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盲山》:「盲盲」人海,向隅而泣

《盲山》:「盲盲」人海,向隅而泣

我們常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在李揚的電影《盲山》中顯然例外。西北偏僻山村裡看似通暢的山路卻讓「嫁」到這裡的女人永遠都逃不出去,若是走上這樣一條路,先是讓瀕臨絕望之人窺見一絲重獲自由之身的希望,然後又重重的給上當頭一棒!

上世紀90年代,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白春梅苦尋工作無果之際,天真善良的她被偽裝成中草藥公司員工的人販子相中,白春梅把人販子所說的收購草藥的賺錢商機看作成自己為家庭分擔高額債務的契機,她毫無防備之心地跟隨著兩名「同事」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盲盲」人海之中,誰人是戴著偽善面具假意熱情的惡魔?誰又是天真無知的受害者?顯然,人性和理智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下顯得格外脆弱。

白春梅踏上的這條路不是人間煉獄,卻比人間煉獄殘酷百千倍。然而,在這樣一個幾近封閉的山村裡買老婆這種事已是司空見慣,甚至演變成了當地的風俗慣例,整個村莊的人都是知法犯法互相包庇的」團結「姿態。白雪梅與山村的鬥爭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風惡俗與現代法律的鬥爭。

被賣為「人妻」的白春梅在經過一次又一次以失敗告終的逃跑嘗試之後,慢慢的開始學會隱忍和假意妥協,在見識到整個村莊都是「盲人」的事實之後重新考慮更為謹慎的逃跑計劃......

電影《盲山》中的村莊和大多數人意象中的模樣相同,有遠離城市喧囂且勤勞耕作的村民,有潺潺溪流和質樸的鄉村景色,雖然這個村莊表面的樸實仍在,但卻不再道德。這股黑暗的民風延伸而來的「盲」成了所有罪責最有力的借口。它背離我們的法律,背離人性和道德,但它又用「盲」承擔了所有的不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介影迷 的精彩文章:

TAG:一介影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