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啊榴槤,既然我是憑本事吃胖的,為什麼還要瘦回去!
愛我就請我吃榴槤吧。
從嗤之以鼻到甘之如飴,世間種種,從抗拒到接受,關鍵在於心理暗示,榴槤亦不例外。
母親領進門,接受靠個人。前些年的時候,榴槤在合肥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還不是很高,除了死忠粉會去超市精挑細選然後避著人群偷偷地享用。而現在,大大小小的甜品店、糕點店,零食小鋪變著法子把榴槤作為餡料或口味增添進去,之前那叫創意,現在則是見怪不怪了。
我是在一次放假回家的時候,發現了母親的隱秘興趣。那天晚飯後,她悄悄潛近廚房,門外漏了一絲縫隙,我洗完澡發現客廳透過的光亮,她背著我拿著鐵勺在舀一團泥狀物,身子還沒湊近,鼻子已經被聞所未聞的臭氣逼得往後退。難以形容,除非你習慣了,會稱之為「香」。母親嘿嘿一笑,一張嘴我更是節節後退。
「你在吃什麼啊?臭死啦,我嫌惡地控訴。「榴槤,好東西,傻丫頭快來一口,特意給你留了一團」,說著給我展示她的私藏。「不要不要,你自己慢慢享用吧,怎麼想起來吃這玩意」,我憤憤的躲進卧室。過了一會兒,我的戰友父親也聞到了味兒,趕忙叫這位「女俠」去漱口刷牙,「以後這東西啊你要不拿同學家吃好了回來吧,我們父女倆都吃不消啊,一家子的臭味,快快打開窗戶散散氣」。母親的榴槤「下線」任務出師不利,自此很長一段時間,廚房都風平浪靜。
那時候,受一部港片的影響,我對榴槤大體有幾點印象:很臭,但是喜歡的人吃了會上癮,類似臭豆腐;很營養、性甜、價格偏貴,號稱水果皇后;形狀有些噁心,像香蕉泥捏的麵糰。但是因為母親愛吃,我沒有反對她的喜好,總體持中立觀望態度。
之後的幾年,母親開始實施迂迴戰術。節日生日問她想要什麼,回答總是能吃個榴槤就好,彷彿她想要的嘉獎就是這麼容易滿足的小小要求,反倒是我們不夠人性和體恤了。
此外,她還經常給我灌輸吃榴槤對女孩子的好處,以健康為主打痛點進行心理建設,這招我後來倒也借鑒過。並且時不時讓我試試進口的榴槤味軟糖,為了討她開心,我也主動帶她去吃榴槤千層,榴槤酥等西點,一來二去,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啊。
慢慢接受了這種加工食品的榴槤氣味,終於有一次,我鼓起勇氣捏著鼻子吞了一口原版。母親在一旁拍著手喝彩道,「好,吃下去」。儘管那種舌頭被套牢的體驗現在已然難以名狀,心中明白,畢竟沒了退路,像極了電影里被喪屍咬了一口感染了病毒同化成了戰友(把她比作醜陋的喪屍,罪過罪過)。
仔細想想,不得不佩服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功力,加上我對「健康」的妥協。現在,好東西我倆可以一塊兒分享,母親也不用擔心擱太久吃不完不新鮮或者浪費,有空就一整個往家裡搬。老爸頓時失去一個同袍,漸漸對這種氣味也沒有那麼大的反應,夏天空調一開,我的房間就成了絕佳的齒頰留香之地。
不反感、能接受,並學會去領略這種水果獨有的滋味,不過也不會主動想起來去吃,抱著這種不上癮不留戀的態度,我和水果皇后的關係也算是「相敬如賓」。
以上,就是本人的榴槤接受小史。至於苦肉計、溫水煮青蛙的心理建設我用在了什麼地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興趣的朋友們以後會見分曉。


※這樣做的鮑魚,口感一定鮮美,最要的是很入味,操作很簡單!
※從南方流傳到北方的美食,米粉和土豆粉!
TAG:大又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