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10億預算,7億票房預測,《巨齒鯊》難道要虧?

10億預算,7億票房預測,《巨齒鯊》難道要虧?

《巨齒鯊》在北京水立方舉行首映式。

雖然地點跟影片很契合,但聽起來像是主辦方要現場養鯊魚。

同時心裡還有點嘀咕:

一部鯊魚電影,看起來就是B級片,搞這麼大陣仗,會不會有點浪費?

(如果沒有中美合資的旗艦影業製作,多半就是批片命吧)

但看片時發現,《巨齒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粗製濫造。

起碼從工業上的完成度來看,豆瓣6.3、IMDb6.5的「及格分」都算中肯。

所以需要擔心的,不是影片質量,而是票房——

預算1.5億美元,約合10.3億人民幣,目前貓眼預測票房,僅為7.31億。

看起來要賠哭的節奏。

當年,美國獨立製片人里的祖師爺級偶像,羅傑·科曼曾經曰過:

「從《大白鯊》起,好萊塢就在用B級片的概念,賺A級片的錢。」

而《巨齒鯊》像是用A級製作的規模,拍了部當B級片賣的片子。

規律反著來,鯊魚還不得翻成鹹魚?

1974年,27歲的斯皮爾伯格漂在海面上,快瘋了。

為了《大白鯊》的真實感,他放著環球影城的水池模型船不用。

道具、演員,乃至劇本都沒完備,就拉起隊伍出了海。

缺乏經驗,導致他沒把風浪潮汐的不可控,計算在變數內。

本以為55天就能拍完的小製作,最後足足超支兩倍,超時104天。

之後的半年,「完蛋」這件事像群趕不走的蒼蠅,繞著腦袋飛,走哪跟哪。

直到1975年6月20日公映,萬人空巷,這趟心臟蹦極,才算完成一半。

800萬美元預算,搏回全球票房4706.5萬美元。

算上通貨膨脹率,本土票房排名歷史第七。

(斯皮爾伯格是兩部作品進前十的唯一導演)

今天沒人比他更A級的老斯,當年靠一部B級片不僅打出天下,也拉開了好萊塢「暑期檔」序幕。

據說美國海岸旅遊業,眼看著遊客嚇得不敢來海灘,反倒進了電影院,花式哭暈。

上文說出名言的羅傑·科曼,聞風而動,於1978年推出B級片《食人魚》,60萬賺600萬。

投資回報率,比老斯高多了。

同年,環球換人執導的《大白鯊2》預算飆升到2000萬,全球票房達1.89億。

從此,鯊魚從「海洋殺手」,變成了好萊塢的經濟作物。

作為怪獸片和災難片的交集,「鯊魚電影」鑽了類型片的一個空子。

鯊魚個體不十分巨大,卻是孤立無援的海面上,最危險的掠食者。

它善於偽裝,難以捉摸,一口咬出血泉,把征服萬物的人類肢體當作盤中餐。

封閉孤絕環境下,無法察覺的滅頂之災,讓「鯊魚電影」成了災難片、怪獸片里的「小成本恐怖片」。

預算上比元類型節省很多,故事也相對簡單。

後果是,「鯊魚電影」在一段時間內,比魚翅都賺錢。

幾年後,像多數一本萬利的生意一樣,「鯊魚電影」還是做不下去了。

1987年,《大白鯊》系列的「正統續集」《大白鯊大報復》,在北美本土血虧。

其實1983年的《大白鯊3》,已經要靠噱頭吸引觀眾了:

一是當年遠沒有今天成熟的3D格式,二是從邁克爾·克萊頓小說《西部世界》《侏羅紀公園》學習的「主題公園世界觀」。

現在看來,雖然片頭特別3D,但五毛越南盾的特效,和俗套的故事,也夠難看。

同樣的「人鯊搏鬥」故事,演繹多次,觀眾也就膩了。

何況,「鯊魚電影」長期在情境(多在海上)、演繹手法(一驚一乍)上的重複與局限,也難以突破。

因成本低廉、手法上局限於感官刺激、設定難以出新,導致大量粗製濫造作品產生——

與小成本恐怖片遭遇的困境,一模一樣。

為此,片商進入了一切「快錢類型」必經的彌留階段:胡編亂造。

之後《鯊捲風》漫天落鯊魚,《章鯊》讓鯊魚變觸手系,《奪命X頭鯊》讓一條鯊魚長兩個三個五個腦袋的胡鬧設定,也只能當笑話看了:

你長啷個多魚頭有啥子用,老子又么得啷個多剁椒!

這些寶貝,最後都投放了錄像帶、DVD市場,陪伴吃不到剁椒魚頭的美國人民,大嚼TV-Dinner和薯片爆米花。

從此好萊塢片商聞鯊色變好多年:

海里的鯊魚,能讓你人死了,錢沒花了。

銀幕上的鯊魚,讓你虧得血本無歸,人還活著。

近幾年,又有了敢在好萊塢正規製作里「摸鯊魚」的人。

2016年,布蕾克·萊弗利主演的《鯊灘》公映,仍是1700萬的中小成本製作。

但憑藉新奇的獨角戲設定,以及早期鯊魚電影「鯊口求生」的「簡單粗暴」,影片最終贏得全球票房6885萬。

影片引進內地後,票房約為1億人民幣,成績尚可。

畢竟有美劇《緋聞女孩》演員加持,又是驚悚題材,票房不足為慮。

去年年底,《鯊海》引進國內公映。

此片在北美的身份,也只是「DVD電影」,2016年出碟,2017年才在北美和國內公映。

「入關」的頭銜,自然還是批片。

但影片本身,跟鯊魚其實沒太大關係:

影片原名「47 Meters Down」,引進前,非官方中文譯名多為「深海逃生」。

在這部「兩姐妹籠內潛水歷險記」里,鯊魚表示只是客了個串。

真正的反派,是海平面下47米的水壓,和變幻莫測的深淵。

但既然引進譯名敢拿鯊魚說事,看來國內片商對鯊魚的票房號召力,依然保持信心。

通過這麼多例子能看出,基本上拍「鯊魚電影」,就是個以小搏大的事兒:

題材本身,不需要太大成本;類型口碑的走低,也導致觀眾群受限。

這都決定了此類影片成本不宜過高。

《巨齒鯊》一下砸上十億,雖然保證質量不至於太糟,但殺雞用牛刀,確實讓人擔心。

今天話題:有沒有看過比《巨齒鯊》更恐怖的怪獸片???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會繼續完成欠債追討工作,中國電影要靠品牌化成就創造者
同是王菲親生女兒,為什麼竇靖童和李嫣差這麼多?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