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皇帝忘了「君無戲言」訓條,隨口一句話,差點再造一個武則天

此皇帝忘了「君無戲言」訓條,隨口一句話,差點再造一個武則天

原標題:此皇帝忘了「君無戲言」訓條,隨口一句話,差點再造一個武則天


01


「君無戲言」這個典故最早出現於周成王時期。


有一次在和叔虞嬉戲時,周成王將一片桐葉削成珪狀,並且煞有介事地說:「我以桐葉冊封你。」


要知道,在古代,世有史官,君舉必書,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要記載下來的,因此,作為史官的佚馬上奏請周成王擇吉日冊立叔虞。周成王聽到此話之後,很不以為然,說:「我們在做遊戲,我只是和叔虞開玩笑呢。」

史佚立即義正詞嚴地說:「天子沒有玩笑話,說出來的話都會被史官記載下來,然後行之於禮,見之於樂,一言九鼎。」


周成王一聽此言,也無話可說,於是就把叔虞封在了唐地。自此之後,周成王一生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


這個故事到了唐朝,又來了一次重演。


就因為皇帝當時的一句隨意之語,皇帝自己被暗害,還差一點毀掉剛剛得到的大唐江山。


02


公元684年,李顯登基,韋妃被立為皇后。同年,李顯被武則天罷黜,降為為廬陵王,韋氏也降為王妃一直跟隨他到了房州。


在房陵被幽禁期間,夫妻倆共同經歷了各種艱難困苦的生活,這時的倆人是「報團取暖」,所以感情十分深厚。


在此時的李顯,就是生活在膽戰心驚中。每當一聽到有京城的使者前來,就就以為是來取他的性命,許多次都驚慌失措地想要自殺,這時,給與他力量和活下去的信心的,只有韋氏:「禍福並非一成不變,最多不過一死,您何必這麼著急呢!」


正是韋氏這種相濡以沫的關懷,李顯才覺得生活還有點意義。為了表達對韋氏的感激之情,曾經發誓說:「如果日後我能重見天日,一定會讓你隨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03

公元705年,鳳閣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暐等五人,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禪讓,李顯復辟,史稱神龍政變,韋氏也再次稱後。


再次為後,再世為人。此時的韋氏那顆久久壓抑在心底的慾望開始涌動起來,她要像武則天那樣干預朝政。


在一次庭院散步時,韋皇后突然問到:「皇上,還記得您當年說過的那句誓言嗎?」李顯聽了微微一怔。


韋後看到李顯的表情,莞爾一笑,說:「『如果上天垂憫,讓我們重見天日,我一定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皇上可還記得這句話?」


李顯顯然沒有思想準備,隨口問道:「說吧,你想要什麼?」


「垂簾聽政。」韋後幾乎一字一頓地說。


兌現諾言的時刻終於到了。皇后的冊封大典過後,百官朝會的大殿上便多出了一道透明的帷幔。帷幔後面赫然多出了一個女人。


許多大臣上書:「《周易》說:『婦女沒有什麼錯失,在家中主持家務,就是吉利。』,《尚書》說:『如果母雞司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了』。希望陛下觀察古今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時刻想著社稷與百姓,敦促皇后 不要到外朝來干預國家政事。」


04


上官婉兒又向韋後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

這時的武三思真是光棍一條,豁出去了。他充分發揮以自己善於投機鑽營特長,很快的便贏得了李顯的信任,又進一步大膽的俘獲了皇后韋氏的歡心——倆人竟在李顯眼皮底下私通。


由於武三思的介入,力量的天平發生了質的改變,本來當政的神龍政變的五位大功臣張柬之等人,此時反倒呈弱勢狀態,幹什麼都受到武三思勢力的掣肘。


要獲得更大的權力必須搬掉絆腳石,於是誣陷五位大臣,說他們「倚仗功勞專擅朝政,將對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相信了他們兩人的讒言。


武三思藉機為君分憂,出了一個餿主意:「不如封敬暉等人為王,同時罷免他們所擔任的職務,這樣的話,表面不失為尊寵功臣,而實際上又能剝奪他們的權力。」


他的計策不久得以實施。侍中、齊公敬暉為平陽王,譙公桓彥范為扶陽王,中書令、漢陽公張柬之為漢陽王,南陽公袁恕己為南陽王,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博陵公崔玄為博陵王,同時免去他們的宰相職務。這樣,這五人「明升暗降」,都當了一個瀟洒的王爺,卻失去了宰相的實權。


排擠掉為首的五大臣,過去那些被張柬之、桓彥范等人貶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權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


05


太子李重俊在受到擠壓後,憤而起兵叛亂, 殺死韋後親信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想要繼續斬殺韋後,卻在玄武門受阻。後來士兵倒戈,李重俊為左右所殺。


韋後為試一試自己的影響力,上表請求中宗接受神龍皇帝尊號,請求將玄武門改名為神武門,將玄武樓改名為制勝樓。又暗中鼓動其黨羽集體上表,請求加封韋後的尊號為順天翊聖皇后。李顯全部同意。


但就是這樣,還不能滿足韋皇后的貪慾,公元710年六月,韋後與女兒李裹兒合謀下毒,李顯中毒去世。

李顯駕崩後,韋後秘不發喪,將諸位宰相召進宮中,又調集各府兵駐紮在長安城中, 以防範京畿外圍的反抗勢力。至此,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後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


但是宰相宗楚客夥同一幫親信以及韋家諸人,卻認為此時皇太后韋氏應該摒棄一切忌諱,沿用武則天的慣例大膽登基稱帝。


06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萬騎左營統帥葛福順拔劍直闖羽林營,將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


把這三人的首級用杆子高高挑起,並高聲下命令道:「韋後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剷除韋家人及其死黨,凡是長得高過馬鞭的人一律斬殺;擁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膽敢首鼠兩端幫助逆黨,判的罪要連及三族。」羽林軍將士全都欣然從命。


李隆基派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雙方約定在凌煙閣前會師後,即大聲鼓噪。葛福順等人分別殺掉守門的兵將,攻入宮中。


韋後惶惑中逃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後斬首,並把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被士兵斬殺。


到此為止,一場以武則天為標杆的「牝雞司晨」宮廷劇終於落下帷幕。

李唐江山又經歷了一次風雨的洗禮。


07


結語: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才是硬道理。李隆基發動政變,理由很充分,就是扼制第二個武則天的出現,從而挽救了大唐王朝江山姓氏不改。


政變成功後,擁立父親李旦做了皇帝。但就是父子,李旦知道,這個江山是誰打下來的,所以坐在帝位上是如坐針氈,也擔心兒子李隆基哪天再發動一次政變,做出弒君的出格舉動,於是,公元712年,主動禪讓給李隆基。


誰打的江山誰坐,大家都默守了這種潛規則。從此,李唐王朝在唐玄宗治理下,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侃春秋 的精彩文章:

在帝王之中,他的箭法無出其右,單發和連發都令人嘆為觀止
皇家規矩也能改?他說遵循傳統禮制是美德

TAG:老衲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