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年頹勢過後,暑期檔的音樂節目「崛起」了嗎?

半年頹勢過後,暑期檔的音樂節目「崛起」了嗎?

音樂節目霸屏暑期檔,誰能搶佔C位?

自2004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問世,特別是2005年李宇春、張靚穎、何潔等草根選手迅速走紅之後,音樂類節目在綜藝界可謂佔據了一席之地。進入2012年,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走進大眾視野,更是讓此類節目站穩了腳跟。自此,作為綜藝節目相當重要的品類,各個衛視頻道和視頻網站接連在此方向著力,音樂類節目也在發展過程中歷經了多次「更新換代」。

近兩年來,音樂類節目的發展已經頹勢漸顯,但綜藝界一直不乏音樂節目的身影,特別是暑期檔更是成為各個平台的「必爭之地」,今年也不例外。

相較往年,今年試圖搶佔暑期檔C位的音樂節目顯現出一些新的趨勢。

1

扎堆網路,更加瞄準年輕受眾

受到市場競爭和政策調控的雙重作用,再加上與潮流文化的結合成為視頻網站垂直內容的風口,近些年的音樂節目開始逐漸「觸網」並瞄準年輕圈層,且大有遍地開花之勢。

事實上,這樣的趨勢早在去年就已有苗頭。去年同期,騰訊視頻的《明日之子》、愛奇藝的《中國有嘻哈》以及芒果TV的《快樂男聲2017》紛至沓來,無論投入、話題、流量都稱得上炙手可熱。

一年之後的現在,這種趨勢被進一步放大。

2017年,那個在《明日之子》中唱著「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的毛不易成為音樂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被網友稱為「小李宗盛」。

時隔一年,《明日之子2》於6月30日迎來首播。除了在上一季三大賽道、九大廠牌等元素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變動之外,《明日之子2》舞台上的選手風格也發生了巔峰性的改變,力求為年輕人打造偶像。

7月12日在騰訊視頻上線的《潮音戰紀》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探索更適合當下年輕人的音樂風格。節目邀請或擅長說唱、或偏愛中國風、或致力於將中國元素和電子結合等不同領域的十位歌手兩兩組隊為「潮音」搭檔,展現自己在編曲、演唱、舞蹈等多方面的才華。

繼去年捧紅了freestyle、diss等網路熱詞、意外誕生「雙黃蛋」,並順勢成為2017年「現象級」網綜之後,今年的愛奇藝又趁熱打鐵推出了《中國新說唱》,試圖延續年輕人中意的「嘻哈風」。

作為「優愛騰」三巨頭之一,在騰訊和愛奇藝接連推出幾檔音樂節目之後,優酷於7月27日上線了一檔《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節目將90位不同類型的選手匯聚在一處,融入了年輕人的情感元素,但其呈現形式仍是與音樂相關的對唱形式。

2

用影視化手法,營造沉浸式體驗

很多人最初被湖南衛視的《幻樂之城》吸引,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王菲「下凡」這一宣傳點。

《幻樂之城》的定位是「音樂創演秀」。節目利用電影長鏡頭的表現形式,保證作品在「幻樂舞台」上不NG、不剪輯,演唱嘉賓的表演必須一氣呵成,即使失誤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觀眾可以獲得沉浸式體驗,因為「每一次唱演都是現場直播」。

《幻樂之城》開播前,大家都在屏息以待這檔「新物種」的誕生,業內也都在猜測這檔節目是否會成為湖南衛視的又一檔「現象級」節目。而在《幻樂之城》開播後,網路上卻呈現出褒貶不一的評價。

喜歡的人認為節目將電視和電影的融合,用電視的播出手法、電影的製作方式來製作節目的點子很新, 這種演、唱結合的全新形式可以帶給自己感動;而提出質疑的人肯定其原創價值和工業化水平,卻覺得作為一檔綜藝節目,難免有失趣味,並沒有那麼「好看」,甚至懷疑這種直播形式的真實性。

總導演安德勝在媒體採訪中回應:「《幻樂之城》是一個全新的電視形態,需要一個時間給大家慢慢適應,去培養一種新的收視習慣,就像看電影一樣沉下心來欣賞每一個作品,多一點耐心和信心。」同時也表示,會聆聽接納觀眾的一些評價與建議,未來也會適當增加一些綜藝性、娛樂性的內容,讓節目更有看點。

目前,音樂綜藝市場節目數量繁多,但是真正兼具創新、話題的「現象級」產品卻乏善可陳。

因此,內容製作者要既要關注用戶的需求和喜好、回歸音樂本身,又要發力打造音樂工業產業,還有引導觀眾提升品位,道阻且長。

3

努力「續命」的老牌綜藝

時間回溯至2012年,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開播,火爆整個夏天。總決賽當晚,節目實時收視率一度超過6%。

《中國好聲音》的走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作為一檔版權節目,《中國好聲音》的節目模式已經相當成熟,雖然也有包裝策劃,但總體上回歸了音樂的本質,真正為觀眾獻上了能夠震撼心靈的好聲音。

如果說,2005年的《超級女聲》開啟了「草根選秀」時代,讓音樂綜藝迎來了首次井噴。那麼,《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則開啟了音樂綜藝的「第二春」。

不過此後幾年,《中國好聲音》卻因版權問題和版權方Talpa以及國內製作機構發生了長達幾年的版權之戰。但為了保住這塊「金字招牌」,浙江衛視不得不於2016年「改頭換面」:除了名字改為《中國新歌聲》之外,就連節目頗有標識性的轉移也改為了「滑梯」。

兩年後,《中國新歌聲》在與Talpa、唐德之間經曆數輪「激戰」之後,拿回了「中國好聲音」,但相較之前,《中國好聲音2018》的熱度早已大不如前。

和《中國好聲音》處於類似境地的還有北京衛視《跨界歌王3》。

作為北京衛視「跨界」系列推出的首檔節目之一,這一季邀請了請到了吳秀波、徐靜蕾、劉愷威、陳學冬、李菲兒、韓東君這六位首發跨界歌手,其次還有毛曉彤、王凱做補位嘉賓。

雖然在舞台效果上所有升級,並且增添了經典對唱金曲重新演繹的環節,但節目播出之後,熱度、關注度卻並未達到預期。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的老牌音樂類節目《歌手2018》的落幕,已經顯示出綜N代音樂節目的疲態。二季度多檔音樂綜藝持續上線,但整體聲量偏弱的現狀,愈發驗證了當下音樂類綜藝的後勁不足。

當然不否認,對於曾經創造過話題和熱度的節目而言,無論是《中國好聲音2018》還是《跨界歌王3》革新的嘗試也從未停止過,只有這樣才更有利於其「續命」。

回憶《歌手2018》開錄現場,總導演洪濤淚灑錄製現場,對於沒請到很多之前網傳的、大家期待的歌手表示遺憾,同時稱:「我們真的儘力了。」 許多選手(歌手)之前已然在其他音樂類綜藝節目中亮相,並受到觀眾的關注。如果以產品類型的眼光來看,在華語樂壇,符合節目要求、能夠打動觀眾、同時也具有代表性的選手(歌手)儲備顯然已呈現日漸枯竭的狀況。再加上平台屬性、綜N代創新本身就存在難度,這樣看來,也著實為老牌電視綜藝的命運捏一把汗。

-END-

作者丨風過八千里

編輯丨九張機

以常識看懂文娛

以見識看清文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娛頭版 的精彩文章:

TAG:文娛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