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秘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迫害底層歌妓嚴蕊的真相

探秘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迫害底層歌妓嚴蕊的真相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半壺紗

 半壺紗

劉珂矣 

00:00/03:41

作者:葛巾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卜運算元》

(一)唐仲友VS嚴蕊:風流太守和當紅歌妓的詩酒佳話

這首《卜運算元》的作者,宋詞編選里一般注為嚴蕊,並且往往還附送一個故事:朱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台州士民告狀,稱知州唐仲友催稅嚴苛,不公不法。

朱熹藉機六上奏摺彈劾唐仲友,並指唐仲友與台州營妓嚴蕊有私情,將嚴蕊下獄。嚴蕊備受箠楚,卻始終無一語招承,後朱熹改官,岳霖提點浙東刑獄公事,命嚴蕊作詞自陳,嚴蕊於是就作了《卜運算元》。

但後人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一是岳霖不曾擔任過提點浙東刑獄公事;二是這首詞曾在朱熹的《按知台州唐仲友第四狀》里出現。

「今據通判審,於黃岩縣鄭奭家追到嚴蕊,據供:每遇仲友筵會,嚴蕊進入宅堂,因此密熟,出入無間,上下合幹人並無阻節……至五月十六日宴會,仲友親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運算元,後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那時嚴蕊尚在獄中,這首《卜運算元》姑且不論是誰所作,卻絕不可能是嚴蕊的當堂自白。

但嚴蕊系獄,受刑是事實。

從朱熹的劾狀里可以窺見,唐仲友和嚴蕊的關係確實親密。

也難怪,一個經世致用才力華贍,一個色藝雙絕頗知古今,燈紅酒綠下聊聊文學什麼的放鬆一下,總勝過和一幫各懷鬼胎的僚屬酬答。

據說一場酒宴上,唐仲友指紅白桃花為題,嚴蕊應聲口佔了一闕《如夢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把一枝筵席上的桃花和淡泊的陶淵明勾連,暗暗奉承了官長,這是嚴蕊的敏捷。

唐仲友聽了當然激動,「賞之雙縑」。

一曲新歌一束綾是宋代官場的風流,寇準與文天祥這方面都有突出表現。但歌舞可以,卻不能以官妓私侍枕席,這是宋朝的一條官場守則。

所以拷問嚴蕊,要的就是「逾濫」二字。你唐仲友過紅線了,人品有問題。

(二)唐仲友VS朱熹:工科教授和政治系主任的狹路相逢

朱熹彈劾唐仲友的六道奏摺里,列了唐違法收稅、貪污官錢、貪贓枉法、培植爪牙、縱容親屬、敗壞政事、偽造會子等二十四條罪狀,從殘民、貪污、結黨、淫惡四個方面全力討伐。那麼,唐仲友真的十惡不赦嗎?我們可以從其履任台州後的作為管窺一二。

唐仲友有記載可查的政績主要有三樣:修台州學宮,建中津橋,修葺桐山橋。而唐被控「違法收稅」就是緣中津橋而起。

中津浮橋在浙江臨海縣南門城外的靈江上,橋長287米,寬5米余,共以船50艘組成25節,然後用纜索、地錨,錨錠等設備將浮橋的所有船隻串聯,鋪上樑板,連繫固定成為橋面。

臨海距東海近,靈江水面受潮汐影響,一日內水位落差可達幾米,為使浮橋能適應潮汐的變化,唐仲友使用「橋不及岸十五尋(每尋為八尺),為六筏,為以柱二十,固以檻,筏隨潮與岸低昂,續以板跳」的方式來修浮橋——可以說,在這項工程里,唐仲友集規劃、設計、勘測、施工、指揮、監察於一身,他在《中津橋記》中記載了這一過程:「度高下、量廣深、立程度,以寸擬丈,創木樣置水池中,節水以筩,效潮進退,觀者開喻,然後賦役。」

那可是八百多年前的宋代,精密儀器、大型機械、通訊設備、可參考的數據……

統統沒有。

但是對當時的唐仲友來說,最大的難題是沒錢。

沒錢。建橋的1181年,台州大旱,唐仲友奏請撥常平、義倉賑濟諸縣災民,使人民度過了饑荒,同年,他還重修了台州學宮。

這一年,黎州為加強戰備征丁加役,百姓不堪重負起義。三月,潮州沈師聚眾起事,攻擾汀漳,抗擊官軍近一年。加上連歲歉收,朱熹修白鹿洞書院,趙宋的央行,實在是放不出水。

唐仲友修橋,唯一的路是向民間募資,包括借貸。

借來的錢,朝廷沒錢還,唐仲友只能自己想法子,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收過橋費,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

如果拿金庸書中人物比喻,唐仲友就是一東邪。才高於世,眼高於頂,冷峻伉直,就算被誤解也不屑於分辨,和同事的關係當然不怎麼好。船隻過橋收費,也妨礙了商人的利益。

所以朱熹彈劾唐仲友的第三狀,就是「百端阻節搜檢,生出公事不可勝計」。

唐仲友不服朱熹的指控,也上書自辯,稱朱熹「嫉惡太嚴,所謂偏隘也。」

這事最終鬧到孝宗案頭,面對孝宗的查詢,丞相王淮淡然以對:此秀才爭閑氣耳。

很多人認為這是王淮對唐仲友的袒護,是他巧妙的轉移焦點而讓孝宗皇帝一笑釋之,沒有深究唐仲友。但是對一個大廈將傾左支右絀的偏安王朝來說,是更需要經世致用的實幹型人才呢還是需要一些空言義理的夫子?

正如學者王禕所言,若「徒鶩於空言,其將何以涉事耦變以適世用哉?」

(三)朱熹VS嚴蕊:一代大儒和風塵女子的傳奇流轉

因為和朱熹的過節,唐仲友和他的學說被後世的理學分子封殺。脫脫在編《宋史》時,把唐仲友摒除,沒有為唐列傳。明代宋濂作了篇《唐仲友補傳》,也被理學信徒們悉數收購予以毀滅。

1185年,台州百姓找到已去職三年的唐仲友,希望再次修繕桐山橋,唐仲友提出修改意見,捐款二十七萬文,佔據了修橋資金的約三分之一。

1188年,年僅五十三歲的唐仲友逝世,《金華府志》說他死時家中貧困,連買墓地的錢都沒有。

風水輪流轉。寧宗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十二月,監查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十大罪狀如「私故人財」「為害風教」「玩侮朝廷」等,其中還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 」「冢婦不夫而孕」……主張將朱熹斬首,定朱學為「偽學」。這便是著名的「慶元學案」。

這是政敵對朱熹的誣陷還是確有其事呢?

那可真是誰也說不準,當初朱熹攻擊唐仲友,不也是說與親眷有染,「媟狎無禮,靡所不至,全無廉恥」?只不過,唐仲友不承認,而朱熹卻上表謝罪,親口招認了「納其尼女」「私故人財」幾項,表示要 「深省昨非,細尋今是」。

以道學自任的大宗師表裡不一,愚弄天下,面對指控,還居然毫不抵抗的招認了,這讓百姓情何以堪?你好歹向人民表示一下你是被誹謗的啊!

所以凌濛初他們才濃墨重彩的刻劃嚴蕊,以一個被侮辱損害的底層歌妓的風骨去反襯道學家的猥瑣。

說到底,嚴蕊是中國文人的一場梅花清夢,文人們借這個夢表達了他們對氣節、對知己、對俠義的理解與渴望。至於真實的嚴蕊如何,大家沒興趣。

【作者簡介】葛巾,70後,碼字原為稻粱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宰相胡惟庸的死因之謎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要賜死幫助他奪回天下的姑姑太平公主?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