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讀《新課標》有感——談談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再讀《新課標》有感——談談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轉眼間新課標的正式頒布已經七年了,新課標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新觀念、新思想、新手段,還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擁有豐富的知識、學習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等等。《教育規劃綱要》中所設定的教育理念也是「育人為本」;培養目標也特彆強調: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此我結合教學實踐簡單談談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期待同行指教。

一、在數學教學中,為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就是利用他人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創造出新的事物和方法,包括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數學科學在本質是上革命的,是不斷創新和發展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數學問題解決的新思路、新方法,也是數學概念學習的再創造,我認為圍繞著教與學這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肯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教學創新——課堂創新,內容創新

(1)打造自主式課堂教學結構

自主式課堂教學結構是按「自學→探究→說評→實踐」這幾個步驟進行的.如《有理數的加法》的教學設計:

A: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有理數兩數相加有沒有規律?規律是什麼?和的符號該怎麼確定?怎麼確定絕對值?有理數加法的步驟是什麼?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

B:通過大膽猜想,去嘗試驗證猜想的內容,再通過小組間的討論、交流和合作,讓學生回答問題,指導學生學習例1,探討:①同號兩數相加時,和的符號怎麼確定的?絕對值怎麼確定的?②異號兩數相加時,和的符號怎麼確定的?絕對值怎麼確定的?補充:③絕對值相等(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的時候,是什麼情況?④任何一個數同0相加是什麼情況?

C: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最後教師強調: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時,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如果和是負數的千萬別漏掉了負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整理。讓學生說,教師評,既強調了本節課的重點和易出現的錯誤,又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習慣教育,學生不僅掌握了綜合小結的方法,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D:舉例應用(鞏固練習題可分四個層次)

①基本題,進行模仿性練習,比著葫蘆畫葫蘆(隨堂練習1、2題)。

②變式題,進行靈活性練習,比著葫蘆畫瓢(習題第1題)。

③綜合題,進行整體性練習,比著葫蘆畫西瓜。如:

(—8)+10+2+(—1)

5+(—6)+3+9+(—4)+(—7).

④選做題。

當a0,︱a︱>︱b︱,a+b=0 當a>0,b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這種教學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有效率的、創造性的學習,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誘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走出開放式教學之路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根據實際需要,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做適當的調整,可能就會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教學模式,可能就會更加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可以繞開課本,自己組織編寫教學設計,這樣有選擇、有重點的進行講解,讓學生獨立思考那些重、難點、易混點,加深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並能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便於對新知識作進一步的理解。

2、學習創新——主動學習,實踐學習

(1)逐步轉向主動學習

學習創新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自主發展,能夠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準則。以前,在大部分課堂上,學生都是被動的參與學習.這是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學習方式.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改就是要學生對學習懷有濃厚的興趣和動機,給學生創設情景,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使其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從實際出發,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和交流、合作和探究,輕鬆愉快的獲取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合併同類項》的教學設計片斷。

請大家思考下列問題:

1.將講課桌上散亂的書本、粉筆等分類,並說明你的理由。

2.6a;-3ab;2xy;-7xy;5a; 7ab如何將它們分類?說出你為什麼這麼分類?

3.速算比賽

53ba-69ab+16ba +ab先請一個人給出a、b各一個值,然後代入這個代數式求值。

誰來試一試?

生:a=15,y=2。

師:誰算出來了?

生:……

師:我來說,是30。

生:a=10000,b=-0.1

師:-1000。你看出竅門了嗎?

(=ab,這誰都可以速算了。)

師:我的「秘密」被揭穿了。但這裡有個問題,什麼是「相同的項」?我們能不能起個簡單的名字?「相同的項」既然可以歸為一類,乾脆叫它同類項,好不好?拿53ba 69ab 16ba 來說,它們什麼相同?什麼可以不同呢?

……

小結課堂教學,學生根本不知道在講新課,還以為是一節專門的練習課,思想自然不會緊張,思維自然不會封閉,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提問,刺激思維,引發思考,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不知不覺引入了新內容。這樣,既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逐步轉向實踐學習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實踐中,學生肯定會遇到新困難和產生新問題,引發認知衝突,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努力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在觀察和實踐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自己嘗試著去實現學習目標。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指出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和改進,不斷自我激勵,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再加上他們的相互合作,集思廣益,發揮集體作用,加強培養學生的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曾經嘗試過:課前15分鐘講授新課內容,隨即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後練習,再由學生解釋各練習題所應用到的理論知識,是否發現了新的問題。此次嘗試的目的是通過練習,首先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新課內容,其次讓學生創造性的發現各種隱藏的問題,以便於真正的理解新課內容,最後,再留一些與現實生活聯繫較為緊密的課外練習題,也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觀念。多讓學生實踐,還能使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功能

通過教與學的創新實踐,我深深的認識到:新課程改革,任重道遠,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還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極大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的教學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享受,對學習充滿了希望、興趣和動力,才能促使學生從思想封閉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應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當代教育教學的的主題。教師應認真研究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處理好新的「四基」培養。促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更多地應用到對新知識的追求與新事物的探索中去,從而產生新見解,發現新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探討課堂教學新方法,引發新思考,我將努力堅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桃紅名師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丁桃紅名師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