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次輪到家樂福了?

這次輪到家樂福了?

角活

可以說家樂福是我這幾年出入最頻繁的一家超市,可最近卻在瘋傳這麼一個消息:家樂福要退出中國市場了?

很多人不解,家樂福作為歐洲的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連鎖集團,是零售行業的領先者,這麼多年來打下的天下,怎麼會這麼輕易踏出中國市場?

眾所周知,成立於1959年的家樂福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

自1969年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後,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開了11000家的店,服務超20億人。最巔峰時擁有超過50萬名員工。

2004年,家樂福被評為全球500強第22位。

1995年,家樂福引入中國,毫無意外,在短短几年間就開了上百家店,每到一地都火爆到不行。

到了2009年,沃爾瑪超越了家樂福。此後,家樂福的業績和利潤都在節節敗退,大約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在下滑。知道現在,無人貨架引起一時潮流,線上電商的崛起,線下物流的迅速發展,實體超市的傳統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所以,知道如今,家樂福倒退的現狀依然沒有任何的好轉的跡象。

8月伊始,一則「家樂福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網上傳開,甚至霸佔了幾天的微博熱搜榜。尤其是一篇名為《再見,家樂福!》的文章被廣為傳播。

這篇文章在開頭就提及:

「近日,家樂福正式宣布:法國總部裁員2000人,並且和騰訊、永輝簽訂了中國潛在投資意向條款,此後,家樂福將會把重心轉向電子商務。這份聲明雖然委婉,但其實已經說明,家樂福最終賣身騰訊,退出中國市場。」

面對這一傳聞,家樂福相關負責人8月4日中午回應,並未接到相關通知,大成都地區,除資陽外的17家門店均正常營業,未受到任何影響。家樂福近期也沒有與騰訊、永輝進一步合作的消息。

家樂福的業績為什麼會江河日下?為何又有這樣的傳言?

電商和中小型門店崛起,與「新零售」大趨勢的衝擊,是很重要的原因。

大家的消費習慣在一點點在改變,逐漸從「每周定期到大賣場一站式囤貨」變為「不著急的網上下單,著急的就近到便利店或小超市買」。從Kantar的報告來看,過去4年大賣場的市場份額持續下跌,電商及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長,小超市的市場份額也穩中有升。

面對市場環境帶來的變化,各大零售商積極調整自己的戰略。

作為全球最大實體零售商,沃爾瑪繼續保持在供應鏈和自有品牌及進口商品上的實力和積累,專註成本控制、強化價格優勢。同時保持開新店的頻率,向二三四線城市下滲。早在2009年就積極擁抱電商,投資入股京東,發展全渠道策略。

在南方布局較多的華潤萬家則是抓住了高端化趨勢,早在2004年就相繼開出了Ole,BLT等高端輕奢類超市;值得注意的是,華潤萬家近年新開的300家門店中,大賣場只有25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區超市樂購Express及便利店VANGO上。

騰訊入股的永輝超市繼續強化「生鮮」這一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客流;並開出高端化門店永輝Bravo。另一方面,更是積極測試「超級物種」這一未來超市+餐飲的新概念。

新零售戰爭一不觸即發,這就是新零售的進取。

相比於其他商超的敏捷反應,家樂福顯得較為滯慢與笨拙,少見大的布局與調整。在大賣場生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家樂福依然看不到明確的提振生意的策略。

直到2015年,家樂福才開始集權改革,包括上收採購權、開建配送中心、上線電商業務,但為時已晚。2016年,家樂福在小業態方面試點了新項目Easy便利店,其速度十分緩慢。所以,家樂福還是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飛的更高。

大潤發被阿里收購時,一票的從業者們都感慨,發出「被時代拋棄」的悲鳴,但或許,我們不是被時代拋棄,而是被自己拋棄了呢。就像馬雲說的,很多時候不是實體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不行了。不是電商不行了,而是你的電商不行了。傳統零售在溫暖的被窩了太久了,早已忘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們不是被時代拋棄的,他們是被自己的傲慢打敗了。

《增廣賢文》里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古老中國的智慧仍適用於群雄逐鹿的創業市場。

「變」是這個商業環境中不變的主題,傳統正在被不斷顛覆,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每一代人、每一個企業真的都需要一場自我革命。

可不要忘了掃一掃哦~

▼▼▼

■ Over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角活 的精彩文章:

TAG:角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