午回家後就吐了。之後的兩個月就沒好受過,感覺這輩子都不想吃肥腸和cheese cake 了。

好不容易前三個月熬過去了,冬天到了,丹尼特貼心的找出熱水袋給我晚上暖腳。半夜裡,我突然驚醒,身上火辣辣的疼,我哭了,打開燈一看熱水袋老化,破了,水很燙把我腿上燙出幾個大紅印子。丹尼非常自責。我也嚇住了哭個不停。第二天早上就去醫生那裡檢查,還好沒有大礙,但醫生再三提醒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要再用這種熱水袋了。

懷孕的日子雖然身體上總有很多不適,但還是很開心的,同事們對我非常照顧,在懷孕期間部門重組,Jason給我升職加薪,委以重任,他還鼓勵我生完孩子後回職場再繼續提升自己。我覺得很幸運,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唯一糾結的事情就是二室一廳太小了,又要換房子了。

有人說,女人像茶包,只有泡在熱水裡才能看出有多麼strong,一直覺得自己嬌氣,矯情,可自從知道要當媽以後,我的成長速度趕上光的速度了,一夜之間就勇敢起來。丹尼工作忙不好請假,有時候周六還需要加班,當然也是為了攢錢換房買尿布,我一個人挺著肚子坐火車再轉公交車去看醫生,買菜,就連看房的任務也是我一人承擔,後來搬家裝修各種雜事我也親力親為。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聖誕節前夕,我們搬了新家,三房的Townhouse,有個小院子也很好打理。媽媽爸爸還有婆婆都過來幫忙,我們都以為人多力量大,三代同堂,其樂融融。事實上,我們迎來了夫妻關係最為緊張的一年,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多年感情就要毀於一旦。

那一年的除夕夜前夕,我們的寶貝女兒嗝嗝出生了。七個小時的生產讓我精疲力盡,孩子頭太大,再生不出來就要去剖腹產了,最後關頭,醫生把寶寶的頭吸了出來,那一刻我如釋重負,隨後就聽到嬰孩的哭聲,醫生說,是個Noisy 的GIRL. 老公驕傲的』剪綵』. 一個熱乎乎的,伴著一股生牛肉的味道的大肉坨被扔到了我的懷裡,那一刻我激動得大哭起來,不停的對MW和OB說謝謝謝謝.

我看著她,很陌生,又很熟悉.她看著我,竟然不哭了,一隻眼睛睜得很大,一隻還是閉著的,好像在裝鬼臉。眼睛腫腫的,眼皮還有點紅,頭髮挺多的,濕濕黏黏的。護士把毯子蓋在我們母女倆身上。我一直盯著她看,怎麼也看不夠,好幸福。真的不敢相信,太神奇了,一個小傢伙就這麼誕生了。以後她將成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將用一生來呵護她,愛她。

下期預告:

從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家裡面為了照顧這個孩子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歧,小孩沒有照顧好,我只能帶回國調養了兩個月。回澳洲回去工作還不到兩個月,才一歲不到的「嗝嗝」在幼兒園裡生了一場大病,我也被折磨得快不行了,卻意外的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作者介紹

南半球的海豚

南半球的海豚,一個在澳洲生活了十六年,踩著高跟鞋奔跑的女漢紙,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的80後二寶媽。如今多重職業,多重身份,立志成為靠譜又有趣的斜桿中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見澳洲 的精彩文章:

TAG:看見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