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揭秘:你不知道的殺敵勁旅解放軍第11軍

對越反擊戰揭秘:你不知道的殺敵勁旅解放軍第11軍

原標題:對越反擊戰揭秘:你不知道的殺敵勁旅解放軍第11軍


很長時間以來,在談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東線西線的主攻方向都很熱鬧,話題頗多,表現出色的解放軍第13軍、54軍、55軍等部隊也為軍迷們所熟悉。然而,有一支部隊的作戰方向卻常被忽視,這就是西線的昆明軍區第11軍。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第11軍配屬雲南省軍區獨立師等部隊在雲南金平方向發起牽制性進攻,出境作戰23天,突破越南境內直線縱深23公里(實際推進約34公里),攻佔敵主要陣地60餘處,佔領區域約500平方公里,並攻佔了越南封土縣城。基本殲敵1個建制團(萊州省隊741團)、3個建制營(萊州省隊193團第1、第2營,萊州省清河獨立第2營)、2個公安屯(巴南棍、西羅樓)和1個海關檢查站,部分殲敵3個營(316A師98團第8、第9營,封土獨立第5營),共殲敵2901人(其中斃敵2826人,俘敵75人,傷敵未算),繳獲大批軍事物資,並摧毀了所攻佔區域內的大量越南軍事設施。

第11軍的封土進攻戰鬥,是在西線的獨立作戰方向上對局部之敵的牽制性突擊。各攻擊部隊打得積極主動,進展果斷迅速,成功拔掉了越軍在邊境沿線的侵略據點,攻佔封土縣城,殲敵一部,威脅萊州縱深地區,牽制越軍316A師主力傾巢東援,較好地完成了昆明軍區前指規定的作戰任務。


從戰役計划上看,越軍在邊境沿線3-5公里的縱深內,利用界河南岸及一條橫亘山嶺上的主要制高點組織了第一道防線,憑藉5-30公里縱深內便於控制主要道路的制高點設置了第二道防線。通向主要攻擊目標封土縣城的只有一條公路,沿線也是越軍的重點防禦方向。針對這種防禦態勢,第11軍決心在第一波攻擊中突破邊境前沿,分割圍殲守衛第一道防線之敵,然後以主力沿公路正面突擊與一部兵力側後穿插迂迴相結合的戰法擊破越軍第二道防線,奪取封土縣城並圍殲守敵。在突破邊境時,第11軍暫不打木桑,縮小了突破正面,保證了在主要作戰方向上的兵力優勢。第一波攻擊中就使用了3個步兵團和1個邊防團攻擊越軍1個步兵營加1個公安屯防守的約20平方公里陣地,對當面越軍形成了6-9倍以上的兵力優勢和4倍以上的火力優勢,為初戰勝利奠定了基礎。中國軍隊的炮兵機動、後勤運動輸都離不開公路,因此,第11軍的第二波進攻是集中兵力沿公路實施主要突擊,充分發揮炮兵和坦克的作用,形成強大的突擊矛頭,使越軍無法阻擋。另以一部兵力向巴沙山口側後迂迴,切斷公路,與正面進攻部隊協同全殲守敵。從實戰結果上看,第11軍的戰役計劃基本得以實現,戰前的決心和運籌是較為成功的。


從作戰指揮上看,越軍在第一道防線將主要兵力分布在沿山脊的制高點上,以火力互相支援控制山脊和鞍部。如果正面發起進攻,因山脊狹窄,攻擊兵力難以展開,打起來勢必費時費力。第11軍主攻部隊因敵而變,首先突破越軍前沿防禦,然後利用越軍各防禦支撐點間的空隙大膽進行穿插分割,將敵切成幾塊進行圍攻。同時以一部兵力向敵縱深側後穿插,斷敵退路,形成關門打狗之勢。這樣的打法使越軍的一線防禦處處挨打,處處被動,難以互相應援,最後被各個擊破。對於向第二道防線守衛巴沙山口之敵的進攻,第11軍以主要兵力沿公路發起突擊,另以一部兵力迂迴攻佔巴沙山口側後的主要制高點,打開了山口一翼的屏壁,使守敵腹背受敵,從而較為順利地解決了戰鬥。


從戰術運用上看,第11軍各部在主要進攻方向上運用了集中優勢兵力穿插分割、側後迂迴的戰法,較為成功地殲滅了越軍在邊境地區及公路沿線的重要戰術支撐點。越軍的防禦特點是節節抗擊,逐壕退守,各支撐點之間缺少兵力機動互援,因而無法取得戰場主動,往往在中國軍隊優勢兵力的分割圍殲下人地皆失。在沿山谷叢林向越軍縱深穿插進攻的戰鬥中,第11軍一些營、連單位能夠獨立展開戰鬥,如31師91團7連對973高地一線的進攻與阻擊戰鬥、31師92團2連對461、425高地的進攻戰鬥、31師92團3營攻擊725高地的戰鬥等,攻擊分隊能依託有利地形實施大膽積極地獨立作戰,最後都取得了勝利。實戰證明,在越南這樣的山嶽叢林地帶作戰,連、排級別的小規模戰鬥眾多,培養步兵分隊的獨立戰鬥精神和作戰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在炮火使用上,第11軍在主要戰鬥方向能夠及時實施軍、師炮火支援,對摧毀敵陣地及壓制敵炮火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團、營屬炮火的使用上,能夠靈活地組織迫擊炮支援步兵,同時將直瞄的無坐力炮加強給步兵分隊,火力支援較為及時、準確,對於戰鬥的勝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足之處是師以上炮兵進行火力支援時過於重視編群集中齊射,分散支援和單炮支援不夠,而後者對於山嶽叢林地帶的攻堅作戰則更為直接有效。


第11軍封土進攻戰鬥有1個坦克連加強在31師方向,因坦克機動不能離開公路,所以坦克連主要在步兵戰鬥隊形內以火力支援步兵攻擊。坦克連先後參加了攻擊前沿的662高地和縱深的632高地戰鬥,摧毀了部分越軍火力點,給了步兵有力的支援和鼓舞。


戰後,第11軍有3個單位、6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英模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3營「英雄營」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9連「猛虎連」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2師94團6連「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2連班長蔣金柱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2連副班長褚萬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9連副班長陶少(紹)文烈士「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1師91團9連副班長李光輝「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2師94團1連班長張進城「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第11軍32師94團6連指導員和自興烈士「英勇獻身的模範指導員」榮譽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一個師20天東擋西殺馳騁一千多公里
肖克為什麼接替劉亞樓成為林彪的最後一任參謀長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