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和元春第2次見面後,元春不再支持金玉良緣!
紅樓夢裡,元春就出場過一次,及省親的那一次,後來她沒有再出場,只是活在別人的嘴裡。
元春省親的時候見到了來賈府客居依舊的薛寶釵和已經投靠賈府的林黛玉,作者當時以元春的視角形容薛寶釵和林黛玉是嬌花軟玉。
後來,薛琳二人在詩歌比賽上勝出,被元春當眾稱讚,說非自家愚妹可比。可以說,無論是薛寶釵還是林黛玉,給元春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比較好的。
但是,等到端午節賜禮下來後,所有人都明白了元春其實是支持金玉良緣的,證據是賈寶玉和薛寶釵的賞賜是一樣的,而林黛玉和賈府三春的賞賜是一樣的。
但是,後來元春再沒有支持金玉良緣的舉動了,這是為什麼呢?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要簡單說一下元春為什麼會支持金玉良緣。
元春支持金玉良緣和王夫人脫不開關係,元春是因為女德突出才被選入宮中做女史,又被加封賢德妃,可見她的德行方面是很好的,古代子女服從母意是品德優良的一個重要表現。
王夫人喜歡薛寶釵,在賈寶玉未來妻子的人選上更看重薛寶釵。毫無疑問,這些意見她會通過書信,亦或是每個月的覲見傳達給元春,元春既然知曉母意,肯定不會違背王夫人的意志。
王夫人的意見很重要,賈寶玉的意見更重要。
元春出場的時候,作者有說她沒入宮前是親自教導賈寶玉,有母子之誼。進宮後,她也放心不下調皮搗蛋的賈寶玉,經常通過書信告訴父母關鍵賈寶玉既不能太過嚴苛也不能太過放鬆。
省親時,元春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賈寶玉,賈寶玉進來後,她也是一把抱住,還說比先前長了好些,此情此景,她不僅僅是長姐,更像是賈寶玉的母親,二人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就不用多說了。
元春自幼跟在賈母身邊,不是一個沒有生活情趣的姑娘,相反,她十幾歲的時候就能教會賈寶玉幾千字、數本書,省親時還專門安排了詩歌比賽的環節。
假如她沒有進宮,未免不是另外一個探春或者林黛玉,對人生有追求,對生活有樂趣,這麼一枚青春活潑的姑娘當然也會像正常女子一樣,對愛情既朦朧又苛求。但是,一入宮門深似海,她再沒有機會能詩酒人生,快意恩仇。
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元春沒有得到愛真愛,不代表她不尊重其他人的真愛,尤其是對賈寶玉,恐怕她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這個弟弟能夠愛妻美滿、婚姻美滿、生活美滿。
假如她知道賈寶玉心屬林黛玉,怎麼可能還會逼著他去娶薛寶釵呢?
那麼她有機會知道賈寶玉的真實想法嗎?畢竟,即使是賈母親自入宮看望她,也不可能直接把林黛玉和賈寶玉的事直言出來啊,一方面有王夫人在身旁,另一方面這樣說會毀了林黛玉的名聲。
賈母有機會說卻不能說,那麼元春要怎麼才能知道賈寶玉的真實想法呢?當然是賈寶玉自己去說。
在賈寶玉問襲人端午節賜禮的情況時,襲人還說了一句話,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有注意。
寶玉聽了,笑道:「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
襲人道:「昨兒拿出來,都是一份一份的寫著簽子,怎麼就錯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裡的,我去拿了來了。老太太說了,明兒叫你一個五更天進去謝恩呢。」
寶玉道:「自然要走一趟。
元春的端午節賜禮下來後,賈母吩咐賈寶玉一個人進宮謝恩,賈寶玉也說自然是要去一趟。
對於元春的做法,賈母不明白,賈寶玉也不明白,賈母支持木石姻緣,就讓賈寶玉一個人進宮去問個明白,這個安排不得不說巧妙,正是應了薛寶釵那句話「再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
於是,賈寶玉和元春有了第二次見面,只不過沒有明寫,進去後的賈寶玉即使不能直接明言自己和林黛玉的感情,也勢必會問元春為何如此安排,如此一番,元春自然知道賈寶玉的真實想法了,後續當然也不會再有支持金玉良緣的舉動。


※林黛玉被別人不待見,迎春卻用3個字,道盡對她的偏愛!
※王夫人有一個幸福點,是賈府里其他4位太太都沒有的!
TAG:愛讀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