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寄情山水間,功夫在詩外——讀周宏瑋女士詩詞有感

寄情山水間,功夫在詩外——讀周宏瑋女士詩詞有感

作者簡介:張興泰,字霜子,號鴻碩,1941年生,吉林省大安市人,高級政工師。1993年出版詩集《霜子吟》、《張興泰詩歌精粹》,2011年出版《詩鏡文心》(鴻碩詩文集),2014年出版該書續集,2015年出版《鴻碩詩話》,2017年5月出版《情韻悠悠》(十情集)。獲得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優賞獎,個別作品獲得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現任《中國韻律詩歌旗幟卷》執行主編,中華詩人,中國韻律詩歌網高級顧問,中國韻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雅園學會理事,世紀百家國際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近日,讀了詩友周宏瑋女士的四十首詩詞,囑我談點感受。

在這些詩詞筆墨間飄逸著梅、蘭、竹、菊、柔柳、杏林、紅楓、春野、蒲公英、桃花、紅葉、秋月、海棠、夏蟬、霧淞、紫槐、古箏、江汀、流泉、寒煙、田疇、紫陌、曲水流觴、坐看山河、布穀、紙鳶、飛鷹、蜂、蝶、旭日、清泉、桂花、孤雁、燕語鶯聲、詩酒、藕花、柳塘、林間石櫈、河蛙、錦魚、黃鸝、玉樹、瓊花、雪花、蒹葭、松濤萬壑、海浪、干帆張遠、清荷、花雨……的風韻,展示著作者的才情,坦露著超然物外的博大胸襟。

這些詩詞由衷地生髮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出作者的美學取向和執著的詩法追求。

詩風婉約別緻,清新細膩,婀娜多姿。之所以取得較好的藝朮效果,就詩來說,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情真感人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難其真也,有性情而後真。」 情是詩的第一生命。「情於中而形於言」,「情動而詞發」。追求真、善、美是詩人的底線。人心是肉長的,情是相通的。作者至情至愛,如火的激情不僅點燃了作者的詩心,也點燃了讀者的詩心,讓「情」緊緊抓住讀者,形成詩情的涌動,從而,用她的作品感染著讀者,與之同懷,為之共鳴,獲得讚譽和好評。請看:「萸酒同歡驅濁穢,經霜紅葉舞霓裳。」(《重陽放歌》)、「感逝紅顏心未老,詩詞曲賦尋情調。」(《漁家傲.春調》)、「何道鬢髮衰已老,且看沈枝有絳英,情懷筆底凝。」(《破陣子.春襟》)、「枝上繁花殘又有,暑往寒來,絢麗能多久。」(《蝶戀花.雪梅》)——「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一群老年人的共同心聲,引起共嗚。寓情於景,情真感人。人生苦短,年華易逝,奈何!「落筆吟鄉夢,吟詩不記年。」(《逸風》)——飄逸無羈,曠達情懷。「長嘯驚塵夢,低吟扣寂愁。」(《秋思》)——瀟洒、落磊情懷。「不因斗米去低腰,看淡紅塵酒一瓢。」——作人的氣節。洒脫、豪放。「追風逐月鳴孤雁,緒隨翩,悵煞嬋娟。」(《風入松.鵲橋會》)——「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蘇軾《漫齋語錄》)作者借用「鵲橋會」寫兩情相望,澆胸中之塊壘也。

2、寄意遙深

「詩言志」,寫詩總要有意旨,流露出作品要表達什麼意思(有時作品思想大於作者思想)。否則,那是夢中囈語,「昏熱的胡話」(恩格斯《反杜林論》)。這四十首詩詞首首都有立意。詩中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立意新,構思巧。志存高遠,寄意遙深,細微處見大氣。請看:「除去幾枝塵羈縛,拈來一葉入詩翰。」(《紅楓》)——看似寫紅楓,實則寫作者志潔行芳的心跡。「指下飛毫澄古意,卷中詩韻溢方舟」(《詩鷗》)——看似閑筆娓娓道來,實則筆下生花,生髮著作者浩然大氣,滾滾詩情,錚錚傲骨。「遐棲高樹上……對爾訴心弦。」(《夏蟬》)——托物言志,志存高遠。「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杜牧)「綠沈隨人醉,雲高伴鶴眠。」(《逸風》)——高風亮節。《蝶戀花.同學聚會》——表達了作者行吟歌酒,離塵脫俗的操守。《清商怨.鄉夢》——無可奈何的思鄉情。有的看似純寫景,實則從寫景中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表達不同的意旨。如:《訪梅》、《詠菊》、《蒲公英》、《春》、《吟秋》、《夏蟬》、《秋思》、《飛鳶》、《蝶戀花.雪梅》、《桂殿秋.秋野》、《更漏子.浩淼古趣》、《清平樂.賦梅》、《減字木蘭花.蟬》……有的情景交融。作者直接參与進去,調動各種藝術手法,境隨心轉,神與物游,構成意象,形成意境,渲泄不同的情緒、心志。「境非獨謂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如:《遐吟》、《紅楓》、《野趣》、《重陽放歌》、《詩鷗》、《松花江霧淞》、《暮春》、《逸風》、《恬淡》、《穀雨》、《風吟》、《謁南山》、《風入松.鵲橋會》、《蝶戀花.同學聚會》、《阮郎歸.夏夜納涼》、《漁家傲.春調》、《清宮怨.鄉夢》、《破陣子.春襟》、《卜運算元.霧凇》、《唐多令.清秋》、《醉花吟.荷戀》、《八聲甘洲.菊》、《西江月.書香》、《臨江仙.詠春》、《滿庭芳.蝶戲牡丹》、《南歌子.醉黃昏》、《如夢令.賞翠》……

3、意境深邃

境界即意境,是詩歌藝朮形象的理論。「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周宏瑋的詩善於在創意中捕捉傳統的意蘊,創傳統的意境;善於巧妙地表現生活情趣的種種形象,構成獨特的意境。求意境美,求神韻勝是她詩詞最為顯著的特徵。這些詩詞都有意境,我最看好的是《紅楓》、《詩鷗》、《逸風》、《恬淡》、《阮郎歸.夏夜納涼》、《蝶戀花.雪梅》、《桂殿秋.秋野》、《更漏子.浩淼古趣》、《醉花.荷戀》、《減字木蘭花.蟬》、《八聲甘洲.菊》、《南歌子.醉黃昏》……請看:阮郎歸·夏夜納涼微風拂面藕花香,垂絲釣柳塘。林間石凳納清涼,新蟬放老腔。河蛙沸,錦魚藏,青荷浣粉妝。輕搖小扇撲螢忙,流連月色長。——作者採用中國傳統慣用的「移步換形」、「意象疊加」、「通感」、「以動寫靜」的手法,讓微風、藕花、垂絲、柳塘、林間、石櫈、新蟬、河蛙、錦魚、青荷、小扇、流螢、月色這些意象紛至沓來,造成清幽的意境,傳達作者渴慕清凈、返璞自然的心境。

4、格律嚴謹

格律是什麼?格律是指」詩、賦、詞。曲等關於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方面的格式和規則。「(《漢語小詞典》82年版174頁)「格」是格式,」律「是規則,是約束。「格律」顧名思義,是定格的約束。【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現代漢語小詞典》82年版682頁)。 . 「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文心雕龍·聲律篇》)意思是說,不同的聲調配合得當叫做和諧,使收聲相同的音前後呼應叫做押韻。我看了一下,周宏瑋這四十首詩詞沒有一首有落韻、失律情況,文筆錯落有致,對仗工穩,起承轉合得體。黃淮先生說:「律隨情移,體緣律立」,說到底,律是由情決定的。就詩來說,各種詩體是由於不同的律決定的。沒有律,就沒有詩體,就沒有詩,所以,無律不是詩。其次, 語音,語義與感情相得益彰才能充分表達情感,從這一點看,韻律該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不同的韻律、節奏、旋律表達不同的情感。人們依照詞牌子填詞,而不是寫詞,每個詞牌子都有各自不同的聲情,比如《滿江紅》、《念奴嬌》、《賀新郎》這一類詞牌子用來表達激越豪壯的感情,《摸魚兒》一類詞牌子用來表達悲鬱沉咽的情思,《八聲甘州》一類詞牌子用來表達蒼涼悲壯的感觸。等等。就詩論詩,以上是周宏瑋詩詞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細細想來,功夫卻在詩外。

1、寄情山水,放浪性靈

生活是藝朮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對生活才會有真切的感受,才會有詩的靈感。周宏瑋詩友寄情山水,陶冶了自己的性情,開闊了胸襟。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詩人。磨鐵可以成針,磨磚不可以成針。我有這樣一個公式:天份+勤奮+歷煉=詩人。在我的拙作《霜子吟》詩集開篇中有兩句話:「詩——詩人眼中靈光的凝聚。詩——詩人心中迸出的血滴。」就是這個公式的註解。一切好詩都是天籟之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陸遊《文章》)。有學問那是學者,不是詩人。人的天分、靈感是學不來的,所以,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成為詩人。恕我直言:倘若沒有天份,與詩無緣,不如擱筆。誤己誤詩,那又何必?

2、修身養性,看淡人生

請看她的詩詞:「感逝紅顏人未老,詩詞曲賦尋情調。」(《漁家傲.春調》)「漫步清風為伴,泛舟碧水隨行。何道鬢髮衰老,且看沈枝有絳英,情懷筆底凝。」(《破陣子.春襟》)「莫道寒生歡夢短,看今菊,笑田疇。」(《唐多令.清秋》)「微風拂柳,幾縷情懷隨葉抖。步轉流光,一曲清光自疏狂。」(《減字木蘭花.蟬》)「淡紅塵,隱存矜色。唱長風,致意問祺祥。還將那,滿懷絲鏤,裝進詩囊。」(《八聲甘洲.菊》)「閑時垂釣碧溪邊,品人生百味,嘗冷暖干般。興起隨蝶追花雨,拈來當作詩箋。」(《臨江仙.詠春》)。「籠紗卧石枕,搖線戲飛鳶。」(《臨江仙.詠春》)。「夕陽晚照賦詩頻,花甲攜來閑趣寫乾坤。秉筆隨風舉,憑軒待月耕。詩詞書畫意繽紛,漫步辭林瀚海醉黃昏。」(《南歌子.醉黃昏》)……

3、不求聞達,甘守清貧

她在微信中寫道:「世事忙忙如逝水,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事能常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文如其人,有一顆方正的心,才能寫出方正的詩來。誠如我在拙作《霜子吟》後記中所言:「記不清是誰說過,詩人或許就該受苦,苦惱繁衍了他苦澀的詩篇。我想,詩人在這個世界上不能留下別的,只能留下正直、真誠——那是生命的印跡,詩人的本性。持真易多舛,大概也是唯其受苦的原因吧!『詩言志』,則言情,至情必歸真,否則,何以為詩?又何以能感動人?」

4、傳承國萃,英華繽紛

世界上從來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承先就不能啟後,不能繼往就不能開來,所以,無論怎樣向西方學習,都必須植根民族土壤,傳承國粹,弘揚傳統。須知:沒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斷然寫不出好詩。從周宏瑋的詩中讓人欣喜的看到她正在自覺的踐行。請看:「獨釣漁舟醉杏林」(《遐吟》)、「素裝邀挽池中月」(《吟秋》)、「臨風寄傲一詩鷗」(《詩鷗》)、「遐棲高上」(《夏蟬》)、「依樹聽流泉」、「獨自釣寒煙」(《逸風》)、「長嘯驚塵夢」(《秋思》)、「不因斗米去低腰」、「曲水流觴對韶」(《恬淡》)、「臨風唱詠對青岑」、「賢人雅士嘯鸞林」(《風吟》)、「瀟洒扶搖放紙鳶」(《飛鳶》)、「酌今斟古訴雕欄」、「含情脈脈」(《風入松.鵲橋會》)、「輕搖小扇撲螢忙」(《阮郎歸.夏夜納涼》)、「飛鴻寄遠」(《清商怨.鄉夢》)、「干帆張遠篷」(《更漏子.浩淼古趣》)、「暗戀清荷瘦」、「挽起芊芊手」、「淚滴青衫透」(《醉花吟.荷戀》)、「把酒東籬對飲」(《八聲甘洲.菊》)、「清風伴我舞霓裳」(《西江月.書香》)「籠紗卧石枕」(《臨江仙.詠春》)、「林下己成溪」(《滿庭芳.蝶戲牡丹》)、「秉筆隨風舉,憑軒待月耕」(《南歌子.醉黃昏》)、「滿眼綠濃紅醉,試問種花人」(《入夢令.賞翠》)……——從這些句子中都能看到中國古詩詞的影子,看得出作者古詩學功底很深。作者信手拈來,融古於今,自鑄新篇,化腐朽為神奇,英華繽紛,情采搖曳。

5、志存高遠,艱難玉成

言為心聲,請看她的作品: 「凌寒笑展風華,喜將風雪為紗:欣結竹松作友,同賦歲歲瓊葩。」(《清平樂.賦梅》)「恰殘英落盡,飛鴻遠去,孤傲寒霜。炫彩田間流韻,獨佔盡秋光。」(《八聲甘洲.菊》)「畫鳳雕龍弄疏狂,曲賦詩詞同賞。」「清風伴我舞霓裳,瀚海漁舟棹槳。」(《西江月.書香》)「暗戀清荷瘦……一曲情吟,幾道波粼皺。」(《醉花吟.荷戀》)……我與丁前進、周宏瑋夫婦相交數年,有一定的了解,他們依靠不豐的工資維持生計,頗為清貧。幼年生活窮困,老來疾病纏身。前一階段丁先生住院,周宏瑋女士帶著病體往來於北京——山西間,既要看護外孫,又要呵護丈夫,還要參加古詩詞培訓班學習,她用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於他們對藝朮的痴迷和堅韌不抜的努力,硬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周宏瑋獲得了畢業證書,並在詩詞創作上獲獎;中國名家書畫院常務理事、北京弘宇書畫院院長丁前進的書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尤其是歐體楷書頗見功力,贏得了社會普遍讚譽。他的書法定會在中國書法史上大發異彩,佔有一席之地,濃墨重彩一筆,在此,表示熱烈的祝賀!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周宏瑋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對此,丁先生在微信中不無感慨地寫道:「每個書法家的背後都有一個賢惠、知書達理的愛人。很多書法家都是生活的『白痴』,他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您去打理。您是偉大的,因為您身兼數職。您是書法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打理書法家的吃穿住行,您是書法家的得力助手,展覽接洽,作品銷售,日程安排……做書法家的夫人是很累的,做書法家的夫人是幸福的。感謝您對書法的支持!您是書法界最可愛的人!」(《您們是他們背後的堅強後盾》)

由於他們相濡以沫,互相激勵,共同前進,丁前進的書法藝術從詩詞中獲得了營養;在成就丁前進的書法藝術的同時,通過書法藝術也染指了周的藝術情操,因為沒有美學理想的高度就沒有詩歌藝術的高度。這一點在她的一篇賦中得到了印證。請看:

【律賦】墨池賦(以「臨池學書,水變成墨」為韻

「方塘半畝,墨跡一池。觀書聖之遺址,訪古賢之先師。顧臨於溪,風皴之靜水;凝目於樹,燕銜之青枝。慕晉人之雅,依山水之姿。至其荷葉載酒,桃花生香;靈沼浮霞,清風入色。桃李花雨和之音,絲竹管弦助之翊。把盞對句,風因之清;臨池學書,水為之黑。弄笛而飛聲,含毫乃允墨.心存有意無意之形,筆應不即不離之力。微雲而淡河漢,若之煙霞;瘦柳以盪飛梭,如之馳弋。若夫鐵劃銀鉤,盤龍舞鳳;竹毫玉筆,絕古冠今。寫方寸之雅意,卻秋毫之俗心。裊裊如風,翩翩弄影;纖纖若柳,鬱郁飛霖。不趨時而低昂,但惜歲而清吟。動如蟒蛇驚出,飄若鳳鳥飛臨。流觴曲水,承載絲竹之聲,野徑雲煙,縱橫山水之音。觴詠以暢敘幽情,揮毫而濡沾綠沈。爾其觀之書法,縱橫飄忽;品之筆情,溫潤綿細。存仙格道骨之風,有遠水流煙之致。行筆似,鷹搏兔而落碧空;用筆如,錐畫沙而壁痕墜。搖曳取勢,疾下急回;飛鳥出林,游魚得水。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悟明筆之奧妙,方得書之趣味。觀其筆之力,書之耕。實則墨沉,飄則墨輕。意生於指間,惟神是守;韻達於紙上,得道乃成。。毫端所達,飛龍而舞;興之所至,狡兔則驚。無聲之弦歌,怡神在筆墨;黑白之旋律,悅目於縱橫。灑筆以成談笑,飛書以籍弦箏。洎於古人之書,重法之變。寫之心,則心比天空;寫之風,則筆隨風展。或遒媚,或雅庄;或飄翩,或古鍵。悟來自禪機,意出於文典。書為心畫,詩若文冕。情纏綿者書柔媚,行高潔者氣雅雋。俄而輕波含翠,綠葉扶疏。過鵝池而越三曲,載酒杯而游故居。曲水流觴,荷葉且載酒樽;蘭亭修禊,春風乃入田廬。鼠須乘興乃寫竹月,詩侶閑情乃吟芙蕖。翰墨千年曲,文壇萬古書。是以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古之善書者多壽,今之好詩者獨樂。青山入韻,翠竹回軒;綠水流弦,紫毫飛閣。藉筆而以達神。隨心而訪雲鶴。」

總之,周宏瑋女士不僅成就了丁先生的書法藝術,也造就了她的詩詞歌賦。周宏瑋詩友同詩國千千萬萬的詩人一樣。詩心未死,苦戀著詩神。他們聲聲苦吟,躬身前行。他們是詩國的脊樑,詩人的中堅。我相信有他們就有詩歌光輝燦爛的明天,他們留下的那一筆也許就是詩學的經典,詩家的絕唱。

祝願周宏瑋詩友再鑄新篇,輝映詩壇。

二0一六年八月五曰於長春

編輯:詩羊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8式經典瑜伽腰、肚子、腿都能練到,練瑜伽必備體式
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