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戶很淡定,馬自達鈴木造假和我們沒關係?
本文由鋮然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作者吳昊。
筆者仔細回憶了一下,從2015年開始,有關於日系車的負面新聞就沒有停止過,首先就是從「豬隊友」高田氣囊開始,幾乎所有的日系品牌都深受其害,不得已開始了大面積的召回。如果說這件事情高田作為供應商,需要背一口更大的鍋,那麼隨後發生的諸多造假事件,就真的只能由日系天團們自己來背鍋了。
可能是大眾「排放門」事件會傳染,日系品牌的造假醜聞接連發生。2017年8月,日本第三大鋼鐵製造商神戶制鋼被曝數據造假,2017年10月,日產被曝質檢造假。2017年11月,三菱汽車也同樣由於造假問題捲入其中。今年7月,日產再次被爆排放數據造假。而就在這兩天,馬自達、鈴木和雅馬哈也被曝出存在檢驗環節造假問題。
馬自達、鈴木和雅馬哈到底怎麼了?
事情是這樣的,從去年日產被曝出排放測試造假,並最終承認之後,日本政府就下令徹查本土車企在相關環節有沒有造假行為,在8月9日,日本政府調查後表態,稱在尾氣排放測試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馬自達、鈴木和雅馬哈三家車企在本土市場存在數據造假。
這三家車企的造假方式並不算誇張,他們只是在新車出廠前的尾氣及燃費測試中,將無效測定數據視為有效數據,從而達到高邊評價標準的目的。不過這三家車企都還算比較配合,他們很快就召開了記者會並作詳細說明,並進行了公開道歉。
三家車企造假「力度」如何?
日本政府研究部門表示,在排放等數據檢查過程中,馬自達有4%存在違規行為,雅馬哈摩托車有2%發現違規行為。單純從比例上來看的話,好像馬自達和雅馬哈的違規行為並不是特別明顯,他們應該還算是比較有良心的。
而鈴木汽車就有點誇張了,他們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造假了,從當時到現在,鈴木汽車已經有12819台樣品車進行了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測試,其中約有50%車輛檢測方式存在問題。這個比例是相當恐怖的,雖然鈴木CEO鈴木俊宏表示,測試方式的不嚴謹和不準確並不會對產品產生影響,但誰又知道他們為此獲得了多少利益呢?
造假的影響非常直接
因為造假醜聞被曝,在昨天,這三家車企的股價都有了明顯的下跌,其中馬自達股價下跌1.8%,這是他們近四周來的最低點,鈴木股價下跌5.2%,也也是他們自2016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雅馬哈的股價則下跌了4%。
有趣的是,這一次,這三家企業又一次宣布造假事件僅僅存在於日本本土,在其海外市場的業務方面,他們都嚴格按照當地的法律法規進行了檢測。筆者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日系車企都喜歡騙自己人,難道真的是因為日本本土用戶對他們太信任了嗎?
很多朋友都關心日系車企造假和中國消費者的聯繫,筆者認為,就鈴木和雅馬哈而言,對中國用戶的影響並不算大,鈴木已經一隻腳跨出了中國市場,而雅馬哈的摩托車也只是少數人的玩物,我們最關心的一定是馬自達的產品。以去年日產質檢造假為例,儘管日產掌門人一再對外強調,造假不涉及日本以外市場,但國際市場對此說法並不買賬,國際標準化組織還是對其進行了無資格審查。
筆者認為,中國有關部門也要有一個強硬的態度,畢竟對於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的政府當局來說,排放造假的確說不過去,更何況還是在大力推進新能源車產品的大背景下呢。
寫在最後
不過話說回來,造假歸造假,日系車這兩年在中國的優勢的確非常明顯,除了本田的「機油門」事件以外,日系車的整體質量體系還是非常穩定的,不過從公平的角度來看,我們也的確有必要了解到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日系車到底有沒有符合我們排放法規和標準。(文/吳昊)


※兼融創豪華,解讀雷克薩斯全新ES 「造車哲學」
※外形更靚、動力更強、配置更高的保時捷新Macan來了
TAG:邱小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