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勁爆的「職業病」

勁爆的「職業病」

GIF

GIF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的節奏」這一句式流行起來。其實不論做什麼事情,真的就是進入了一種節奏,也只有進入這種節奏,才能把事情做好。是節奏,讓你和要做的事情融為一體。為什麼干一種職業久了會產生職業病?因為干久了便進入了它的節奏,跟本停不下來。

看到過很多關於職業病的故事,很有趣。甚至有的時候,為他們的「敬業」而受到一點感動。能夠做一種自己喜歡的職業,進入那種節奏,也是一種幸福。

把這些關於職業病的故事放在一起,趣味橫生。

01

先讀一個《三句話不離本行》的故事吧,因為這個故事最直接的表達了被職業「節奏」所帶著走的景象:

一個村子裡住著廚師、裁縫、車把式、船把式這樣四個能說會道的人。村裡人遇到什麼大小糾紛,都要請他們過去說和。

一次有戶人家鬧分家,也請這四個人過去調解。由於這件事情很棘手,四個人便先到廚師家碰個頭商量一下。

廚師先發言說:「咱們要快刀斬亂麻才行,別鍋啊碗啊分不清。」

裁縫說:「辦事不能太偏,我們得針過去,線過去才行。」

車把式接著說道:「其實也不難,前有車,後有轍,別出大格就行了。」

船把式早就聽得不耐煩了,說:「咱也別啰啰嗦嗦了,到那兒再見風使吧!」

02

有一個醫生很會對對子,某天,他到一個官員家做客,那家正在用大匹的綢緞裁衣服,於是指著綢緞出了個上聯:「一疋天青緞」。醫生馬上對曰:「六味地黃丸」

官員大喜,讓他進了內院,又出了一個上聯:「避暑最宜深竹院」,醫生立刻對上:「傷寒莫妙小柴胡」。

正說著,一陣風出來,送來一陣花香,於是官員就出了一個上聯:「玫瑰花開,香聞七八九里」,醫生即應曰:「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讓醫生作一首詠雪的詩,他吟到:

昨夜北風寒,

天公大吐痰。

一輪紅日上,

便是化痰丸。

「用自己熟悉的領域去應對萬事萬物,對的工整,又不離本行特色」

03

還有一個醫生對對子的故事:

醫生與學究,都認為自己很有才華。學究道:「我出一對,你能隨口對否?」醫生答應。學究即道:「三光日月星。」醫應聲道:「六脈寸關尺。」 「三光日月星」,是一個難度很高的對聯,就被這個中醫用自己的職業知識,輕鬆對上了。這個上聯確實很難,要不是蘇東坡才思敏捷,差點沒對上。

那個故事是這樣的:

宋神宗年間,遼國派遣使者來大宋,翰林學士蘇東坡奉命招待。

遼使者出一上聯:「三光日月星」,要蘇東坡來對。

遼使者認為,這是副絕對。因為,聯語中的數量詞,一定要用數量詞來對。上聯用了個「三」字,下聯就不應重複。而「三光」之下只有三個字,那麼,無論你用哪個數目來對,下面跟著的字數,不是多於三,就是少於三。

誰知,蘇東坡略一思索,就對出下聯:「四詩風雅頌。」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而《詩經》中「雅」這一部分,又分為「大雅」和「小雅」。遼使說:「我還以為是絕對呢。不想讓你輕易對上了。」

蘇東坡說:「什麼絕對,我還可以對:四德元亨利。」遼使問:「《周易》里『乾』卦里的四德應該是『元、亨、利、貞』啊,怎麼漏了一字?」蘇東坡答:「最後一字是先皇聖諱,臣不能隨口念出。」原來,先皇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貞同音,屬於「聖諱」,故刪去一「貞」,亦成妙對。

「你看,蘇東坡的對聯,還要拐個彎才能說通,現在想來,遠不如「六脈寸關尺」工穩。可見,對一門職業契入的深了,絕對也可以輕易對上。」

04

馮夢龍的《笑府》里有一則關於胥吏的笑話,好像是在嘲笑這個公務員衙門氣太重,寫詩都帶著自己的職業思維,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個胥吏的職業思維嫻熟,是一個很敬業的人,工作能力一定很強:

蘇州有戶人家,有兩個女婿。大女婿是個秀才,二女婿是衙門的秘書。這個岳父經常會看不起二女婿,認為他沒啥文采。二女婿不服氣,說:「你可以考考我啊。」岳父指著庭前山茶花,讓他以此為題作一首詩。二女婿作道:「

據看庭前一樹茶,

如何違限不開花?

信牌即仰東風去,

火速明朝便發芽!」

岳父曰:「詩作的也還好,但純是衙門氣。你再作詩一首詠月的詩。」

二女婿作道:

領甚公文離海角,

奉何信票到天涯?

私度關津尤可恕,

不合夤夜入人家。」

岳父聽了大笑,曰:「你大姐夫也作過詠月的詩,何不學他?」於是二女婿讓姐夫吟誦出來聽聽,大女婿才吟出第一句:「清光一片照姑蘇」,二女婿急忙說:「不嚴謹不嚴謹,月亮怎麼能光照姑蘇?應該說照姑蘇等處。」

有一個類似的,是現代的:

「蚊帳里有兩隻蚊子,一隻喝飽了肚子,一隻肚子空空,妻子讓當檢察官的丈夫打蚊子,丈夫出手不凡,一掌拍死了那隻喝飽了血的胖蚊子,而對另一隻卻遲遲不下手,妻子問他為何不打,丈夫說:「證據不足。」」

05

不光是當事人有職業病,就連他的兒子也不免沾上了他的節奏,清代小石道人《嘻談續錄》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衙門差役,讓其兒子讀書,想改換門楣。然其子已習父業,難改父親行當。一日,差役之兄手拿羽扇而來,正逢先生出對叫學生(差役之子)對。師生連對多聯,差役之子句句不離父業:

大伯手中搖羽扇;

家君頭上戴鵝毛。

讀書作文臨帖;

傳呈放告排衙。

讀書宜朗誦;

吼道要高聲。

七篇古文;

四十大板。

打胡說;

往來站。

放屁;

退堂。

哼;

喝。

再講一個現代的:

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說出「一……一……」格式的成語,比如「一心一意」

畫家的兒子:「一筆一畫」

船長的兒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房地產商的兒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說出「一……一……」格式的成語,比如「一心一意」

畫家的兒子:「一筆一畫」

船長的兒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房地產商的兒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

06

當然了,也有的不是職業,而是一種嗜好了,比如酒鬼,三句話不離喝酒:

從前,江南地區有一個秀才整天喝酒,嗜酒如命。一天醉倒在官府門前,縣令將他提到衙門,厲聲訓斥道:「你身為秀才,乃屬飽學之士,今日爛醉如泥,不成體統,本應重責,現在我出幾副對聯,你若能當即對上,本官就饒你一次,你意下如何?」秀才聽罷,叩謝:「遵命。」

縣令便出了上聯:「好男兒要學文習武。」

秀才連忙答曰:「真才子會行令划拳。」

縣令搖頭晃腦道:「讀書習字。」秀才脫口而出云:「推杯換盞。」

縣令慢條斯理曰:「五經四書百家論。」秀才喜形於色答:「頭曲三花二鍋頭。」

縣令聽他所對的儘是喝酒,不由地嘆口氣:「唉,朽木不可雕也;」

秀才以為是上聯,馬上對:「嗨,美酒焉能醉乎?」

縣令聽罷,氣得吹鬍子瞪眼,拍案喝道:「一派胡言!」

秀才嚇得戰戰兢兢,叩頭忙對:「兩壇老酒!」

縣令勃然大怒,高喊:「給我打!」秀才一聽卻喜出望外:「謝老爺,再打四兩足矣。」

縣令被對得啼笑皆非,又奈何其不得,揮手道:「快退堂。」

秀才起身,踉踉蹌蹌而離開,還忘不了對上:「將進酒。」

07

有的時候,一個人對某種專業非常熟悉,往往會對那個領域的事物非常敏感

比如,德國植物學家格貝里欣賞朋友的畫作,敏感的卻是畫中蘋果的品種:

德國植物學家格貝里,在植物的分類上卓有貢獻,同時又是業餘繪畫愛好者。一次,他去探望一位畫家朋友,那位朋友高興地說:「您來得正好,快給我的一幅新作提提意見吧。」

「又有新作了?」格貝里興緻勃勃地說:「快拿出來看看。」

畫家拿出他的畫《陷於罪惡》。格貝里一看,就知道畫是取材於《聖經》故事,描寫的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因吃了禁果,犯了罪,被上帝逐出園了。格貝里是個非常細緻的人。他把畫細細地看了又看,目光便停在夏娃手裡拿的蘋果上面了。

「您覺得這畫怎麼樣?」畫家碰碰格貝里的胳膊。

「啊,啊」,格貝里扭頭看看畫家。從畫家那笑眯眯的臉盤上可以看得出來,畫家對自己的新作是極為滿意的。可是,格貝里沉吟了一會兒,還是說:「蘋果畫得不對!」

「怎麼不對?」畫家從欣喜中清醒過來,連聲問道:「為什麼不對?」

格貝里說:「畫里夏娃給亞當的那隻蘋果的品種只是在距今80年前才培育出來的啊!」隨後他詳細地講解蘋果的裁培史、新品種的特徵等等。畫家聽著,原來矜持的表情漸漸變了,並連連點頭稱是。後來,畫家按照格貝里的意見,把畫改好了。

「專業不?專業!」

這種敬業,讓人感動。而且我覺得,有一個能讓自己深愛的職業,是幸福的。看一看網上一些網友所發的自己的職業習慣所帶來的有趣的經歷吧:

我是干鐵路的,大夥了解的都知道,火車同一趟車往返車次不同,也就是分上下行,上行的是雙數,下行單數車次。有次我去醫院看病,坐32路公交去的,等看完了,心想坐32路來的,應該坐31路回去。車站還真有31路……我就華麗麗的跑偏了。最後打車回來的。

1

男友做木材生意的,和他去井岡山遊玩,那裡很多高大的杉樹,他看到一棵樹就會說:哎呀,這棵樹好呀,能賣好價錢,這棵也好,又壯又直……

2

我原來是做設計的,現在一看到不常見的顏色,腦子裡就想是什麼顏色加什麼顏色調的

3

搞樂隊的。聽見歌曲第一反應就是這首歌的編曲,和聲走向,吉他怎麼彈,鼓怎麼打。根本就沒注意歌詞是啥。…

4

我是干工程的,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工地,都忍不住看看,腳手架咋樣?外觀質量咋樣?現場咋樣?而且必須要看樓大角的垂直度,都有點強迫症了。

5

搞金融的。今年大伯去世,在家燒紙,每冥幣都是一百億,一摞一摞的燒,頓時在想這陰間得通貨膨脹成啥樣子……

6

做門窗的,去別人家先奔陽台看門窗,然後估算尺寸,各個款式的門窗價格就在腦袋裡算出來。

7

髮型師。第一眼就看髮型!這個要是我剪就不會這樣或者那麼長都不去剪。看到好的髮型,在腦里分析怎麼剪怎麼燙……

8

護士。出去就觀察別人手上的血管好不好。兒子現在一歲了,經常找找他腦門上有沒有血管。

9

超市理貨員。進超市看見商品都想動手理理

10

保險公司理賠。路上開車一有緊急情況首先想到是誰的責任。

11

語言學學生。

在家和我爸一起看電視時,我和做報紙編輯的他總是在爭相條語句:

每次聽到北京公交廣播里的那句「沒卡乘客請買票」就渾身不舒服;

聽到別人說不難懂的方言,總想從他說的每一個字里儘可能推斷這個方言的音系;

面對相聲小品里的語言梗再也笑不出來,總想著用語法觀點去分析;

平常習慣用五筆打字,一次臨時在沒有五筆的電腦上用拼音打字,「通」字不由自主地按照國際音標打成了tung。

12

商管。一逛商場就習慣看場子里的垃圾桶、導視牌、地面衛生、品牌落位、產品陳列……好累

13

做衣服的。去商場一看到毛衣就會翻底看看衣服有沒有線頭沒箭乾淨的。

14

退伍工程兵,爆破專業。到現在看到高樓大橋,就想找爆破點,定藥量。

15

和男友都是學眼科的。看到《釜山行》前面那隻鹿的眼睛時,

我們異口同聲地說:白內障!

16

救護車司機。我不告訴你我私家車闖紅燈扣多少分了…

17

修車7年了。現在大街上有車從我身邊路過,腦子裡立馬就想這車聲音對不對,好不好修,看見有車出事故了,看一眼基本就知道差不多要花多少錢修好,好不好修,怎麼修。

18

做皮具女包的。看包包總是扣細節,哪裡線路不好啊,變局不統一啊,針距太稀不合和啦,搞的像個查貨的一樣。

19

做鞋子的針車工。每次去買鞋就看面料好不好,做工細緻不細緻,看是否有接線斷線有沒有針孔,再看看鞋底是什麼材質容不容易開膠

20

單位安全員。前一陣樓下暖氣施工,從那路過,我擦,沒拉警戒線,一圈人圍觀,幹活的勞保鞋沒穿,安全帽沒有,氧氣瓶和乙炔瓶距離不夠,差點忍不住開罵。

21

有的時候,職業病是很好玩的事情

比如:學校的自行車棚有幾位老師輪流管理,車棚外的小黑板上就寫著不同的停放規則。

體育老師寫:全體自行車向右看齊。

數學老師寫:兩條直線保持平衡。

語文老師寫:另起一行空兩格。

外科醫生的自行車壞了,推到街上去修,修車的問出了什麼毛病。

「毛病不少,」醫生說,「前胎有兩個囊腫,後輪三根鋼絲骨折,車身皮膚多處擦傷,擋泥板尾部潰瘍……」

關於程序員的職業病笑話,也有很多,有的比較專業,不是這一行的人,還看不懂,就先列兩個吧:

1. "借我1000塊錢吧。"

"給你1024,我給你湊了個整兒。"

2. 妻子對正要上班出門程序員丈夫說:「晚上回來時買兩個燒餅,如果看到賣西瓜的,買一個。「轉眼到了下午下班,丈夫回到家把一個燒餅放到桌上,妻子怒問:」為什麼就買一個燒餅?!「丈夫答曰:「因為我看到了賣西瓜的」

還有一個小段子,是一種反過來的職業病故事,啥叫反過來呢,就是不是職業造成了秉性,而是秉性選擇了職業,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上學的時侯,把「English」 讀為「應給利息」的同學當了銀行行長; 讀為「陰溝里洗」的成了小菜販子;讀為「因果聯繫」的成了哲學家; 讀為「硬改歷史」的成了政治家;讀為「英國里去」的成了海外華僑;讀成「應該累死」的成了打工的。

//職業病//

也正是有無數人專心在自己的專業和職業中

才撐起了我們這個多彩多姿的生活

邁克爾-柯蒂斯導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中有一句台詞:「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其實,我覺得沿著這句話說,還有你從事過的職業。人們總是會被自己深度契入的環境所化的。職業更是如此。人從事某種職業久了,思維方式、整個氣質都已經被這種職業所化,帶上了這種職業的烙印。

我覺得,能把自己的生命貼敷到一種職業中去,如果是自己所喜愛的職業,其實是一種幸福的事情。無牽無掛的另一面,就是無依無靠。有一種職業讓自己牽掛,恰恰是幸福的。

你有什麼職業所帶來的「職業病」?

喜歡?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加於質 的精彩文章:

TAG:文加於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