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枝裕和啊,他總是拍無解的命題,又讓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是枝裕和啊,他總是拍無解的命題,又讓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是枝裕和的電影很慢,你得十分相信這個導演,才能將他的電影一秒不落地看到結尾,而他的電影,只要你堅持看到結尾了,就會發現回味悠長、很難再忘記。

這樣的電影,最不怕劇透了。

小偷家族,給人飛天遁地的感覺。祖孫三代,又給人十分和諧美滿的感覺。

但這是一個怎樣的家族呢?奶奶(初枝)靠養老金生活,帶著大家住在一個破舊擁擠的平房裡;爸爸(治)在工地打臨時工,受傷了也沒有賠償金;媽媽(信代)在工廠做女工,裁員的首選對象;姑姑(亞紀)在軟色情店做招待,哥哥(祥太)跟著爸爸偷東西,妹妹(由里)是下一個學徒。

他們的平房,夾在一群高樓建築中間,整潔的街道拐進去,一條狹窄的巷子指向泥土外露的逼仄小院。簡陋的院門,是他們每日進出的地方。

然而,他們的人生,沒有出口;身處的社會,也沒能給他們一個入口。

這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家族,每個人都帶著「被放棄」的烙印:被家人,被社會,被家人和社會——

初枝是獨居老人,她害怕無聲無息地死去;

治曾是信代在夜店的客人,信代身上帶著命案(家暴的前夫);

亞紀的父母還有別的女兒,對外稱她在澳大利亞留學;

祥太是從停車場的車子里「撿」來的,被親生父母虐待的由里,是從家門口「偷」來的。毫無血緣關係的一家人,是因為什麼或者說依靠什麼聯結在一起了呢?

在血緣之外,在法律和制度之外,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性讓彼此成為一家人?

或者說,是什麼讓家成為家,讓家人成為家人?若是愛,那麼愛長久嗎?愛牢靠嗎?愛不會帶來負擔嗎?

電影里,亞紀問治用什麼維繫和信代的感情。是性嗎?不是,那是錢咯?治笑著指指胸口。

牢靠嗎?說不好。可是血緣牢靠嗎?婚姻牢靠嗎?都不見得。感情牢靠嗎?也不見得。

但至少,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產生另一種羈絆的——相同或類似的經歷,內心同樣的渴望、茫然、無助、恐慌、孤獨,讓他們抱團取暖。彼此付出,又各自得到,在「渴望被愛」到「想去愛人」的過程中,治癒自己。

再回過頭來看這一家人,他們偷吃的用的,偷遊戲中的籌碼,但他們難道不是失主嗎?他們被偷去了幸福快樂的童年、安穩無憂的晚年,沒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沒有得到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同工不同酬……是誰,偷走了他們的未來乃至人生?

電影看完之後,我跟朋友說不喜歡這個結局。朋友誤會了我的意思,很耐心地跟我解釋:這不同於一般的故事電影,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這是人生式的電影,劇中人物的人生還在繼續。

其實不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是因為在人生的殘酷面前,我還沒有直面的勇氣。

電影是真實得可怕啊。

一開始,它是命運的不公。

有些人生來不幸。被父母忽視、虐待、遺棄,不能如常長大,沒法接受教育,沒有人引導和呵護,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幸福的機會。

有些人沒能走出不幸。無兒無女無所依靠,沒有一技之長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走得出失敗的婚姻卻走不進平凡的生活,生活沒有太多選擇,在軟色情店遇見一個中意的顧客已經很高興。

有些人沒有意識到不幸。以為只有沒法在家上學的孩子才要去學校,以為貨架上的東西不屬於任何人,認為將小孩帶到家裡是「幫助」不是「誘拐」。

到最後,都是社會的不足。

虐待幼兒沒有被干預,獨居老人沒有被關照,家庭暴力沒有被制止,失業人員沒有被救助……或者說,大範圍的有,但他們卻成了漏網之魚。

於千百萬當中,個體實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如他們,在聽到煙花聲齊聚屋外,抬頭看根本看不到煙花的天空,猜測放的是不是「牡丹」時,格外令人心酸。

快樂悲喜,愛和依賴,不因身份、地位、貧富而有差異,可是人與人之間的命運、在世間的待遇,卻如此不同。因努力程度而定的倒也好,就是那些天生的、天生導致後天的努力結果的,才讓人唏噓。

初枝去世後,祥太偷竊被抓,社會規則無差別化地介入了他們的生活,將他們的生活打亂,卻沒有幫他們重建。

由里被送回父母身邊。媒體蜂擁而至,關心她晚上睡得好不好,吃了什麼東西,逼得虐待她的父母不斷地撒謊。待新聞熱度過去,破碎的依舊破碎,她還是那個無人照看卻一直被虐待的小女孩。

但她和以前又有些不一樣。她會用肢體語言請求母親陪她玩耍,看到母親臉上的傷,也會伸出手去撫摸,但都被母親喝止。待母親換臉微笑,說給她買裙子時,她黯然地搖搖頭。而之前,她曾兩眼放光地說「媽媽會給我買裙子」。

她已在那家人身上,看到了什麼是愛,嘗到了幸福和快樂的滋味。如今,她的生活回到正軌,卻是一切都回不去了。她只能在獨自玩耍時,唱起在那個家裡學會的歌謠,然後偷偷趴在欄杆上望著遠方出神。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就落在她翹首以盼又失望失神的臉上。

艾米莉·狄金森寫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得到之後再失去,再殘忍不過了。

治也好,祥太也好,信代也好,亞紀也好,由里也好,他們接下來的命運會是如何呢?導演沒有拍。放到現實中,其實也沒有人會一直問。

像每一次新聞事件背後,個體命運的不被關注、獨自承受,甚至不如從前一般,人們製造熱度,又迅速將他們遺忘。

導演將影片的結局對著一個黑洞,裡面並無解,只有來自未知的陣陣涼風,吹得人背脊發涼。

沒有善惡有報,沒有良心發現,沒有和氣生財,沒有冰釋前嫌,沒有好人好報……當電影鏡頭對準真實的人生和人性時,觀眾是需要勇氣的。

尤其是它給你一個上帝視角,讓你看到來龍去脈、個中緣由,看到不同立場組成的完整局面,你的人生觀會受到猛烈衝擊:是非好壞都擺在眼前,但已無法再開口責備。

影片中的治,他不忍心小女孩挨凍,也不忍心小男孩無所依靠,但他也曾打算放棄被抓的祥太,帶著其他人偷偷離開。

是枝裕和就是把這些細節都組合起來,給觀眾看一個人的人性存在多少種可能,它是如何形成,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演變。他在試圖保留客觀,還原真相:沒有絕對的好壞,一切存在都在變化之中。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總是期盼看電影的人回到日常生活時,對日常生活的看法能有所改變,能成為他們改掉用批判性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的契機。

他不光還原真實的人性,還試圖消除偏見。

電影中有個情節,是在小吃店,亞紀告訴初枝軟色情店的賺錢方式,初枝一邊吃著年糕一邊驚嘆「這樣也能賺錢啊,真好呢」。

也因為這樣,是枝裕和的電影一度被認為是「三觀不正」。拍些是非分明、團團圓圓的片子多好呢?非要去觸碰這個世界的多面性和灰色地帶。而且還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沒有奇蹟出現,沒有超大反轉,連個像樣的結局都沒有。

可是,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它安安靜靜地拍出人生的暗涌,情節簡單,卻豐厚得像《紅樓夢》一樣,需要你細心留意,才能將導演的用意逐個解鎖。

我們需要看一看這樣的電影。

就當是在浮躁的人世間,給自己一個交代。

蘇 喜 貝

ligxi.su

一歡迎你來一

不能代表所有

只能說明存在

不分對錯,無關好壞

沒有驚喜,只是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喜貝 的精彩文章:

TAG:蘇喜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