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為何每次打仗都做四輪車?並不是腿有毛病,而是用心良苦啊

諸葛亮為何每次打仗都做四輪車?並不是腿有毛病,而是用心良苦啊

諸葛亮每次打仗都要坐輪椅,並不是腿腳不好,三國演義存在致命失誤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唐代著名大詩人王翰的一首《涼州詞》,詩中主要是描述了一種反戰的哀怨情緒,深刻的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參戰者極少生還的悲慘事實。然而,卻以曠達豪邁之筆展現出了一種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讓無數人對軍旅生活產生一種嚮往和敬畏之心。

尤其是在有著五千多年文化底蘊的中國,這種以「馬革裹屍、血染疆場」報效國家的戰場英雄更是不勝枚舉。不過,在激烈廝殺的戰場上,除了那些掌兵百萬風光無限的軍事統帥之外,還有一類群體同樣值得人們敬重。

那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軍師顧名思義就是參謀軍事,類似於一種幕僚,其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據史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於是(田)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其後魏伐趙,趙急,求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意思就是齊威原本打算拜孫臏為大將,出兵攻魏救趙,孫臏卻以受過「臏刑」為由辭謝了大將軍一職,齊威王無奈只好拜孫臏為軍師,隨同大將軍田忌共同領軍,並負責出謀劃策。

到了三國的時候,「軍師」在軍中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郭嘉、龐統以及荀攸等等。這些人都是「軍師」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軍師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諸葛亮,作為軍師,諸葛亮的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謎。

例如,最明顯的一個就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每逢作戰都會坐著一個類似「輪椅」的東西,這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孫臏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有沒有受到臏刑,為何也要像孫臏那樣坐著「輪椅」上戰場呢?這其中是另有玄機?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今天,小編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諸葛亮徐州琅琊人,出生於一個典型的世家大族,從小就收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諸葛亮本身天資聰慧,到處拜訪名師,不久之後就變成了一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大賢大才,而劉備「三顧茅廬」又讓諸葛亮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自從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後,劉備就從一個屢戰屢敗的喪家之犬搖身一變逐漸成為了一個割據一方的大國諸侯,那麼問題來,諸葛亮在戰場上為何不能像一個正常人那樣騎馬,反而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坐著「輪椅」呢?

有人說,諸葛亮是春秋時期大軍師孫臏脫胎轉世,到了諸葛亮這個時候,腿傷依舊還沒有好完全,所以每逢上戰場的時候,依舊保留了孫臏的習慣。不過,也有人說諸葛亮和孫臏都是姜太公轉世,到了孫臏的時候受到了臏刑,因此諸葛亮也受到了株連。

同樣有人說,是因為諸葛亮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曾經從戰馬上跌落上來,腿受到了重傷 ,才會出現諸葛亮做「輪椅」上戰場的現象。其實,我們之所以會認為諸葛亮坐輪椅上戰場,都是因為影視劇《三國演義》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影視劇中的「輪椅」並不是原著中諸葛亮的「四輪車」。

諸葛亮所乘坐的極有可能就是古代那種馬拉的四輪戰車,選擇這種方式就是諸葛亮為了顯示出一種與士卒同在,鼓舞士氣的作用,同時又方便諸葛亮指揮三軍作戰。在其他的歷史史料中,這種四輪車又被稱之為「素車」,所以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狂,敢坐著「輪椅」上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明知死後魏延必反,為何不在生前殺掉魏延?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女子臨刑前連發3個誓言, 數萬百姓聽後號啕大哭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