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個新時代正在展開

41年前的今天,航天的一個新時代正在展開

1977年的今天,NASA打造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又譯「進取號」)由以波音747型客機為基礎改進的太空梭運輸機(SCA)搭載升空,執行太空梭的首次高空滑翔著陸測試任務並取得成功,驗證了太空梭的外形設計符合氣動外形設計要求。

雖然身為NASA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卻從來沒有執行過太空任務,只是一個純粹的測試平台,但是在它身上測試得到的數據,為之後的太空梭升空奠定了基礎。

1969年,NASA與數家公司簽訂合同,研究一種集發射和再入大氣層於一身的太空往返運輸工具。1972年10月,如今人們熟知的太空梭的設計誕生,當時被命名為「空間軌道器」。

1977年2月,「企業號」誕生。

「企業號」太空梭

它最初被命名為「憲法號」,後來改名為「企業號」,這個名字來源於電視劇《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星艦,後者的名字又來源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企業號」。

企業號和企業號

迄今只有美國與前蘇聯曾經製造能進入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並曾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而美國是唯一曾以太空梭成功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

美國曾經建造過的太空梭有企業號,開路者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發現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

「企業號」及著陸測試宇航員

不具備飛行能力的開路者號

亞特蘭蒂斯號(2011年退役,該次任務也是太空梭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

奮進號

發現號

哥倫比亞號(2003年2月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解體,7名宇航員全數罹難)

挑戰者號(1986年升空時爆炸,7名太空人喪生)

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特點,但有效載荷比很低,設計者就希望以重複性使用來彌補這個缺點。

但太空梭構造太複雜,由200多萬零件組成,可靠性差。全球歷次載人太空失事一共造成22位宇航員喪生,美國太空梭計劃就佔14位,原計劃每架太空梭的設計壽命是20年、100次發射,但最終美國5架太空梭加起來才發射了100多次。

因為成本高昂、可靠性差這些原因,2011年起,我們就再也看不到這些大傢伙升空的壯觀場景了。

同時一些看起來很科幻很未來的場景,也不能再看到。

1996年,亞特蘭蒂斯號與和平號空間站對接

2001年,亞特蘭蒂斯號將命運號實驗艙送往空間站

1984年,宇航員正在挑戰者上將「太陽極大期任務衛星」回收進貨艙維修,隨後將其重新放回軌道

1984年,宇航員在挑戰者號上模擬為另一航天器加燃料

1984年,宇航員布魯斯·麥克坎德雷斯二世利用背包裝置太空行走,此時他達到了離挑戰者號的最遠距離

2011年,奮進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上的宇航員對哈伯太空望遠鏡進行升級維護

上述的許多場景,我們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這些看起來科幻十足的場景,其實就發生在不久以前。而這些充滿未來感的故事,都從41年前「企業號」每一次試驗成功的瞬間開始。

「企業號」現在被紐約港的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收藏,這位太空梭時代的先驅依舊向世界傳遞著無畏的探索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文茶餐廳 的精彩文章:

祝賀業餘天文學家錢汝虎獲小行星命名 多位著名港星同批次獲得命名
天文學家完成銀河系外廣義相對論的最精確驗證

TAG:天文茶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