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汽車:曾經沸沸揚揚,現在默默無聞!

新能源汽車:曾經沸沸揚揚,現在默默無聞!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的銷售量都不能反應真實的情況。政府補貼,限制燃油車上牌,新能源車更容易獲得牌照,城市不受尾號限行,這一系列鼓勵的政策其實是讓不少消費者很無奈的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明知電動汽車充電技術仍然不成熟,遠不能像燃油車補充燃料那樣快捷方便,但是不少人迫於搖不到號或者沒有資格搖號的無奈才只得選擇電動汽車。

新能源只在自己的轄區是新能源,換言之,在另外一個城市你的新能源車就未必享受新能源的優待了,進口、混動、插電混動根據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標準對待,所以買到也只是在你上下班的行程內可以享受到新能源的一些便捷。但便捷不了冬暖夏涼,要知道純電動汽車的冷暖風都是要消耗大量電能與車輛巡航里程搶奪資源的,所以當我看到夏天開電動車降下車窗、冬天開車裹的像個粽子一樣的車主我深感新能源的不易。

對於不少國內的汽車生產行業,快速上馬純電動汽車瞅準的更多是賺取政府補貼,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做好產品,控制成本、獲取補貼作為利潤,這樣一來電池虛標,車子質量裝配工藝都沒法恭維,也更加劇了消費者的顧慮。

剛才說了不少人明知電動車是個坑,但無奈需要用車也只能往裡跳,但隨著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的指標也變得越來緊俏,換句話說就是去跳火坑都得排隊了。

難道用純電驅動的車輛就真的那麼不受待見嗎?還真不是的,電動汽車國家補貼一年也就賣個幾十萬輛,但這幾年由民營企業設計製造的純電動三輪車、四輪車、老年代步車在不依靠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的發展,銷售量輕鬆突破百萬規模,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車子的工藝造型質量真是每年都有不小的進步,一些車子的動力性能、續航里程已經直逼電動汽車。當然它和電動汽車的最大區別就是電動汽車可以上牌,而這些車不行,也沒有有關汽車審驗部門的把關審核,所以被冠以不符合安全標準也自然不奇怪了。

老年代步電動車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的剛需,生產可以創造GDP,但使用一直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開這樣的車可以免去各種稅費、驗車、考取駕照等麻煩的手續和准入門檻,也正是因為這些讓它們有了頑強的生命力和足夠的市場需求來競爭做更豐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只不過一旦形成規模並出了一些問題後,感覺有關部門就要醞釀大整頓,不及時制動源頭、不用大禹治水的疏導、引導、規範來麻煩自己服務消費者的做法,就用禁、限、罰這三個字就可以屢試不爽,但即便按照規定動作這麼做也很難挽救潮水退去的真實電動汽車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哥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超哥雜談 |