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名為「卅二萬種」的巨型翡翠的跨世紀傳奇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
四大國寶翡翠的原石是一塊名叫「卅二萬種」的巨型石頭。在19世紀末也就是晚清時期被雲南商人從緬甸購進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亂世時期,這塊原石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在雲南突然失蹤,又莫名出現在上海的一家外國銀行的地下金庫,險些被外國人運到國外變為洋人的珍寶(誰說外國人不喜歡翡翠的?)。
在這家外國銀行進行查抄的時候這塊原石的時候已經被切成了4塊料子。周總理派人把原石從上海秘密運送到北京、收藏、日夜守護,一守就是二十多年。
後來由王樹森所在的北京玉器廠負責這四塊巨翠的加工,而在設計的時候才發現其中還有一塊最精華的部分已經不知道被誰取走了。雖然這幾塊料子已經設計成國寶翡翠了,但這些問題至今仍是個謎。
其中一號料約四百多公斤,它的領軍人物是陳長海大師。
一號大料在全身通透的翠綠中,還藏有一小塊紅色的翡,所以在把一號料雕刻成中國的五嶽之首——泰山,同時要設法將那塊難得的紅翡保留下來,成為初升的紅日。
命名「岱嶽奇觀」
高88厘米,寬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這件作品以珍貴的翠綠充分表現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盤、玉皇頂、雲步橋等奇景, 顯示了泰山的雄偉氣勢和深邃意境。但是在這一座泰山還未完工的時候,王樹森以及陳長海大師,因積勞成疾,兩人都去世了。
二號料重約三百公斤,雕刻成一個花薰大件。
取名為「含香聚瑞」
高71厘米、寬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兩個半圓合成的圓球體,集圓雕、深淺浮雕、鏤空雕於一體。綜合體現了中國當代琢玉技藝無可比擬的高、精、尖水平。
取名為「群芳攬勝」
籃高64厘米,其中滿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個翡翠花籃。這隻籃上的兩條各40厘米長,各含32個環的活鏈,是兩個玉雕高手用八個月時間,生生在玉石上雕摳出來。
四號料,被一分為四,分別雕刻成四扇翡翠插屏。
雕成後將四扇插屏合併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圖案,取名為「四海騰歡」。
高74厘米,寬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個畫面以我國傳統題材「龍」為主題,9條翠綠色巨龍,在白茫茫的雲海里恣意翻滾,氣勢磅礴,是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個翡翠插屏。


TAG:華龍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