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銀元這麼泛濫成災,怎麼鑒定區分呢?

假銀元這麼泛濫成災,怎麼鑒定區分呢?

銀元現在高仿的太多,可謂談銀色變,我感覺新人玩銀元一定要找幾枚大開門的銀元作為借鑒,最好生坑熟坑都有幾枚,仔細看看他們的邊齒,包漿,壓力,潤澤度,等等經常把玩,這就象要玩古錢幣,一定先玩一些清錢雖然普通,但非常開門。也就是培養幣感形成一眼感的感覺。

有位老兄很有意思,他把大頭打個眼天天掛在勃上,隨時看隨時把玩,這也是快速培養幣感的一種方法,這樣的好處是看多了真的,只要你一看到假的就感覺不舒服,雖然說不出什麼來,但感覺彆扭。玩銀元一定要養成一眼感,只要第一眼感覺不舒服就要堅決的放棄,如果你看第二眼第三眼接著看,你會感覺越來越好,容易吃藥上當,這我有深刻體會。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開始製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以圓為單位,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成,輔幣有銀、鎳、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於宣統二年試製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製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

「反龍」龍爪太過「張牙舞爪」,使得威猛有餘、儀態不足,作為錢幣上面的標誌符號,這或許是官方無法接受的;其二,「反龍」顧名思義,反則不正,不正則不順,中國傳統龍身都是順時針舒展,歷朝天子龍袍上的龍,都是云云,「反龍」由於這條理由被否認的可能性更大。

只管從版別上來看,大清宣三系列可以分為五大種別及衍生出來諸多差異的版別,但究其字體、內齒、龍面細細研究來看,相互之間淵源很深,都有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及傳承性,好比長須龍通俗面,就是接納的與尺度宣三一樣的字面,而大尾龍接納的也是與尺度宣三近乎一樣的龍面等等。

清政府的幣制改革條例頒布以後,在當年就試製了外形規格統一的「大清銀幣」,面值共有四種,分別為一元、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面額的,不過在宣統二年,只有五角幣流通於市。之後再到了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大清政府命令戶部天津造幣總廠開始正式製造「大清銀幣」。從此以後這些生產出來的銀幣就被人們稱為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許多當時生產的銀幣也流傳至今。

第一、看銀元首先要看包漿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包漿,包漿就是歲月的流通痕迹,薄薄的一層,不容易去掉。真品的銀元包漿一般很均勻,不容易去掉。如果有的銀元用手使勁擦就能擦去,肯定是假的。包漿一般不容易去除,真品銀元包漿非常均勻也很平均,反之有些假銀元或高仿銀元的包漿,只在局部或者在一些字口或者花紋的凸處,分布很不均勻,這邊包漿很厚而那邊或許還有賊光。另外老銀元的光透出一種潤度,雖然有包漿覆蓋但還是有耀眼的亮度,如果你看到一種灰黑的煙怠色,不論是多麼透亮,基本都是假的,這個一下否定。雖然有些人說鑒定銀元光看包漿不行了,現在的高仿包漿是做的如何好之類,但我仍然認為看包漿是鑒別新老銀元的一種重要方法。

第二、從整體上看,我自己分為兩小部分。

1、是從神韻上看

首先說從神韻上看,也就是字口要有神,端正大方。現在很多高仿字口看上去不好,老銀元字一般比較有神,下筆如流水不會出現字彆扭的現象。而高仿這個地方到位了而那個地方卻不到位,也就是說經不起推敲總有漏洞。如看龍洋我主要看龍鱗,是否凹凸分明,看龍眼睛是否炯炯有神,特別要注意,龍牙,龍鬚,龍鱗,一定要看細節。現在有本書叫細節決定成與敗,同樣看銀元也一定要看細節。因為高仿大的方面一定做得很到位,但往往忽略了細節,我認為這與現代人的浮躁有很大關係。總之我感覺老銀元龍鱗清晰,英文字母乾淨利索。反之高仿幣龍眼無神,龍鬚或者龍牙飄浮,或者模糊一片,文字感覺生澀。

2、從機械壓力上看

機械壓力也就是凹凸分明。字口有拔地之感。地章與字口幾乎垂直的。讓人一看很有力度,很有氣勢。而高仿幣字綿軟無力,有的芊細讓人一看沒有氣勢。有經驗的老行家從字口和機械壓力上就能鑒定銀元的真假,當然這個得需要時間才能學會,但是新人一定要多上手老東西,多總結經驗,肯定錯不了。

第三、看珠圈與馬齒

很多人忽視珠圈與馬齒。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鑒別方法,我也不能說他不對,但我要說的是珠圈與馬齒也是鑒別銀元的一個重要方法,真品珠圈呈橢圓形顆粒飽滿,距離相等。而高仿的珠圈一般大小不一,間距不近相等,有的疏有的密而馬齒也是同樣如此,馬齒的機械壓力都差不多。但是這個也不能太絕對了,有的馬齒或珠圈磨損了,你就說假的。當然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對待。

第四、看銀元的邊齒了

看邊齒是鑒別銀元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個銀元哪裡都合格但邊齒不過關,那就直接槍斃。呵呵夠可怕的,可見看銀元的邊齒重要性。很多有經驗的行家一看邊齒就知道新老,老銀幣的邊齒由機械壓制而成,清代民國造幣機械雖然落後,但平均的衝壓力達到5到6噸,所以邊齒一定是很深而且很均勻的,一般是中間較深而兩邊較淺,呈橄欖形。有個天堂牛人把邊齒分為十幾種,我嫌太麻煩,但高仿或假幣邊齒一般比較淺,當然磨損除外,有些老銀元磨損厲害,邊齒也是比較淺,但這種一般都有比較明顯的流通痕迹,很容易辨別。有些高仿的機械壓力不足,會造成邊齒髮毛,為了解決這個破綻很多人用銼刀,在邊齒打磨但這樣邊齒留下了銼痕,用40倍的放大鏡會看到細小的銼痕,絕大多數有銼痕的肯定是假的,另外我經常拿銀元邊齒往手上拉拉,感覺比較光滑感的一般真的多,如果感覺拉皮膚,幾乎肯定是假的。

最後也就是看整體了,老銀元一般都光澤,潤潔,白亮,如果用放大鏡看到有砂眼或凹凸不平一般假的多,另外老銀元還有一種潤度,象上了一層油一樣,而高仿一般沒有潤度,白擦擦的,有發皺發硬的感覺。當然最關鍵還是要多上手比較。

大清銀幣有五個版本,那它的那個版本的銀幣價值是極具收藏價值呢-下面請我介紹下大清銀幣.

1.長須龍

顧名思義,龍面的兩個龍鬚較長,龍鬚末端伸到了「圓」字,此外龍頭較大,整體看起來十分威嚴,但面部的設計使得龍看起來有一些老態龍鍾,精氣神遠不及「曲須龍」「反龍」「大尾龍」。拍賣行一直稱「長須龍」是除卻「短須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這個觀點嚴格來說,不夠嚴謹。長須龍在迪拜曾經拍賣過1600萬的價格RMB

2.短須龍

拍賣行在介紹「長須龍」時,稱之為除卻「短須龍」之外最.具人氣的版別。實際上從人氣上來說,「長須龍」毫無疑問是第一,人氣有兩個指標:美感、珍稀度,如果太珍稀就談不上所謂人氣了。但在珍稀度和市場價值上,毫無疑問,「短須龍」在大清宣三系列樣幣中獨具鰲頭,沒有之一。儘管珍稀,但短須龍卻是四款樣幣中最粗糙和難看的,或許也因為此而數量稀少。相記錄中,一枚耿愛德舊藏於1960年6月在Schulman拍賣;一枚1979年3月耿愛德專場第三次拍品以2100美金成交,1985年芝加哥拍賣會33000美金成交;國內紀錄為2004年北京拍賣會456萬人民幣成交。

3.反龍

反龍的說法是因為「曲須龍」的國幣身份確立,二者在龍身的朝向上是相反的,因此得名。「反龍」從龍頭、龍身到龍尾呈逆時針方向,而且龍尾是隱現於雲朵之中,是大清宣三系列中唯一一枚「見首不見尾」的樣幣。在版別上,也是根據正面左側花枝邊葉經脈的不同,分為陰葉版和陽葉版。

「反龍」在美感和珍稀度上,均佔有一定優勢,設計上絲毫不遜色「曲須龍」及「大尾龍」,也有一定的數量來確保「群眾基礎」,但或許相比之下,「反龍」的存量確實要比「長須龍」大,使得價值被弱化,而且存量實際也不算太大,又有些「曲高和寡」,最終高不成低不就。反龍這枚錢幣呢就有曲折了,13年拍賣264萬,近幾年就沒超過400萬。

4、 大尾龍

設計上來說,「大尾龍」算是「曲須龍」的一胎同胞兄弟,無論是兩面的文字、圖案、龍形、內齒,都相當的接近,並且龍身的結構也是一模一樣。只是「曲須龍」在處理字體、龍身、龍尾、雲朵、龍珠等細節時,更加細膩。「大尾龍」得名則是來自於11根龍尾比「曲須龍」顯得比較粗大。大尾龍這款錢幣是被廣大的收藏家所喜愛了,它只要一出現在市場就會引起轟動,在12年的一場拍賣會上就有一枚大尾龍的大清銀幣被香港的大收藏家和新加坡的富豪還有英國的一位收藏家同時看中並爭搶,場面極度火爆,最終被新加坡的富豪以1600萬RMB拿下。消息傳出來都造成了收藏界的轟動。

5、 曲須龍

上文說了很多「曲須龍」,也就是最終選用的「國幣」——大清宣三,喬治親自設計並雕刻。目前「曲須龍」除了普通、有點、簽字外,並無在字體、圖案上的變化,因此可以認為,「曲須龍」的字面和龍面,均為喬治親自設計及敲定,他的簽名也在簽字版上兩面都出現過。 和其他四款樣幣相比,「曲須龍」可能少了一些誇張和革新,多了一些協調和傳統,相信這是中西方雕刻師爭執與妥協的結果,也是最終能通過「比稿」原因之一。事實上,「曲須龍」並不缺乏威嚴霸氣,更是在細節上表現得更加細膩和精美,成為「國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備條件:

1.藏品好;2.選擇好的市場;3.選擇好的平台;4.買家有實力;5.價位合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點藏 的精彩文章:

宣統三年長須龍大清銀幣
精品推薦:光緒元寶

TAG:今日點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