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為您解答:為何你如此悲觀,總關注負面的消息

科學為您解答:為何你如此悲觀,總關注負面的消息

悲觀,會導致人抑鬱,整天提不起精神,長久會摧毀人的一切信心,失去生活的意義,有些人在做決定的時候似乎天生就關注消極的事情,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做了一項新研究,明確了大腦的哪個區域可能會導致這些悲觀的決定。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決策神經科學。先前的研究表明,成本效益是由大腦迴路介導的,大腦迴路從內側前額葉皮質到紋狀體中特定的神經元群。研究發現,當這條迴路被打亂時,動物更有可能做出高風險、高回報的決定,比如越過令人不快的強光,去喝更濃的巧克力奶,而不是喝濃度較低但容易獲得的牛奶。

可以得出當被試動物長期處於壓力下時,它們表現出類似的高風險、高回報的行為,這表明更危險的決定可能是在壓力和焦慮的影響下做出的。研究人員推測,這一過程可能有助於解釋上癮的壓力如何導致藥物濫用。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大腦中在決策過程中產生負權重的區域。研究集中在尾狀核上,尾狀核是由背側紋狀體組成的一個小結構,是基底神經節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本質上講,這項研究揭示了悲觀的決策可能與異常活躍的尾狀核有關。Graybiel在驗證這些人類實驗對象後發現,與患有焦慮和抑鬱的病人一起工作,看看在消極的決策過程中尾狀核的異常活動是否能被明確地看到。

這項研究不僅對我們的大腦在做決定時如何權衡正面或負面結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見解,還希望幫助指導科學家們更好地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對於一些患有極端神經精神疾病的人來說,悲觀的世界觀可能會壓倒一切,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將治療集中在大腦中可以調節負面感覺的區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雲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一款可以改善人體記憶,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APP誕生
英專家發現精神分裂症不僅僅是精神病,這些千萬不可忽視

TAG:青雲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