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的『衛生紙』饅頭,到底是真是假,饅頭又是怎麼來的呢
原標題:網傳的『衛生紙』饅頭,到底是真是假,饅頭又是怎麼來的呢
近日,網路上傳出「天水郡瀛池市場制售衛生紙饅頭」一事,原因是有市民在天水市秦州區一果菜批發市場,買到疑似用衛生紙做的饅頭。
從小編獲取的視頻顯示,饅頭在水中浸泡後,最初並沒有鬆散,還可以捏出水來。一女子邊捏饅頭邊說「全是衛生紙」。
該女子購買饅頭的地點是秦州某市場門口。這個市場並沒有固定的饅頭店鋪,但是每天下午4點多,都會有兩三個開三輪摩托車的人在市場門口售賣饅頭。
目前秦州區委宣傳部在官方微博宣傳發布了《關於網傳「秦州區某饅頭銷售點所售賣的饅頭中摻雜有衛生紙」有關情況的通報》。
上述通報稱,現在已經查明,網傳饅頭來源於秦州區玉泉鎮多家莊老君廟的一處加工作坊,該作坊屬無證非法經營,執法人員目前已經責令當事人王某蘭停業整改,並對其制售的饅頭進行了現場取樣,並由專人進行抽檢。
不過據了解,在現場執法檢查過程中,未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添加物。因此,朋友圈裡所說的饅頭添加衛生紙並不屬實。
不過雖然新聞是假的,但是人們買饅頭的時候,還是要在正規攤鋪購買。而饅頭這種北方人常吃的主食,是怎麼來的呢?
傳說蜀漢建興三年(225年)秋天,諸葛亮採取攻心戰,七擒七縱收服了孟獲,班師回朝。可是大軍行到瀘水,忽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軍隊無法渡河。
孟獲說:「這裡是因為幾年來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戰死在這裡,這些客死異鄉的冤魂經常出來作怪,凡是要在這裡渡水的,必須祭供。」
諸葛亮問孟獲用什麼作祭品。孟獲說:「要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祭供才會平安無事,而且來年肯定豐收。」
可是諸葛亮並不想用人頭祭瀘水。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用另一種物品替代人頭的辦法,於是他命令士兵殺牛宰羊,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並做成人頭模樣,入籠屜蒸熟。這種祭品被稱作「饅首」。諸葛亮將這肉與麵粉做的饅首拿到瀘水邊,親自擺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後一個個丟進瀘水。受祭後的瀘水頓時雲開霧散,風平浪靜,大軍順順噹噹地渡了過去。
從此以後,人們經常用饅首作供品進行各種祭祀由於「首」、「頭」同義,後來就把「饅首」稱作「饅頭」。饅頭作為供品祭祀後被食用,因為製作方便,饅頭也就漸漸成為了北方人民的日常主食。


※慈禧的2件「神秘」私人物件:一件沒臉見人,一件讓人氣憤!
※憑藉忍字奪得天下,除了勾踐還有別人
TAG:東哥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