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凈宗十三祖都是誰?

凈宗十三祖都是誰?

釋迦牟尼佛於娑婆世間八相成道,菩提樹下開悟後,哀憫眾生,隨機施教,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度眾生無數。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因個人因緣和根基不同,形成了諸多宗派。其中的凈土宗,更是廣為人知,家喻戶曉,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圓超圓收一切法門,乃三藏十二部之大總持法門,佔據佛教中的核心地位。因其簡單易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從古至今,修習凈土宗不可勝數。凈土祖師們不像其他宗的法系那樣有前後傳承的關係,而是後人根據其修持成就及其弘揚凈宗的貢獻而推舉的。祖師們德耀古今,弘揚凈土,上契佛法理則,下應眾生根機,是大眾修持的典範。今天末學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凈宗十三祖的概況。

一祖:慧遠大師

遠公大師,東晉時代,俗性賈,今山西代縣人,出身書香世家。從小資質聰慧,勤奮好學,精通儒學,黃老之學。二十一歲時同母親弟弟在太行山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悟道真諦,於是舍俗出家,隨道安法師修行。

遠公大師不畏權勢,心量寬大,惟道是從,拒不禮拜帝王,他說:「袈裟非朝宗之服,缽盂非廊廟之器,沙門塵外之人,不應致敬王者。」迫使當時皇帝下詔書確立僧人不禮敬帝王的條例,從此便成為以後歷朝歷代的規定。

後遠公在廬山建東林寺,結蓮社,因其修行理論與方法正確,蓮社123人均有往生凈土的瑞相。

二祖:善導大師

大師生於隋大業九年,安徽泗州人,少年出家,歸心凈土,勤修苦行,大師念佛功夫很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便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所證境界不可思議。大師至誠信念凈土,弘揚凈宗,德業隆盛,四眾弟子受其感化者不勝枚數。大師於唐高宗永隆三年示現圓寂,遺著有《觀經四帖疏》、《般舟贊》等五部九卷。

三祖:承遠大師

唐朝四川綿竹縣人,二十四歲剃度學道,專修凈土,勤苦修道,後在衡山之西建立精舍,起名彌陀台,有人供養食物就吃,無人供養就吃花草野果。穿衣唯求禦寒蔽體而已。很多慕名上山求道的人,看見一個人身形羸弱,灰頭土臉,挑柴擔水,還以為是大師的侍者而輕慢對待,經打聽才知道這正是大師。大師將經教法語,彌陀名號,書寫在大街小巷,鐫刻在山岩溪谷,因此感化者很多,前來受法弟子便有千餘人。大師一生注重念佛實踐,不圖著述,未有任何著作流傳後世。

四祖:法照大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唐朝人,師從承遠大師受凈土法門,唐代宗奉法照大師為國師,大師一生修持念佛法門,精進勤苦,有很多殊勝感應,大師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五會念佛理念當中,認為念佛三昧是真正無上深妙禪。大師傳布五會念佛,廣度眾生,其修行與德業,不愧為一代祖師。

五祖:少康法師

唐朝浙江縉雲縣人。大師相貌莊嚴,碧眼朱唇,自幼不愛玩鬧,經常微笑端坐,長到七歲還不曾開口說話,一日母親帶他去靈山寺拜佛,問他:「你認識這佛像嗎?」大師忽然出言答道:「是釋迦牟尼佛。」母親驚詫萬分,知道兒子善根深厚,於是令兒子出家修道。大師十五歲受戒,在白馬寺見善導大師的《西方化導文》,從此修行凈土。大師於烏龍山建立凈土道場,每逢齋日,前來奉齋的都有三千多人,江浙念佛的興起,是從大師這裡開始。

六祖:永明大師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五代丹陽人,後遷居到浙江餘杭。大師年輕時讀誦《法華經》。錢文穆王時,大師做稅務官員,自己見了魚蝦飛禽後,就買了去放生,自己的工資花完後,又挪用公款買來繼續放生。後來被人告發,判了死罪,押到刑場準備處斬。文穆王派人監視,如果犯人怕死,就殺了他,如果不怕死,就放了他。大師臨刑面無懼色,淡然若定說:「我雖然挪用公款,但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買了這麼物命放生,就算死了,也會去西方極樂,不也是好事一樁嗎?」文穆王聽後就把他放了。大師隨後出家,後專修凈土,弟子數千人,著述豐富,有《宗鏡錄》、《唯心訣》等等。

七祖:省常大師

省常大師(公園959——1020年),宋朝錢塘人,七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大師專修凈業,結社念佛,道德隆盛,自行化他,數十年如一日。但大師沒有著作留世,其生平資料也很少。

八祖:蓮池大師

明朝杭州仁和人,出身名門望族,年輕時以學問和孝行名滿鄉里。二十七歲喪父出家,受具足戒,行腳遍地參訪善知識,大師一生精修凈土,弘揚念佛法門,著述非常豐富,有《阿彌陀經疏鈔》、《往生集》、《竹窗隨筆》等等存世。

九祖:蕅益大師

明末清初江蘇吳縣人。父母也都是學佛之人,自幼讀儒學,發誓要滅佛道兩家,後讀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序》與《竹窗隨筆》,幡然醒悟,再次註解《論語》,讀到「天下歸仁」一句時,大悟孔學心法。二十三歲決意出家,大師一聲身體力行,廣學專弘,一時凈土法門聲勢大振。蕅益大師著作非常豐富,有四十多個種類,凈土的主要著作有《彌陀要解》、《凈土十要》等等。

十祖:截流大師

清初宜興人,其父親修學儒家,和憨山大師是朋友。憨山大師圓寂後三年的一天晚上,其父親夢見憨山大師走進他的卧室,隨後大師出世,於是父親給他起名叫夢憨。

大師二十三歲出家,後興辦蓮社,專修凈土,信從者很多。大師精進念佛,曾經發起一次長達三年之久的佛七。大師著述不多,有《凈土警語》等。

十一祖:省庵大師

清朝江蘇常熟人,出身書香世家。大師自幼吃素食,少年便有出家的志向。大師聰慧俊俏,記憶超人,過目不忘。十五歲剃度出家,省庵大師不喜談玄說妙,注重實際修行,精進修持,先求自度,然後度人。著述有《凈土詩》、《勸發菩提心文》等等。

十二祖:徹悟大師

清朝豐潤人,大師自幼聰慧,博覽群書,經史子集,無所不通。二十二歲,因生一場大病,深感世事無常,病好後,於是出家,受具足戒。徹悟大師早年是因參禪得悟,後歸心凈土,專修念佛,精進勇猛,自化化他。

十三祖:印光大師

清末民初陝西郃陽人。自幼讀儒書,後來因生病多年,茅塞頓開,便往終南山五台蓮華洞寺出家,受道純和尚剃度。印光大師一生德業隆盛,自行化他,度眾生無數,凡有弟子有書信詢問不解之事,大師都親自一一回書,言辭懇切,精粹扼要,言簡意賅,無不對症下藥。後因《印光大師文鈔》而聞名天下,被尊為凈宗十三祖,現在的東林弘化社,就是由印光大師創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雜談 的精彩文章:

《莊子》的智慧——轉個彎看問題
《論語》所揭示的交友之道——有三種朋友絕對不能交!

TAG:論語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