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背上刻的不是「精忠報國」,只是被人誤傳800年,這四個字了解一下!
最新
08-12
說到南宋時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絕對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岳飛的形象,事迹早已深入人心。我們都聽過岳飛的很多故事,我記得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岳母給岳父紋上」精忠報國「的那段。但就是這段中的」精忠報國「卻引發了爭論,原來有人能說」精忠報國「並非刻在岳飛背上的四個字,而應刻得是」盡忠報國「。
」精忠報國「與」盡忠報國「,這兩個詞長得很像,而且意思也是一樣的,就連讀音都很像。但仔細的朋友去過岳飛墓就知道,前上都有四個字叫做」盡忠報國「,而且在史料中就有所介紹,《岳飛傳》:「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很顯然岳飛背上刻得就是」盡忠報國「。
那麼為什麼」盡忠報國「會被眾人誤傳為」精忠報國「呢?主要原因呢,就是因為岳飛立下功勞,宋高宗異常高興,就賜了岳飛一面錦旗,上面就是四個大字:精忠岳飛。因此有人也會直接叫其精忠,久而久之,百姓認為岳飛背上應該也是精忠,也就把」精忠報國「給誤傳了下來。
當事實就是岳母給岳飛刻上的就是」盡忠報國「,不說岳飛背上刻得到底是什麼,就連誰給他刻得都有所爭論。我們民間廣為流傳的就是岳母,但總有人說是一個叫張憲的人給刻上去的。歷史就是岳母作為一個女子,怎麼可能懂得刻字。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退一步說,不管這字誰刻得,也不管這刻得是什麼,不可否認的都是讚頌岳飛的愛國精神。
雖說民間都誤讀了800年,但像岳飛這樣的人,用盡或精都無所謂吧,中華文字博大精深,這種諧音但意思相同的文字不計其數,也不必過於在意!


※村民打井時噴出黑水,傳言是公主墓,考古證實,竟是9座司馬懿後代的皇陵!
※盜墓賊光顧耶律羽之墓,國寶一件都不拿,卻只拿一樣東西!
TAG:仔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