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臨行時與妻子說:這次我真的走了 結果飛機失事,道別成了訣別

他臨行時與妻子說:這次我真的走了 結果飛機失事,道別成了訣別

鄭振鐸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同時他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文學史家、翻譯家和收藏家。鄭振鐸於1898年出生於浙江永嘉縣,19歲時就讀於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交通大學。1920年開始,鄭振鐸開始發表自己作品,並和沈雁冰等人創辦了文學研究會,擔任《小說月報》的主編,在旅居英、法避難期間,他譯著了《民俗學概論》、《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等專著,還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回國後參加了文化界救亡協會,和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並撰寫了《中國俗文學史》,《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等著作。

在愛情的道路上,鄭振鐸的初戀並不順利,他在北京讀書時,經常參加同學們組織的抗日聯合會,在會上,鄭振鐸認識了出身豪門,漂亮活潑的富家小姐黃世瑛。黃世瑛不但人長的美,而且才華也很高,這讓鄭振鐸對她一見鍾情,每次聚會,只要看不到黃世瑛,他總感覺內心缺些什麼,空蕩蕩的。然而由於女方父母的反對,黃世瑛一直猶豫不決,始終沒有答應過鄭振鐸,他們之間激起的愛情水花很快無疾而終,歸於平寂,這讓鄭振鐸很長時間內都難以釋懷。

1921年,經沈雁冰的介紹,鄭振鐸進入上海商務印刷館工作,這時,他又認識了總編輯高夢旦先生的小女兒高君箴。兩人一見如故,又有共同的文學愛好,在一起常常有聊不完的話題,慢慢的相互之間暗生情愫。但鄭振鐸因為初戀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對受過傷害,為了謹慎起見,他不敢貿然向對方的父母提及此事。於是他就托同事鄭心南去探一探高夢旦的看法。結果高夢旦對他們結合在一塊,非常的願意,並對鄭振鐸的人品和才華讚不絕口。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後,鄭振鐸和高君箴的愛情結出了果實,他們在上海的一家飯店隆重的舉行了婚禮。

婚後不久,便爆發了「4.12反革命政變」,由於鄭振鐸公開發表文章對此事進行反對和抨擊,成為浙江軍閥的眼中釘,名字被列在死亡名單上。在危險重重下,鄭振鐸不得不離別妻兒,遠赴歐洲避難。一個人漂泊在外時,鄭振鐸一邊翻譯外國的著作,一邊用包含深情的筆,記錄著自己對妻子刻骨的思念。全國解放後,鄭振鐸回到國內,擔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1958年10月17日,鄭振鐸根據工作需要,要率一個文化團出國訪問,這天的早上,他起的特別早,在整理完隨身需要攜帶的衣物後,他匆忙給上海的好友寫信,信中說「我要動身去阿富汗訪問,先到莫斯科,再轉塔什干,然後換機直飛喀布爾。。。。。。」。寫完信,他看了下時間,就匆忙的吃下早餐,然後跟家人說他要走了,便由兒子陪著趕往機場。

結果到達機場後,因為天氣不好,航班被取消了,他又回到了自己家中。下午,他接到飛機可以起飛的通知,便再一次跟母親和妻子道別:「我走了,這次是真的走了。」不料,他含笑而別的話,竟然一語成讖。在客機起飛不久,便在飛往莫斯科的中途發生故空難,鄭振鐸不幸殉職,他和妻子的簡單道別卻成了永久的訣別。鄭振鐸的遇難讓妻子高君箴萬分悲痛,其後高君箴遵照鄭振鐸的遺願,將他一生收藏的10萬多冊書籍和珍貴的字畫、文物和手稿等全部捐獻給了國家,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非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不誅殺功臣是因為仁慈嗎?他臨終前的一句話卻充滿了殺機
此人是開國功臣,77歲被滅族,死前捧免死鐵券大哭:免死啊免死!

TAG:韓非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