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2018已過大半: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

2018已過大半: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對努力的最高讚賞,

不是朋友圈點贊,

而是結果的完滿。

有件事真的很恐怖:2018年已經過去了7個月。

7個月的時間,感覺就是眼睛一睜一閉而已。

記得年初時,許多朋友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計劃,之宏大之壯烈,嚇得我一身冷汗,以為自己要在2018年被同齡人拋棄了。

可半年多過去了,他們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依舊上班在公司打卡,下班在朋友圈轉發各種文章,偶爾還是會立立flag,也不太介意被自己打臉。

我們都習慣了,生活中,太多人間歇性躊躇滿志,自從有了朋友圈,好像每個人都變得很努力。

有人運動打卡,有人英語打卡,有人書法打卡,有人讀書打卡,努力,並且堅持。

堅持了多久不重要,反正會有新的人接力。

只是,時間久了,大多數人都知道了,這不過是一場全民表演,節目的名字叫,「努力到感動自己」。

王小波說: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我所認識的人,都不珍視自己的似水流年。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件東西,所以一個個像丟了魂一樣。

也許在王小波那個時代,人們所謂的丟了魂,表現出來是失魂落魄。

而今天的人們丟了魂,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朋友圈裡誇張的「表演性」努力。

曾經有個朋友,在朋友圈打卡學英語100多天。

起初幾天,她發在朋友圈的每日一句「英語名言朗誦「,並沒有引起什麼注意,反正朋友圈曬努力的人那麼多,不缺她一個。

只是,過了十幾天,她還在堅持,熱情不減。漸漸的,我們共同的好友,開始討論她,佩服她,並且堅持每天給她點贊。

大概在七十多天時,她的女兒也加入了進來。她感慨,原來一個人的努力,有那麼大的感染力,看到女兒的加入,她更有力量了。

人的注意力總是願意給新奇事物。習慣了她的朋友圈打卡,大家就都沒再關注了。

等我再想起來,已經是半年後,特意去翻她的朋友圈,發現英語打卡已經斷更很久。

私聊她才知道,早就不學了。

開始是忙,後來懶得學了,她說學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最開始只是覺得打卡好玩,後來,是為了讓大家點贊。

大家不再贊她以後,她沒多久就也放棄了。而之前學會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有些「努力」,的確能感動自己,甚至還感動了朋友圈。可是,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努力,最終,都會淪為一場表演。

2009年,皮特哥爾維策爾公布了一項新的實驗。

他們對163個人進行4組不同的測試。首先,每個人寫下各自的目標,然後,一半實驗的人宣布了他們的目標承諾,另一半人則保守目標。

接下來,每個人有45分鐘來工作,他們可以努力工作直至實現他們的目標,也可以在任何時候停下。

實驗結果表明,那些不泄漏目標的人,平均工作了整整45分鐘,當被訪問時,他們說他們感到為了實現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那些宣布過目標的人,平均工作大約33分鐘後就放棄了,當被訪問時,這些人回答的是感到快要接近目標了。

很顯然,把自己的目標公布,會對專註力產生影響,因為,公布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得到了一種「目標被實現」的虛假快感,自然動力不足。

努力也是同樣,當你把努力曬到朋友圈,自然已經提前收割了一波快感,因為被肯定的滿足感,替代了努力收穫成效的滿足感。

所以,繼續努力的動力便越來越少,距離目標達成,就越來越遠了。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那些天天在朋友圈曬習題、秀口語練習的大學生,到了大四甚至是研究生,都沒過六級。過了的,是那些悶聲不響,默默努力的人。

那些在朋友圈表演減肥的朋友,往往是越減越胖。而真正能實現身材逆襲的,是那些朋友圈寂寂無聲,卻在默默運動的人。

努力,從來不是表演出來的,是踐行出來的。

所以,不用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

在章子怡的傳記里,記錄了她拍攝《十面埋伏》的經歷。

電影里,章子怡飾演一個假扮盲女的舞女,計劃在牡丹坊里表演舞蹈,並藉機刺殺。

章子怡雖說是學舞蹈出身,可用一個盲女的身份來詮釋,對她來說,還是充滿挑戰。

為了拍好這個角色,她跟一個盲女朝夕相處了兩個多月,一起出去玩,教她舞蹈,過程中,慢慢觀察她的神態和肢體語言。

同時,章子怡還開啟了幾個月的盲女生活。

閉著眼睛,摸著黑去洗澡、找尋東西。那時她常撞到傢具上,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直到能閉著眼睛在家裡輕鬆來去,她才敢放心去演盲女這個角色。

最終在電影中呈現出來的片段,章子怡將盲女起舞這個場景表演得深入人心,真實,又絕美。

電影《十面埋伏》

導演張藝謀說,「多少年後,人們不會總記著你的整部電影,但是一定會對牡丹之戰這個場面記憶猶新。」

你看,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世界,你根本不需要假裝自己有多麼努力。

因為,你的結果里,自然藏著你的努力和付出。

我最佩服一種人,他們總是「悶聲發大財」。

最近,一個多年沒聯繫的同學來京,約我出去聚聚。

知道他是來出差,可見了面才知道,他居然是以老闆的身份出差,三年前在廣州開了公司,現在業務已經拓展到了北京,他有心在北京開分公司。

驚訝於他的低調,問他為什麼事業做到這麼大,卻從來沒見他曬過。他答:

「這有什麼好曬的,創業是實打實的苦戰,又不是表演。」

他跟我講了許多創業過程中的辛苦。

他曾騎著電動車在各個街區發宣傳單,隨身攜帶充電線,一天里要停下來充電兩次。等著充電時,就在蒼蠅館順便填飽肚子。

他曾在冬天,貓在大客戶家樓下等了好幾個小時,好幾次被小區保安驅逐,後來凍到感冒,才最終等到了那位客戶,卻還是沒能接到他的單子……

我打趣道,「這要是發在朋友圈,得感動哭多少人啊?」

他說:

「如果公司沒能開到今天,我對誰都不會說出這些。這個世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是啊。如果沒有結果,所有的努力,不過是經歷。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達成某個目標,最好運用結果導向的思維,將目標一步一步拆解,然後踏踏實實一個個攻破。

進一步,就會有進一步的歡喜。

就像雷軍所說,你要大膽地想,認真地干,在探索的路上不斷投入,只有不斷的突破,努力才有不斷的收穫。

對努力最好的讚賞,不是朋友圈的點贊,而是結果的完滿。

共勉。

圖文來源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別讓壞情緒,趕走你的好運氣!
《紅樓夢》家訓七則,名門望族的大智慧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