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0後」網紅楊大姐的掌上生活

「50後」網紅楊大姐的掌上生活

文字、圖片,再加上話題,上傳。「50後」網紅——西安楊大姐再次熟練地完成這套程序。「美食、美景,這樣的話題很容易10萬+。」她頗有心得地說道。

從固定電話到BB機再到手機

從書信到QQ再到微信

從楊大姐到我們每個人

……

改革開放40年來

因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正在顛覆著我們的想像

吃喝住行

在巴掌大小的手機上全能解決

科技的進步正在讓我們的生活

越來越智能、越來越便捷

一開始啥都不會

慢慢摸索學習運用互聯網

「楊大姐」真名叫楊惠利,曾就職於西安蝴蝶手錶廠的她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互聯網興起後,家裡買了台電腦,她也很感興趣,然後一點點學,慢慢學會了上網。 「2010年那會兒,我喜歡把自己隨手拍的照片上傳到網上,一群攝影愛好者聚集在一起交流心得。」2015年,楊惠利順勢成立了自媒體,並註冊新浪微博:西安楊大姐。她說,目前她的新浪微博已積累了12000多名粉絲,被認證為:本地資訊博主(西安)。

回憶最初接觸互聯網的日子,楊惠利表示,2009年她才開始接觸電腦。「一開始啥都不會,連照片都不會上傳。退休以後,我在一家學校兼職給人打掃衛生,幹了兩個學期後遇到一個電腦老師,我就讓人家給我教怎麼上傳照片、製作照片。老師給我下載了一個美圖秀秀,說這個軟體很簡單,我回家以後就開始慢慢摸索,這才學會了照片製作。」

「後來,我看有些年輕人用手機也能製作照片,不僅色彩很好,還可以加文字、邊框和水印。2017年,我就讓親戚的小孩給我下載了一個叫poco相機的軟體,我拿筆記使用步驟,一點一點才學會了。」楊惠利告訴記者,最開始練手的時候,由於不太熟悉軟體操作,往往製作幾張照片得耗時幾個月。後來,雖然慢慢上手了,但出去拍攝或者參加活動後,仍然得回家以後,在電腦上一張張製作完才能發,照片的時效性很弱。

「現在我出去拍攝山水或者參加活動時,直接用手機編輯文字、圖片,再加上話題,就可以現場直接發送到微博和其他網路平台。」楊惠利說。

從固定電話到BB機再到手機

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快了

將時針撥回到1985年,那一年,楊惠利家中首次接觸到了信息技術。「我們家在那一年先後安裝了座機電話、購買了BB機。」 她回憶道,有了固定電話後,親戚朋友聯繫起來方便多了。而BB機即時傳輸的功能在當時也深受大家青睞。

「當年誰要是有個BB機,別在腰上倍兒有面子。BB機比固定電話方便的是,它可以傳達短暫的話語信息,但是回電話得找公用電話亭回。」楊惠利說,記得上世紀90年代那會兒,家家戶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座機電話,在那個年代裡,人人都有個電話本,記載著親人朋友的電話號碼。但如今智能手機誕生後,通訊錄沒有數量限制,查找也方便,座機電話、BB機和電話本自然就成為「老古董」了。

「2000年那會兒,給銀行存2000塊錢,就免費送一個手機,由此,我們家也迎來了第一部手機。這部手機在我老伴淘汰以後,到了我手上,只能用來打電話,那時候我已經很知足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楊惠利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 改革開放40年通訊形式大變化 |

「2016年,女兒給我買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機,花了1000多塊錢。一開始我還嫌貴,硬是不要。後來,因為要在手機上拍照,發微博,我發現現在沒有手機壓根就不行,手機可以完成很多操作。沒用多久,我就嫌那個手機容量小,2017年5月又買了個新手機。」楊惠利說,現在她參加活動拍完照隨時就能用手機上傳到網上,拍出的照片也可以在手機上用相關軟體進行簡單操作,比如調色、剪裁加邊框等。

「很多操作都是和別人學的,一點點積累,現在我用手機就能把照片做成美篇,配上音樂,特別方便。」楊惠利表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不僅改變了她的生活,也改變了她命運的軌跡。在她看來,接觸了互聯網,做了自媒體後,她的視野寬了,對新鮮事物接受得快了,雖然年紀大了,但不會跟社會脫節。

衣食住行

巴掌大小的手機上全能解決

「我剛開始上網的時候,常常在攝影論壇分享自認為不錯的照片。那時候大家除了網上交流外,也會定期線下活動,活動得提前在網上報名,約定好時間、地點後,大家再集合,臨時有變故也不方便聯繫。」楊惠利說,她跟其他攝影愛好者從起初的網站論壇上交流到後來的QQ,線上的聯繫才方便了許多。

而在QQ之後,又誕生了微信,這對於楊惠利而言,更是極大地方便了她與其他攝影愛好者的交流。她一邊給記者展示手機中的各種微信群一邊說:「我現在微信里有很多群,家人群、單位群、朋友群、自媒體群……應有盡有,大家在群里交流比過去更方便了。」楊惠利表示,除此之外,她還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隨時掌握大家動態,有些人雖然沒見過面,但是通過他的朋友圈,彼此已經很熟悉了。

不知不覺,智能手機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出門在外手機最重要,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巴掌大小的手機上解決。「過去出遠門,誰不需要一份地圖?」楊惠利說,現在她出去參加活動時,主辦方都會發送一個活動地點的定位,她打開導航,跟著定位就能準確找到地方。「過去,要是去個陌生地方,得提前打聽清楚坐啥車,一路上還得問路,現在智能手機出現後,導航開啟後想去哪去哪,哪怕在陌生的城市也不會迷路。」

對於楊惠利來說,互聯網的便利還體現在外出旅遊。「今年6月,我和老伴報團去重慶玩了一圈,我們在網上看了行程和簡介後,覺得不錯,就直接網上報名了。」她感嘆道,有了互聯網和手機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一「網」打盡

被互聯網改變的生活方式

如今,手機的另一個功能還體現在移動支付上,出門打車、下館子吃飯、上街購物……不需要錢包,只要有一部手機就能搞定。

在西安蘭蒂斯城東門附近的小吃街上,所有攤位前無一例外都貼著付款二維碼,掃一掃就能手機支付。攤位前的老闆一邊操作一邊說:「現在智能手機普及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用掃碼支付,我們也很歡迎,省得找零錢。」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你不再需要經常去銀行櫃面排隊,甚至不須頻繁地把銀行卡從錢包中拿出來。從網上銀行到手機銀行,金融服務正在移動化。

除了金融服務外,不想做飯、不想外出,打開手機叫外賣也已成為當下很多年輕人的選擇。現在通過手機APP訂餐,從中餐到西餐,從小吃到火鍋,從甜品到飲料……應有盡有,一「網」打盡。

就拿楊惠利家來說,她和老伴習慣在家做飯吃,用她的話說就是:「外面的飯哪有家裡的好吃!」但她的兩個女兒卻不這麼認為,年輕人表示,有時候趕時間,或者懶得做飯,打開手機就能點餐,方便!

「外賣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衍生出的產業之一,比這更早的還有網上購物。現在人們的生活跟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前景網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零售督導馬先生表示,「十年以後我們回頭再看,可能很多傳統公司都不復存在,或者以另一種『互聯網+』的方式存在。我們每個人只要拿出手機等移動設備,就能直接享受到最便利的服務。這樣的改造使得成本極大降低,大家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好的生活。」

如今

人們等個紅綠燈的時間,就可以在網上下單購物,移動端已經成為網路購物的主流渠道。此外,智慧出行也融入日常生活。如今,打開手機中的APP,幾乎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交通方式出行,打車、騎共享單車、坐公交車、訂機票、火車票無所不能。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過程中

改變了無數與楊惠利一般的人的生活方式

衍生出許多互聯網產業

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

智能手機成了我們新的「器官」

每天出門不帶現金,也能自由購物

坐在家裡等待,就會有送餐員登門……

改革開放40年來

智能化讓生活節奏加快

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來源:西安晚報 記者:康喬娜

編輯:皓月丨審核:何礫、周粟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發布 的精彩文章:

一查到底!鐵腕整治秦嶺北麓違規建築  舉全市之力打贏秦嶺保衛戰!
假期終於開始啦!高興之餘可千萬別忽視了這件事……

TAG:西安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