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參加戰鬥前一定要剃光頭髮,這個說法對嗎?

解放軍參加戰鬥前一定要剃光頭髮,這個說法對嗎?

在很長時間以來,軍迷中一直流傳有一種說法,就是解放軍參加戰鬥前都要剃光頭髮,作用是當頭部受傷時便於包紮救治。他們會拿出一些國產戰爭電影來當證據,你看,《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和通信員楊德才上陣地前把頭髮剃了,《大決戰》里中原野戰軍二號首長帶頭讓理髮員推光頭示範全軍,《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帶領全連剃光頭,這不都是明證嗎?至於電影《年輕的朋友》中的鄭冰(周里京飾)、《閃電行動》中的劉凱華(杜振清飾)、《蛇谷奇兵》中的肖軍(鄭曉寧飾)、《芳華》中的劉峰(黃軒飾),都留著一頭長髮,軍迷又會大加吐槽,還有人斥之為「噁心」,認為這不符合解放軍在戰場上的真實形象。

那麼,上邊這些軍迷的說法對嗎?解放軍參加戰鬥前都要剃光頭髮嗎?

應該說,軍迷的說法是部分事實的反映,但不是全部事實。

一位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回憶道:我們部隊就沒要求都剃光頭。上邊並沒有統一的強制要求,各單位可以自行規定,有剃光頭的,有長發的,也有平頭短寸的,都有。

有軍迷可能會不服,不剃光頭,那頭部受傷了怎麼包紮?這就要反問一句,誰說有頭髮就不能包紮了?到了1980年代兩山輪戰的時候,解放軍參戰部隊留長發已成普遍現象,這時候頭部受傷就不能包紮了嗎?根本是無稽之談。

就拿電影《閃電行動》來說吧,一些軍迷對劉凱華的長髮斥之為「噁心」,可他們想過沒有,劉凱華是幹什麼的?他不是普通軍官,而是偵察參謀,需要經常化裝深入敵境偵察情報。而越軍的軍容形象可謂相當散漫,很多人都是長發齊眉,蓬頭垢面,一副癟三樣子。劉凱華要是剃個光頭,精神抖擻往敵人堆里混,那不是自己找打嗎,還偵察個毛!這根本就是智商問題。

歷史是複雜的,社會現實是複雜的,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經驗主義一刀切。

說到底,我軍參戰前有剃光頭的習慣,主要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頭部負傷時便於包紮,另一方面是軍容齊整的要求。以第一方面而論,實際上主要是受後勤保障能力的制約。歷史上我軍長期後勤保障能力薄弱,戰場救護水平低,缺醫少葯的,傷員死亡率高。這時要求參戰人員剃光頭,是符合當時救護水平的。到了7、80年代,我軍的戰場救治能力已大為提高,要求戰士剃光頭就沒有那麼急迫了。79年戰前還有一定的習慣因素,各部隊會自行作出相關規定,但也沒有一刀切強制要求都剃成光頭。至於找頭部容易受傷的問題,那首先要問問為什麼步兵沒有裝備鋼盔,捨本逐末意義就不大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也是我軍的傳統,對軍風紀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呢,戰地環境複雜,軍容要求必須入鄉隨俗,也不能搞一刀切。以80年代的老山輪戰為例,戰場環境是山高坡陡,草深林密,高溫多雨,濕度極大。兩軍對壘,前沿陣地相距往往只有幾十米,雙方高度緊張,死亡威脅無時不在。就這種情況,再好的軍容,再好的儀錶,上陣地後根本無暇也無精力打理,很快就會蓬頭垢面,污穢不堪。更何況戰地氣候濕熱,疫病流行,陣地上爛腳、爛襠、患濕疹是普遍現象,軍裝根本穿不住,很多指戰員甚至光著身體守陣地,這時候還怎麼要求他們講究軍容?也難怪時任濟南軍區政委後來的遲上將視察老山前線後發出感慨:戰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打仗,作為幹部就要實事求是,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體貼,多從戰士的角度著想,這樣才能避免硬讓戰士做他們不願做的事!

說了這麼多,結論也早就出來了。據史求實,而非人云亦云,這是很多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的青春與戰火:一個解放軍女兵的戰爭回憶
中越戰爭,解放軍在一線的參戰部隊就超過了30萬人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