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嶺六道,子午為王,中國古代的國道、省道和縣道

秦嶺六道,子午為王,中國古代的國道、省道和縣道

原標題:秦嶺六道,子午為王,中國古代的國道、省道和縣道


秦直道


秦直道又稱「皇上路」「聖人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面對內憂外患,為了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秦始皇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地修築道路,開闢了以關中為中心的全國性的交通網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古代高速公路的馳道和直道。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涼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了十四個縣,共計八百餘公里。秦直道,不僅是一條軍事通道,也是發展南北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漢初,匈奴貴族曾經多次窺伺中原,但都不能大規模地舉兵進攻,就是直道在起著威懾的作用。


從公元前222年開始,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築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並實行「車同軌」,均寬五十步。著名的馳道包括: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秦棧道、西方道及秦直道。其中秦直道被公認為中國古代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

子午道


子午道也稱子午棧道,又叫子午谷,為秦蜀棧道最重要中的一條。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蹟。子午道開闢於秦末漢初,自王莽疏通並將其闢為驛路後,才出現子午道這一名稱。


儘管子午谷以難行著稱,但在歷史上,這條路在唐代時居然被平整過,成為了一條令人震驚的「高速公路」。子午道全長千里以上,其中穿行於山間的穀道佔80%以上,是漢、唐兩個朝代,自京城長安通往漢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因穿越子午谷,且從長安南行開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東漢及唐時期,均曾一度成為國家驛道。東漢時期,因褒斜道與故道斷絕,子午道遂替代上述兩道闢為國家驛道;至唐初,始修整子午道為驛道,尤其天寶年間,因「一騎絕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之故,又被稱為「荔枝道」。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所以,有史學家才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為王」的感嘆。

西京古道

西京古道也叫西京路、宜樂古道,中心位於今廣東省乳源,因在古代被稱為京城通往嶺南地區的「高速公路」而得名。西京古道是嶺南通往中原地區的交通幹線之一,全程約五百餘里,是連接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紐帶。


「西京」,東漢、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今陝西省的西安市。五代晉至北宋的西京,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陽市。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的道路。


西京古道是漢武帝時期嶺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經之道,也是古代嶺南向朝廷進貢龍眼、荔枝及生鮮等貢品主幹道。

官馬大路


清朝把驛路分為三等,一是「官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輻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鎮的支線。

清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了京畿重地。通往全國各省城的驛道,稱為官馬大路或官道。官馬大路,是國家級官道,在京城東華門外設皇華驛,作為全國交通的總樞紐,管理北路、西路、南路、東路等官馬大路幹線系統。清政府正是通過這些道路,實現了對全國各地的管理,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為了生存和發展,也通過這個龐大的交通網路,實現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崇禎皇帝在臨死前為什麼只殺死了女兒,卻沒殺兒子?要怪李自成
三國第一猛將是趙子龍而非呂布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