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革命黨與立憲派的合作,能否成為動搖局勢的新力量?

革命黨與立憲派的合作,能否成為動搖局勢的新力量?

革命黨與立憲派的合作,突出表現在1911年初各地掀起的愛國運動中。1911年1月初,英國派兵佔據我國雲南邊境要地片馬。同月28日,雲南咨議局通電指出,英國此舉「勢將北進,扼蜀、藏咽喉,窺長江流域,大局危甚」,呼籲各界共同抵制。2月7日,雲南咨議局集會,成立中國保界會。此際,英法合辦的隆興公司強索雲南七府礦產開採權,法國借口保護鐵路,而陳兵滇邊,沙俄借修訂《伊犁條約》之機,企圖攫取新疆、蒙古等地的多種權利。因此運動迅速發展為包括拒英、拒法、拒俄在內的具有多重內容的愛國運動。運動得到貴州、江蘇、福建、山西、江西等各省咨議局的響應。5月12日,各省咨議局聯合會在北京開幕,以湖南咨議局議長譚延闓為主席,湖北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為審查長,提議編練民兵,保衛邊疆。6月24日,聯合會通過有湖北咨議局副議長張國溶起草的《通告全國人民書》,全面抨擊「皇族內閣」。

皇族內閣

留日學界一向是近代中國反帝愛國運動的策源地。2月15日,留日學生1200人集會,同盟會員劉揆一等提議竭力設法警告內地及各省咨議局,拒絕俄國要求,同時,動員各省咨議局成立獨立機關,組織國民軍,以防外敵。27日,中國留學生總會致電上海《民立報》及全國21省咨議局,要求召開會議,組織國民軍,以救危亡。3月5日,留日學生成立中國國民會,推派代表分往21省活動。4月18日,代表陸續歸國,聯絡咨議局及商會等民間合法團體,展開活動。例如,浙江留日學生代表俞景朗等歸國後,首先訪問浙江咨議局議長沈鈞儒,動員他與同盟會會員陳佈雷、許炳堃、褚輔成等組織全浙國民尚武分會。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實現了革命黨和立憲派的聯合。

四川保路運動的領導者蒲殿俊、羅綸、鄧孝可都是立憲派,同盟會員龍鳴劍、朱之洪等積极參加了這一運動,他們「外以保路之名,內行革命之實」,將各地的保路同志會作為鬥爭平台,藉以發動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暗中鼓動革命。所以當「七一五」成都血案發生之後,保路同志會立即轉變為保路同志軍,遍及全川的人民大起義爆發。

陳布雷

保路運動紀念碑

革命黨是革命的倡導者,立憲派是地方開明士紳的代表。二者結合,就構成了足以左右形勢的力量。武昌起義,由作為革命黨人代表的士兵發動,由作為立憲派首領的湯化龍支持和襄助。嗣後,各省相繼獨立,在這一過程中,立憲派分子,如湖南的譚延闓,開明的地方官吏,如江蘇的程德全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四川獨立後,成都社會秩序一度陷入混亂。自同盟會會員、原陸軍小學堂監督尹昌衡被推為四川軍政府都督,立憲派的羅綸被推為副都督後,成都局勢就趨於穩定。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託宣傳

( 楊天石:《當代學人精品:楊天石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一等再等,東北易幟何日是歸期?和平統一的努力仍在繼續!
革命黨人暗殺時代的開始:史堅如以身赴義成「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