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莎士比亞與西方古典傳統拾零

莎士比亞與西方古典傳統拾零

「美即丑,丑即美。 翱翔毒霧妖雲里。」(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Hover through the fog and filthy air.)

這句語出《麥克白》第一幕第一景的話,也許是莎士比亞這部劇當中被引述得最多、最耳熟能詳的台詞了。此句可謂是為這部悲劇奠定了基調,因為觀眾或者讀者將會發現其中的辯證之道:fair的事情實際上是非常foul的;反之,foul的事情倒可以是fair的。尤其是此劇第一幕第三景中麥克白開始質疑先前女巫對他的未來所做的預測究竟是fair還是foul的。不過此地之所以要強調這句話,不單單是出於劇情演進的考慮——這句話實則是一句預言,更因為它充分體現了古代典故運用於劇情中所產生的效果。

實際上,我們在探討這部悲劇的時候會發現,聖經典故相較於古代神話而言,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麥克白》的道德主題正是莎翁通過對《聖經》典故的運用奠立的。這其中,又以耶穌基督的事迹和十字架殉難為主。曾有莎士比亞研究者指出說,麥克白這個人物就是莎翁通過戲劇平台,用來影射猶大背叛耶穌的。不過我認為,問題似乎遠沒有那麼簡單。且看鄧肯國王,他著實可以被視作為是一個基督徒的角色,因為毫無疑問他是劇中善的代表,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要說麥克白是惡的代表,這就有失偏妥了。耶穌十字架殉難並不是全劇中唯一重要的聖經典故,也有其他的索引貫穿善惡對立的始終。所以,我們稱《麥克白》是一部道德劇,應該是不為過的。假如這麼看,似乎從這部劇的名字來判斷,麥克白這個角色被視為邪惡的一方並在最後得到懲罰,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若我們進一步讀出神話典故的使用,那麼所謂的「fair is foul」的意味似乎就慢慢浮現出來了,而且這部道德劇從這個角度看,似乎道德意味也沒那麼重了。這就迫使我們不得不追問,麥克白真的就是個十惡不赦的惡棍嗎?難道他不是——參照莎翁的引用——被命運之神所迫害的嗎?畢竟,反覆出現的大量命運和預言都是《麥克白》這出悲劇獨一無二的特色。就預言來說,我們似乎可以區分出兩類,雖然它們都出自於古典神話。第一類預言說的是終將到來、不可阻擋的事情。第二類預言稍稍複雜,通常是人在諸神的誘騙下,陷入了特定的圈套,到頭來走向自我毀滅。有趣的是,這兩類預言的表現形式都是模模糊糊、若隱若現的德爾斐神諭。劇中反覆出現的、最鮮明的三女巫,以及司夜和冥界的女神赫卡忒,皆是神諭的集中體現。三女巫預告麥克白將問鼎王冠,而這直接致使他謀害了老國王鄧肯。難道我們不能說,麥克白在這種情況下,不正是被女巫的妖言所惑嗎?再說,按照古典世界的標準,一個人唯有取得了偉大的功績、實現了崇高目標,方能稱得上是偉人。這麼看來,麥克白的弒君行為,豈不是締造偉業的一步?「So fair and foul a day Ihave not seen.」麥克白在後面說道。fair是因為麥克白打贏了仗,foul則是因為他手下傷亡慘重、損兵折將,狂暴的天氣似乎在預示著什麼。當然,我們無法因此為麥克白開脫,但這一視角至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解讀。

簡言之,《麥克白》這齣劇中的典故就呈現出了一對截然不同、互相對立的兩方面。一方面,人是如何被命運和眾神的旨意所擺布;另一方面,則是事關善惡衝突的基督性。至此,再結合劇中反覆出現的聖經隱喻,我們似乎可以認為,在劇中佔據如此重要位置的預言已經超越了它們在古典意義上的含義,而更像是魔鬼的召喚。

接下來兩三期,我將結合《麥克白》的文本和劇情展開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美保守主義 的精彩文章:

TAG:英美保守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